第52頁
帳外梅雨,理應沒有聲音,但她耳邊卻仿佛有鬼哭。
闔上眼,她的丈夫何邁穿著新婚時的衣冠,顫巍巍撫著她的臉,吻著她的唇,然後紅著眼罵她「盪.婦」。她在夢中哭喊,醒過來時枕頭已經濕漉漉了。
劉子業雙手枕頭,瞪圓雙眼望著帳頂,頭也不回地問:「鬼也來找你了?」
劉英媚哽咽著,最後說:「我好冷。」
他的手摸索過來,觸了觸她冰涼的手指尖,而後自嘲道:「我的手也常年是冷的。」
那一觸,卻不知怎麼,有點微微的溫熱,像是在瀕死的人的懷裡探到的最後一絲溫熱。
回到台城裡,即便有人聲,也感覺死氣沉沉的。
宮裡大大地做了一場法事,煙氣裊裊仿佛仍然未曾散掉,香燭的氣味繚繞在樑柱之間。
劉英媚又無法自主地被困在宮中,她只能盡力地賄賂宮中侍宦,希圖他們給她一點消息。她流著淚把自己最喜歡的一隻玉跳脫給了主衣壽寂之,悄悄說:「中使好歹有機會知道外頭的風聲,求幫我多關注外頭家人的情況,特別是我阿母和我那五歲的兒子……這是支撐我活下去最後的希望了。」
壽寂之看了看手中的玉跳脫,說:「公主只管吩咐就是,奴還有不聽的?您豈可這樣?!」
劉英媚搖搖頭:「你收下,我心裡還安定些。」
壽寂之無聲地嘆了口氣,收下了跳脫,說:「公主千萬保重身子。奴雖低微,還是要僭越說一句,奴與公主是一心的。一切,總有辦法!」
劉英媚哭得梨花帶雨,深深一拜:「拜託了!」
壽寂之好像有什麼話想說還不大敢說,亦是回禮一拜就離開了。
劉子業下朝回來,一個人關在處置政務的宮室里半日,才疲憊萬分地到寢宮。
劉英媚擔心兒子,所以對他一舉一動非常關心而小心。即便心裡恨他入骨,臉上依舊是陪著笑,只是不願意看他,敷衍地問一句:「陛下忙完了?」,就低頭做自己的繡活兒——她往常在女紅上很是惰怠,但現在卻覺得這是她避開與他交談的一件法寶。
劉子業在一旁看她刺繡,看了一會兒說:「不要繡鸞鳥,我不喜歡。」
劉英媚拈針的手頓了頓,心裡狠狠道:「哪個給你做!」
但不願意生事,放下繡繃,拿起另一件半成品,重新配顏色,打算繡一叢荷花。
劉子業望了望繡圖,又說:「蓮花就能保平安麼?呵呵……」
劉英媚只能放下繡繃,垂頭望著地,呆呆地坐在那裡看地上的爐里騰起的裊裊煙。
劉子業隨著她看那煙霧,突然沒頭沒腦冒出一句:「湘中出帝王,你信不信?」
他又在疑神疑鬼什麼?
劉英媚簡直一肚皮的氣,很希望他這個帝王快點當不下去才好,冷笑道:「妾可不信這些瞎話。」
劉子業搖搖頭:「我信的。帝王之氣確有其事,漢高斬白蛇,薄夫人夢龍踞胸而生文帝,我曾祖父出生時神光照室盡明……我阿母說我出生時屋宇上都是紅光,小時候不怕燈燭,甚至於把手放在火燭上燒起了泡,猶自在笑。」
他講了一段玄虛,接著很正經八百地說:「可是如今我越來越孱弱,紫微星的光越來越黯淡,湘中的春潮卻格外大,人人都說那裡要出新帝王了。」
劉英媚說:「無稽之談不用信他,再說,又有什麼法子呢?」
劉子業板著臉:「我想用兵血祭,破湘中的帝王氣。」
「血……血祭?」
劉子業給她解釋:「就是帶兵巡幸荊州,一直往荊州去——荊州本來就要緊,兵家要塞,去巡視一番也好的。」
「然後呢?」
劉子業看看她不說話,眸子裡理所當然的殺氣。
劉英媚追問:「遇到不對勁的就殺?」
劉子業笑道:「當然!不對勁的還不殺?阿姑也太宅心仁厚了?」
劉英媚想:我也算不得宅心仁厚,但為這樣一句傳謠就大開殺戒,也是夠匪夷所思的。
她垂下頭繼續看那爐煙,自己勸自己:這是他的天下、他的子民,關我什麼事?
