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娘娘,您這是一宿未歇嗎?」
姑姑震驚地問她。
蘇成雅搖了搖頭,沖她笑得溫和,還是往日那副模樣,卻提醒道:「已經不是娘娘了。」
「三姑娘,」姑姑很快改口,或許是想到從前在丞相府的日子,她的眼淚又有要落下的架勢:「從前您在府里,分明是嫡出,可惜處處都被大姑娘和二姑娘欺負,當年您無意進宮,與這老皇帝作伴,本來定的是二姑娘,誰知……」
「姑姑。」蘇成雅溫和又不失威嚴地提醒了一句。
「我曉得,在這宮裡,說話做事總要謹慎小心,免得惹禍上身,可是……」姑姑替她抱不平,抹著眼角說道:「如今已經在冷宮裡,生死不由己,如何說不得幾句暢快話呢?三姑娘您這樣好的人,一生行善積德,為何老天偏偏不開眼,少時讓您碰見那些家人,如今嫁了人,卻不得夫家的庇佑……」
蘇成雅的命,實在是太苦了。
但對方卻只是淡淡地笑,好像並不在意這些,知道她這傷春悲秋一時半會兒沒完,只好出聲轉了個話題:
「姑姑,昨夜下了一宿的雨,外頭那盆梔子花,你幫我看看如何了。」
她說:「左右現在冷宮閒來無事,以往六宮總有諸多事務要料理,現在倒是清閒了,我也該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姑姑只好止住自己的話,應了一聲,轉身往外走,沒過會兒,推開門,外面的冷風應著她的聲音一併傳入內間。
「三姑娘。」
「昨天夜裡怕是風大,那盆早就倒了,土隨著流進來的水落得滿地都是,花也都被打得七零八落的……這梔子花,怕是活不成了。」
那聲音在風裡忽高忽低,但是傳到這裡面卻足夠清楚,原本蘇成雅已經從床上坐起來,準備去看外頭的景象,將那盆梔子花當個念想好好養護起來,權當是紀念自己這片獨自盛開的心意。
可聽到這裡,她卻跌坐回去。
耳朵里、腦子裡都是那句「怕是活不成了。」
她面上的笑沒了,忽而抬手捂著胸口的位置,不知道怎麼感到鑽心的疼痛,扶著床半天沒緩過來,等到姑姑抱著那盆殘破的梔子花進來的時候,她又搖了搖頭,低聲道。
「也許。」
「這就是天意吧。」
*
皇后跟楚思瑾的故事就從這裡分道揚鑣。
楚思瑾聯合蘇家的丞相,暗地裡悄悄收攏兵權,而在後宮裡,她又聯合蕭望,給老皇帝下了慢-性的毒-藥,左右這皇帝年事都挺高,又還像年輕的時候一樣喜歡跟年輕的妃嬪胡鬧,不多時宮裡就傳來他昏迷不醒的消息。
朝堂的競爭正式進入白熱化的階段,蘇丞相收攏了京城的兵權,而西南王則起兵一路從南邊打進來,兩邊的人馬很快就在城門口相見。
短兵相接,俱是血流成河。
後宮忽然起了火,過去給蘇成雅賜毒-藥的人因這變故,被攔在了半道上,等到去的時候,只發現了宮中留下的兩具面目不清的屍體。
宮外無人知曉的小道兒上,楚思瑾牽著馬站在那兒,等著裡面出來的人,兩人相見的時候,俱是一怔,隨後,男裝打扮的楚思瑾將繩子塞進她的手裡,匆匆道:
「我知娘娘已經不願意再信我。」
「但我從未害過你。」
「沿著這條路一直走,回到你該去的地方,無論哪裡,此生不要再踏入這是非之地半步了。」
她沒有說自己這幾個月來都付出了什麼代價,曾經因為蕭望的懷疑,她在無人知曉的角落裡被動了私刑,有細細的針扎進她的身體裡,早晚要游入心臟,她早該知道,上了那條船,即便讓所有人覆滅,她也難逃。
從頭到尾,她只是蕭望和劉起的一枚棋子,如今他們大勢已成,當然不需要她這個知道太多的人留下——
只是希望,蘇丞相能夠阻止他們。
楚思瑾低著頭沒有再說話。
姑姑扶著皇后上了馬,臨走之前不忘瞪她一眼:「若是再害我們娘娘一次,你定不得好死。」
蘇成雅將她的話止住,只是深深地望著她,聲音還似她們初見那般溫和:「若我問你,現在還願不願意跟在我身邊……」
「不願意。」她很快回答,抬眸看了她一眼,又低頭道:「不願意的,從一開始見面的時候,娘娘就知道了,不是嗎?」
從一開始,蘇成雅就知道了她是誰。
可仍然是義無反顧地愛上了她。
她已經將人害的這麼慘了,如今只要蘇成雅能夠平平安安,後半生忘掉她這個背叛者就好了,其他的事情,都是錯誤的軌跡。
蘇成雅不再說話,只安靜地坐在馬上望著她。
楚思瑾背過身去,揚起聲音道:「娘娘知道,我這一生,追求的只有大仇得報、還有還我家人一段清白,如今家仇不報,怎敢苟且?」
風將宮裡的火焰味道吹了出來。
那些燎人的風,把心裡叢叢生出的剪不斷、理還亂的藤蔓一把火燒的精光,在這風裡站的久一些,楚思瑾就會生出一種錯覺,好像她們這樣就可以剪掉這段孽緣,讓一切都回到剛開始的地方。
假如可以重新來過,她一定不再騙蘇成雅。
她一定會很認真地回應對方的心意,而不是總心虛地躲躲藏藏,原來感情一開始錯了,後來無論怎麼彌補,都難以修正回來。
