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州知府該死!」即使是門房驅趕, 知府可能不知情。但皇上還是遷怒了。

  「那時的蘇州知府是蔡信文。十幾年前因犯事全家都被斬了。因此人證只有她的家人以及生產的那戶人家,這些人都在肅王手上了。」

  「朕就知道一定是朕的皇兒沒錯了。」皇上喃喃的道。沒見皇孫時他就已經肯定,今日見到皇孫更是佐證了他沒弄錯。

  「肅王什麼時候能抵京」

  「回皇上,奴才回京時,肅王已經查到那戶人家。依奴才估計。最晚一個月就能抵京。」他來回都是快馬加鞭的,比得上五百里加急了。而肅王走得是水路最快也得半個月。

  皇上皺著眉,沒說話。肅王帶著人證,他也不能下旨讓他快馬加鞭趕回京。看來也只能等了。

  ……

  次日,廣忠公公就派人過來接他們回府。搬過去後,皇上就賜下來兩個奶娘,還時不時就有賞賜下來。見皇上如此看重,各府女眷都紛紛給仙露和顧盼下帖子,想與他們攀上交情。

  仙露問過顧謹言後,一律都拒接了,安心在府里跟著嬤嬤學著管家。對於廣忠公公願意接受她一個風塵女子作兒媳婦,她是感恩的,好吧。她只是明面的。但是廣忠公公不知道啊。看著廣忠公公把府里中饋交給她,對她的兒子那麼寵愛,她就心虛不已。

  還是顧謹言跟她說,他這輩子都不可能有親生的孩子。她的孩子入了族譜就是他的子嗣,傳承顧家。讓她不要多想。以後多多孝敬廣忠公公就是。她這才調整好心態,坦然接受。如今的日子,對仙露來說,再美好不過,她很是珍惜。

  顧盼卻是天天喪著一張臉,愛哭不哭的樣子。她私底上多次求廣忠公公同意她和世子爺的婚事,但廣忠公公不鬆口。由於害怕哥哥生氣,她又不敢鬧。

  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

  這日已經是傍晚時分。齊福公公突然上門,說皇上宣他們一家進宮,還點名嚴嬤嬤一起。

  「齊福公公,皇上可是有什麼事?」顧謹言已經猜到,但還是裝作不知情的樣子向齊福公公打聽。

  「顧大人,是好事。具體奴才就不方便透露,您進宮就知道了。」齊福公公微微躬身回道。他已經知道顧謹言是皇上遺落在民進的皇子了。

  顧謹言見狀,不再追問,給齊福公公遞了一個香囊,說道:「勞煩公公跑一趟了。」

  齊福公公可不敢收,推了回去,說道:「顧大人這是折煞奴才了!」

  顧謹言硬是把香囊塞給齊福公公,才跟著齊福公公前往皇宮。

  ……

  乾明宮

  「微臣/臣婦/臣女/奴婢見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快快起來!」皇上這會看著顧謹言和仙露懷中的孩子滿眼都是慈愛。等了那麼久,終於可以認回他的皇兒和皇孫了。

  「謝皇上!」顧謹言站了起來,順手扶了一把抱著孩子的仙露。

  「謹言,你是朕的皇兒,該喚朕為父皇才是。」皇上一臉的笑,期待的看著顧謹言。

  「不可能!」顧謹言和站著一旁的廣忠公公同時開口。

  仙露聽到皇上的話,嚇得手一抖,手上的孩子差點就拋了出去。顧盼也呆住了,眼睛圓瞪。

  「皇上!是不是搞錯了,謹兒可是奴才的兒子。」廣忠公公失態的站了出來。

  「廣忠,這事說來複雜。但是,謹言是朕的皇兒,不是你的兒子。」皇上對於廣忠公公的失態表示能理解。

  「不可能,皇上,您瞧瞧盼盼。他們不可能不是奴才的兒女。他們的母親是奴才未入宮前走散的妻子田氏,這不可能弄錯。」廣忠公公堅持。

  「回皇上。微臣的母親告訴過我們兄妹,妹妹長得與父親很像。微臣在瓊林宴第一次與廣忠公公面對面時。就認出廣忠公公是微臣兄妹的父親。這不會有錯。」顧謹言說著,就把呆呆的顧盼拉到跟前,讓皇上看。

  「顧盼確實是廣忠的女兒。但你不是他的兒子,而是朕的皇兒。這事情說來話長。還是嚴嬤嬤先發現的。」皇上看向嚴嬤嬤。

  嚴嬤嬤臉上帶著興奮,說道:「少爺,你還記得你的那塊玉佩嗎?你曾經告訴過奴婢這是田氏臨終前交給你的,說是你父親的玉佩。」

  皇上這時拿出玉佩,走到顧謹言跟前,說道:「這是朕的玉佩,不是廣忠的。」

  「本王奉皇上之命,前去蘇州調查。查到你的生母是十九年前蘇州知府府上的一名喚作半梅的舞姬。她難產生下你,只來得及把你託孤給田氏。」坐一旁的肅王說道。

  「當年,是在草民家裡生產的,這玉佩當時草民也看到。」一個老婦人磕磕絆絆的說。

  「孩子,我是你的舅舅。你長得有幾分像你母親,當年是舅舅不是,但當年我真的是為妹妹好,不想她未婚先孕,耽誤了一輩子,才讓你母親打掉你的。」一個中年的農家漢激動的看著顧謹言。

  顧謹言接過皇上手中的玉佩,看向廣忠公公,「這玉佩真的不是您的嗎?」

  廣忠公公緊緊抿著唇,不說話。

  「皇兒,你和顧盼長得一點都不像,不可能是龍鳳胎兄妹。」皇上說道。「你不相信,那我們就滴血認親吧。」皇上說著就吩咐齊福公公去準備。

  很快,齊福公公就端著一個托盤迴來,上面有兩個裝著清水的碗和三把小匕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