然而她抬起頭,看見劉子業也盯著爐煙,眯著眼睛,大拇指被叼在他的牙齒間,那一臉即將見血的歡樂神色簡直要遮掩不住。
劉英媚還是一個不忍,獻策道:「也不一定要血祭的,殺戮太重,到處都是亡魂。要不,用喜事沖一衝吧?」
劉子業問:「有什麼喜事可辦?」
劉英媚想了想,說:「陛下還沒有一位皇后,不妨借良辰吉日迎立一位皇后,大赦天下,天下感激皇恩,那些謠言自然就消散了。」
劉子業嘬牙花子想了想,最後說:「可是,那不是對不起你了麼?」
劉英媚猝不及防,最後只好虛偽地笑笑:「妾還盼著獨寵麼?妾只望著陛下開枝散葉,江山永固。」
心裡說:只望著有人來替我倒這個霉!若是能借大赦天下的機會救一救何家的人則更是意外之喜了。
劉子業倒是從善如流。
六七天後就興沖衝來告訴劉英媚:「你的主意三省也贊同呢!參選的淑女里,位置最尊崇的是太皇太后的侄女,輩分上也是表姑。」
歪著頭笑道:「不知比阿姑如何?」
一臉好奇。
劉英媚無法回答,面色尷尬。
闔上眼,她的丈夫何邁穿著新婚時的衣冠,顫巍巍撫著她的臉,吻著她的唇,然後紅著眼罵她「盪.婦」。她在夢中哭喊,醒過來時枕頭已經濕漉漉了。
劉子業雙手枕頭,瞪圓雙眼望著帳頂,頭也不回地問:「鬼也來找你了?」
劉英媚哽咽著,最後說:「我好冷。」
他的手摸索過來,觸了觸她冰涼的手指尖,而後自嘲道:「我的手也常年是冷的。」
那一觸,卻不知怎麼,有點微微的溫熱,像是在瀕死的人的懷裡探到的最後一絲溫熱。
回到台城裡,即便有人聲,也感覺死氣沉沉的。
宮裡大大地做了一場法事,煙氣裊裊仿佛仍然未曾散掉,香燭的氣味繚繞在樑柱之間。
劉英媚又無法自主地被困在宮中,她只能盡力地賄賂宮中侍宦,希圖他們給她一點消息。她流著淚把自己最喜歡的一隻玉跳脫給了主衣壽寂之,悄悄說:「中使好歹有機會知道外頭的風聲,求幫我多關注外頭家人的情況,特別是我阿母和我那五歲的兒子……這是支撐我活下去最後的希望了。」
壽寂之看了看手中的玉跳脫,說:「公主只管吩咐就是,奴還有不聽的?您豈可這樣?!」
劉英媚搖搖頭:「你收下,我心裡還安定些。」
壽寂之無聲地嘆了口氣,收下了跳脫,說:「公主千萬保重身子。奴雖低微,還是要僭越說一句,奴與公主是一心的。一切,總有辦法!」
劉英媚哭得梨花帶雨,深深一拜:「拜託了!」
壽寂之好像有什麼話想說還不大敢說,亦是回禮一拜就離開了。
劉子業下朝回來,一個人關在處置政務的宮室里半日,才疲憊萬分地到寢宮。
劉英媚擔心兒子,所以對他一舉一動非常關心而小心。即便心裡恨他入骨,臉上依舊是陪著笑,只是不願意看他,敷衍地問一句:「陛下忙完了?」,就低頭做自己的繡活兒——她往常在女紅上很是惰怠,但現在卻覺得這是她避開與他交談的一件法寶。
劉子業在一旁看她刺繡,看了一會兒說:「不要繡鸞鳥,我不喜歡。」
劉英媚拈針的手頓了頓,心裡狠狠道:「哪個給你做!」
但不願意生事,放下繡繃,拿起另一件半成品,重新配顏色,打算繡一叢荷花。
劉子業望了望繡圖,又說:「蓮花就能保平安麼?呵呵……」
劉英媚只能放下繡繃,垂頭望著地,呆呆地坐在那裡看地上的爐里騰起的裊裊煙。
劉子業隨著她看那煙霧,突然沒頭沒腦冒出一句:「湘中出帝王,你信不信?」
他又在疑神疑鬼什麼?