姑姑震驚地問她。
蘇成雅搖了搖頭,沖她笑得溫和,還是往日那副模樣,卻提醒道:「已經不是娘娘了。」
「三姑娘,」姑姑很快改口,或許是想到從前在丞相府的日子,她的眼淚又有要落下的架勢:「從前您在府里,分明是嫡出,可惜處處都被大姑娘和二姑娘欺負,當年您無意進宮,與這老皇帝作伴,本來定的是二姑娘,誰知……」
「姑姑。」蘇成雅溫和又不失威嚴地提醒了一句。
「我曉得,在這宮裡,說話做事總要謹慎小心,免得惹禍上身,可是……」姑姑替她抱不平,抹著眼角說道:「如今已經在冷宮裡,生死不由己,如何說不得幾句暢快話呢?三姑娘您這樣好的人,一生行善積德,為何老天偏偏不開眼,少時讓您碰見那些家人,如今嫁了人,卻不得夫家的庇佑……」
蘇成雅的命,實在是太苦了。
但對方卻只是淡淡地笑,好像並不在意這些,知道她這傷春悲秋一時半會兒沒完,只好出聲轉了個話題:
「姑姑,昨夜下了一宿的雨,外頭那盆梔子花,你幫我看看如何了。」
她說:「左右現在冷宮閒來無事,以往六宮總有諸多事務要料理,現在倒是清閒了,我也該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姑姑只好止住自己的話,應了一聲,轉身往外走,沒過會兒,推開門,外面的冷風應著她的聲音一併傳入內間。
「三姑娘。」
「昨天夜裡怕是風大,那盆早就倒了,土隨著流進來的水落得滿地都是,花也都被打得七零八落的……這梔子花,怕是活不成了。」
那聲音在風裡忽高忽低,但是傳到這裡面卻足夠清楚,原本蘇成雅已經從床上坐起來,準備去看外頭的景象,將那盆梔子花當個念想好好養護起來,權當是紀念自己這片獨自盛開的心意。
可聽到這裡,她卻跌坐回去。
耳朵里、腦子裡都是那句「怕是活不成了。」
她面上的笑沒了,忽而抬手捂著胸口的位置,不知道怎麼感到鑽心的疼痛,扶著床半天沒緩過來,等到姑姑抱著那盆殘破的梔子花進來的時候,她又搖了搖頭,低聲道。
「也許。」
「這就是天意吧。」
*
皇后跟楚思瑾的故事就從這裡分道揚鑣。
楚思瑾聯合蘇家的丞相,暗地裡悄悄收攏兵權,而在後宮裡,她又聯合蕭望,給老皇帝下了慢-性的毒-藥,左右這皇帝年事都挺高,又還像年輕的時候一樣喜歡跟年輕的妃嬪胡鬧,不多時宮裡就傳來他昏迷不醒的消息。
朝堂的競爭正式進入白熱化的階段,蘇丞相收攏了京城的兵權,而西南王則起兵一路從南邊打進來,兩邊的人馬很快就在城門口相見。
短兵相接,俱是血流成河。
後宮忽然起了火,過去給蘇成雅賜毒-藥的人因這變故,被攔在了半道上,等到去的時候,只發現了宮中留下的兩具面目不清的屍體。
宮外無人知曉的小道兒上,楚思瑾牽著馬站在那兒,等著裡面出來的人,兩人相見的時候,俱是一怔,隨後,男裝打扮的楚思瑾將繩子塞進她的手裡,匆匆道:
「我知娘娘已經不願意再信我。」
「但我從未害過你。」
「沿著這條路一直走,回到你該去的地方,無論哪裡,此生不要再踏入這是非之地半步了。」
她沒有說自己這幾個月來都付出了什麼代價,曾經因為蕭望的懷疑,她在無人知曉的角落裡被動了私刑,有細細的針扎進她的身體裡,早晚要游入心臟,她早該知道,上了那條船,即便讓所有人覆滅,她也難逃。
從頭到尾,她只是蕭望和劉起的一枚棋子,如今他們大勢已成,當然不需要她這個知道太多的人留下——
只是希望,蘇丞相能夠阻止他們。
楚思瑾低著頭沒有再說話。
姑姑扶著皇后上了馬,臨走之前不忘瞪她一眼:「若是再害我們娘娘一次,你定不得好死。」
蘇成雅將她的話止住,只是深深地望著她,聲音還似她們初見那般溫和:「若我問你,現在還願不願意跟在我身邊……」
「不願意。」她很快回答,抬眸看了她一眼,又低頭道:「不願意的,從一開始見面的時候,娘娘就知道了,不是嗎?」
從一開始,蘇成雅就知道了她是誰。
可仍然是義無反顧地愛上了她。
她已經將人害的這麼慘了,如今只要蘇成雅能夠平平安安,後半生忘掉她這個背叛者就好了,其他的事情,都是錯誤的軌跡。
蘇成雅不再說話,只安靜地坐在馬上望著她。
楚思瑾背過身去,揚起聲音道:「娘娘知道,我這一生,追求的只有大仇得報、還有還我家人一段清白,如今家仇不報,怎敢苟且?」
風將宮裡的火焰味道吹了出來。
那些燎人的風,把心裡叢叢生出的剪不斷、理還亂的藤蔓一把火燒的精光,在這風裡站的久一些,楚思瑾就會生出一種錯覺,好像她們這樣就可以剪掉這段孽緣,讓一切都回到剛開始的地方。
假如可以重新來過,她一定不再騙蘇成雅。
她一定會很認真地回應對方的心意,而不是總心虛地躲躲藏藏,原來感情一開始錯了,後來無論怎麼彌補,都難以修正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