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周雲棠性子愈發不好惹,在東宮裡熬出來的小心謹慎都丟得乾乾淨淨,踏上台階後,太后的貼身宮人出來阻攔。
「娘娘您這是做什麼?」
「要人罷了。」周雲棠輕飄飄道,語氣尤為平靜,甚至帶了笑容。
宮人遲疑下來,但依舊大膽地擋著她的路,恭謹道:「娘娘稍等片刻。」
殿內的太后方起榻不久,聞聲怒道砸了手畔的珠釵,「她這是要做什麼?」
第107章 一零七 李暉。
很快, 宮女引著周雲棠進殿。
太后瞧她一眼,客氣地吩咐她落座。周雲棠笑著答謝,開口便道:「妾來討人的。」
「討什麼人?」太后不大高興, 大清早就來興師問罪,無端觸了霉頭。
周雲棠淡笑:「陛下跟前的內侍聞來。」
太后眼皮子一顫, 周雲棠添上一句:「陛下跟前的人說他來您這兒辦事及幾日未歸,妾就厚著臉皮來要人了。妾不會教您白給,您提個條件。」
開門見山就給了好處, 門戶大開,誘得太后心裡發酸,但她不做虧本的事情。
聞來確在她的宮中, 因著往東宮多跑了幾趟,她便將人捉來, 想問問他每天往東宮跑什麼。
在他身上搜出來一封信,裡面一字未些,面上就幾字:父親親啟。
是周雲棠寫給父親宣平侯的信, 怪就怪在信上無一字。
人既然抓了過來, 就得問清楚,但聞來嘴巴太緊,一字都問不出來。
沒成想,今日周雲棠就闖進來要人了。
許出的條件太過誘人, 她不得不掂量幾分,聞來對周雲棠而言或許很重要。
既然這樣,她就不能輕易鬆口了。
她猶豫之際,周雲棠再度出聲:「娘娘再等片刻,妾的婢女去陛下跟前接聖旨去了,聖旨一到, 您不給也得給了。為了自己的顏面還有與陛下之間的關係,您現在答應是最好的選擇。」
太后一聽就不覺皺眉,思量道:「李家有女。」
周雲棠咋舌,想想也對,這麼簡單的道理,誰都會懂。娘家女兒入宮也是太后的臂膀。
她頷首道:「我不插手此事,太后讓陛下答應就成。」
太后不肯,「你答應才成。」
「我答應此事,陛下不答應,妾也沒有辦法。娘娘,這是一個機會,妾若是您,就會換您的兄長回京,而不是念這些蠅頭小利。」周雲棠好心提醒道,她不想與太后與李家鬧得太難看,然而太后自己分不清關鍵所在。
李家長子可遠比后妃重要,後位有主,那李家的女兒只能為妃,這麼一比,長子的回來就顯得尤為重要。
她嘆息,太后猶如醍醐灌頂,忙道:「可。」
「好,我讓父親去上書,陛下那頭您再勸勸。」周雲棠道。
太后一口氣呼了出來,對面的周雲棠氣定神閒,好像也沒有那般討厭了。
周雲棠沒有什麼功夫與她繼續理論,繼續言道:「煩請太后將人交給妾。」
「自然給你。」太后吩咐一句,立即有人領命出去。
良久後,立即有人拖著一內侍出來。
內侍身子裹著被子,瞧不起臉色,湄月悄悄過去,揭開被子,瞧見聞來青紫的面色後嚇得又縮了回去,忙令東宮的人接了過來。
周雲棠不久待,起身離開。
回到東宮後,她親自挑了些補品令人去給母親送去,禮品中夾著一紙書信。
得到書信的宣平侯氣得砸了筆架,凌雲不解,上前接過書信,沉聲道:「周李兩家的結總該解開。」
李家女兒是太后,周家女兒是皇后,若不解開,只會斗一輩子。
宣平侯怒氣衝天,「李家擺明是要弄死她,若非我看破這一切,哪裡有她活命的機會。今日抽什麼瘋,竟要放過李家。」
「義父,這裡並非宣化,不是一把刀就能解決的事,法治為上,可還有皇權。近日來我懂了不少規矩,是不成文的規矩。李家是外戚,周家將來也會成為外戚,新舊更替下會有許多矛盾。」
「李家不對,可阿棠需喚李家女兒一聲母親。周家就算吃虧了,也得忍著。這些都是不成文的規矩,再者還有羅家在,您就得掂量幾分。事情過去了,就得朝前看,不能一味地後看。眼前讓了李家一步,不代表我們就輸了,慢慢來,來日方長,不必爭一日長短。」
宣平侯聽後反瞪他:「元家姑娘教你的?」
凌雲靦腆一笑,「我自己體會的。」
「信你個鬼,我寫你聽著。」宣平侯憋屈道,為了阿棠就讓一讓,再有下次,就一刀砍了魯國公。
凌雲立即執筆去寫。
****
聞來睜開眼睛的時候就見到對面坐著一女子,風華美貌,氣質出塵,他大膽看了一眼,不知怎地,腦海里想起那個晚上。
先帝駕崩的那夜,他悄悄來到東宮。
那時他沒有御令就無法進東宮,只看到李暉與幾人從東宮裡出來,好奇下他悄悄跟了過去。
沒成想,李暉進了中宮。
片刻後,有人抬著一箱子出來,他又好奇,一路跟著,在無人之際趁機打開了箱子。
是李暉的屍首。
李暉一死,他立即想到了太子妃,迫不及待地趕了回去。