劉英媚簡直一肚皮的氣,很希望他這個帝王快點當不下去才好,冷笑道:「妾可不信這些瞎話。」
劉子業搖搖頭:「我信的。帝王之氣確有其事,漢高斬白蛇,薄夫人夢龍踞胸而生文帝,我曾祖父出生時神光照室盡明……我阿母說我出生時屋宇上都是紅光,小時候不怕燈燭,甚至於把手放在火燭上燒起了泡,猶自在笑。」
他講了一段玄虛,接著很正經八百地說:「可是如今我越來越孱弱,紫微星的光越來越黯淡,湘中的春潮卻格外大,人人都說那裡要出新帝王了。」
劉英媚說:「無稽之談不用信他,再說,又有什麼法子呢?」
劉子業板著臉:「我想用兵血祭,破湘中的帝王氣。」
「血……血祭?」
劉子業給她解釋:「就是帶兵巡幸荊州,一直往荊州去——荊州本來就要緊,兵家要塞,去巡視一番也好的。」
「然後呢?」
劉子業看看她不說話,眸子裡理所當然的殺氣。
劉英媚追問:「遇到不對勁的就殺?」
劉子業笑道:「當然!不對勁的還不殺?阿姑也太宅心仁厚了?」
劉英媚想:我也算不得宅心仁厚,但為這樣一句傳謠就大開殺戒,也是夠匪夷所思的。
她垂下頭繼續看那爐煙,自己勸自己:這是他的天下、他的子民,關我什麼事?
然而她抬起頭,看見劉子業也盯著爐煙,眯著眼睛,大拇指被叼在他的牙齒間,那一臉即將見血的歡樂神色簡直要遮掩不住。
劉英媚還是一個不忍,獻策道:「也不一定要血祭的,殺戮太重,到處都是亡魂。要不,用喜事沖一衝吧?」
劉子業問:「有什麼喜事可辦?」
劉英媚想了想,說:「陛下還沒有一位皇后,不妨借良辰吉日迎立一位皇后,大赦天下,天下感激皇恩,那些謠言自然就消散了。」
劉子業嘬牙花子想了想,最後說:「可是,那不是對不起你了麼?」
劉英媚猝不及防,最後只好虛偽地笑笑:「妾還盼著獨寵麼?妾只望著陛下開枝散葉,江山永固。」
心裡說:只望著有人來替我倒這個霉!若是能借大赦天下的機會救一救何家的人則更是意外之喜了。
劉子業倒是從善如流。
六七天後就興沖衝來告訴劉英媚:「你的主意三省也贊同呢!參選的淑女里,位置最尊崇的是太皇太后的侄女,輩分上也是表姑。」
歪著頭笑道:「不知比阿姑如何?」
一臉好奇。
劉英媚無法回答,面色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