沒成想,太子妃跟著貴妃一道離開了,事情發生,他就給太子傳了話。
「娘娘您這是做什麼?」
「要人罷了。」周雲棠輕飄飄道,語氣尤為平靜,甚至帶了笑容。
宮人遲疑下來,但依舊大膽地擋著她的路,恭謹道:「娘娘稍等片刻。」
殿內的太后方起榻不久,聞聲怒道砸了手畔的珠釵,「她這是要做什麼?」
第107章 一零七 李暉。
很快, 宮女引著周雲棠進殿。
太后瞧她一眼,客氣地吩咐她落座。周雲棠笑著答謝,開口便道:「妾來討人的。」
「討什麼人?」太后不大高興, 大清早就來興師問罪,無端觸了霉頭。
周雲棠淡笑:「陛下跟前的內侍聞來。」
太后眼皮子一顫, 周雲棠添上一句:「陛下跟前的人說他來您這兒辦事及幾日未歸,妾就厚著臉皮來要人了。妾不會教您白給,您提個條件。」
開門見山就給了好處, 門戶大開,誘得太后心裡發酸,但她不做虧本的事情。
聞來確在她的宮中, 因著往東宮多跑了幾趟,她便將人捉來, 想問問他每天往東宮跑什麼。
在他身上搜出來一封信,裡面一字未些,面上就幾字:父親親啟。
是周雲棠寫給父親宣平侯的信, 怪就怪在信上無一字。
人既然抓了過來, 就得問清楚,但聞來嘴巴太緊,一字都問不出來。
沒成想,今日周雲棠就闖進來要人了。
許出的條件太過誘人, 她不得不掂量幾分,聞來對周雲棠而言或許很重要。
既然這樣,她就不能輕易鬆口了。
她猶豫之際,周雲棠再度出聲:「娘娘再等片刻,妾的婢女去陛下跟前接聖旨去了,聖旨一到, 您不給也得給了。為了自己的顏面還有與陛下之間的關係,您現在答應是最好的選擇。」
太后一聽就不覺皺眉,思量道:「李家有女。」
周雲棠咋舌,想想也對,這麼簡單的道理,誰都會懂。娘家女兒入宮也是太后的臂膀。
她頷首道:「我不插手此事,太后讓陛下答應就成。」
太后不肯,「你答應才成。」
「我答應此事,陛下不答應,妾也沒有辦法。娘娘,這是一個機會,妾若是您,就會換您的兄長回京,而不是念這些蠅頭小利。」周雲棠好心提醒道,她不想與太后與李家鬧得太難看,然而太后自己分不清關鍵所在。
李家長子可遠比后妃重要,後位有主,那李家的女兒只能為妃,這麼一比,長子的回來就顯得尤為重要。
她嘆息,太后猶如醍醐灌頂,忙道:「可。」
「好,我讓父親去上書,陛下那頭您再勸勸。」周雲棠道。
太后一口氣呼了出來,對面的周雲棠氣定神閒,好像也沒有那般討厭了。
周雲棠沒有什麼功夫與她繼續理論,繼續言道:「煩請太后將人交給妾。」
「自然給你。」太后吩咐一句,立即有人領命出去。
良久後,立即有人拖著一內侍出來。
內侍身子裹著被子,瞧不起臉色,湄月悄悄過去,揭開被子,瞧見聞來青紫的面色後嚇得又縮了回去,忙令東宮的人接了過來。
周雲棠不久待,起身離開。
回到東宮後,她親自挑了些補品令人去給母親送去,禮品中夾著一紙書信。
得到書信的宣平侯氣得砸了筆架,凌雲不解,上前接過書信,沉聲道:「周李兩家的結總該解開。」
李家女兒是太后,周家女兒是皇后,若不解開,只會斗一輩子。
宣平侯怒氣衝天,「李家擺明是要弄死她,若非我看破這一切,哪裡有她活命的機會。今日抽什麼瘋,竟要放過李家。」
「義父,這裡並非宣化,不是一把刀就能解決的事,法治為上,可還有皇權。近日來我懂了不少規矩,是不成文的規矩。李家是外戚,周家將來也會成為外戚,新舊更替下會有許多矛盾。」
「李家不對,可阿棠需喚李家女兒一聲母親。周家就算吃虧了,也得忍著。這些都是不成文的規矩,再者還有羅家在,您就得掂量幾分。事情過去了,就得朝前看,不能一味地後看。眼前讓了李家一步,不代表我們就輸了,慢慢來,來日方長,不必爭一日長短。」
宣平侯聽後反瞪他:「元家姑娘教你的?」
凌雲靦腆一笑,「我自己體會的。」
「信你個鬼,我寫你聽著。」宣平侯憋屈道,為了阿棠就讓一讓,再有下次,就一刀砍了魯國公。
凌雲立即執筆去寫。
****
聞來睜開眼睛的時候就見到對面坐著一女子,風華美貌,氣質出塵,他大膽看了一眼,不知怎地,腦海里想起那個晚上。
先帝駕崩的那夜,他悄悄來到東宮。
那時他沒有御令就無法進東宮,只看到李暉與幾人從東宮裡出來,好奇下他悄悄跟了過去。
沒成想,李暉進了中宮。
片刻後,有人抬著一箱子出來,他又好奇,一路跟著,在無人之際趁機打開了箱子。
是李暉的屍首。
李暉一死,他立即想到了太子妃,迫不及待地趕了回去。
沒成想,太子妃跟著貴妃一道離開了,事情發生,他就給太子傳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