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況且如今這盛世清明,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是最好不過的。
第二天一早,如姐一大早的就要起來給公公婆婆家裡長輩去敬茶。
秦墨看著妻子思量在三,決定還是和他一起去。
預料中的刁難並沒有,婆婆和藹大氣,大嫂也是溫柔敦厚,一家子和和樂樂的,如姐當下心情就更好了。
丈夫體貼,家庭和睦,妯娌友愛,這日子是真的好啊,這門親事也好,她知道自己母親不願意這門親事,嫌棄秦家不富貴沒有爵位。
但京城的勳爵人家往上數三代,有的是白丁出身的,只要自己有本事,願意奮鬥,何愁將來沒有前程呢。
三日後按照慣例要回門,如姐和一大早就和秦墨回去了。
顧文淵還好,對女婿也算是親切有禮,但孫氏的臉色是肉眼可見的難看。
母子二人在說私房話的時候,孫氏立馬就問女兒:「他們家裡是誰管家啊,你雖是次子媳婦,但可是伯爵家裡的千金,也該跟著一起打理家事」。
一聽是婆婆和大嫂在管,孫氏氣的鼻子都歪了。
「娘,女兒覺得,嫁過去以後,也不用管家,又有嫁妝傍身,婆婆大嫂對我很好,夫君對我也是體貼有加,我只要打理好自己的嫁妝就好了,這樣日子過得也舒心啊」。
「蠢」,聽到自家閨女這話,孫氏立馬放開他的手大罵道,還把屋裡所有的丫鬟婆子都趕了出去。
「你說我怎麼就生了你這麼個蠢貨呢,你嫁的本就委屈,如今你婆婆還不讓幫著一起打理家裡的財產,這家裡到底有多少財產你們兩口子也不知道,要我說啊,這就是有心防著你呢,等你公公婆婆百年之後,你們兩口子就等著淨身出戶吧」。
「女人出嫁後,還不得靠娘家啊,你找了這麼一戶人家,將來能幫到你哥哥嗎?你哥哥要是好不了,你也不得好」。
孫氏似乎是氣急了,立馬大喊道。
「你二叔二嬸對你可真好啊,給你找了這麼好的一門親事,要是真的好,怎麼不讓他們閨女嫁過去啊」?
孫氏在女兒面前一直都是高貴典雅的樣子,如姐也是第一次見自家母親如此,當下愣的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尤其是聽到母親後面嘲諷的話語,她瞬間就想起身離開,平心而論,這幾年二叔二嬸對她好,甚至不輸自己的親生父母,對祖母也是照顧有加,這些都是自己親身經歷,親眼看到的。
「母親,今日女兒還想去看看祖母」,如姐反應過來,福了福身子,就出去了。
在顧文淵一家回京城以後,邵氏就搬過來了,畢竟她要是還住在顧文軒家裡,顧文淵還有可能被御史參奏,說他不孝。
女子都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父親和夫君不在了,之前顧文淵也不在,她還有理由去顧文軒家裡住,但他如今一家子回京城了,在住就不合適了。
如姐剛出門,一陣風吹過,她清醒了不少,這門親事她是沒有任何意見的,婚姻之事本就是長輩安排,相看,她過得也很好啊,這幾天甚至還很感念祖母為她千挑萬選的找了這麼一戶好人家。
之前是有不少權貴上門,但那個不是給家裡的幼子或者次子求娶的,再者這些人無非是看上了她二叔的身份,又不是看上了她這個人,想要丈夫體貼,公婆慈愛,妯娌友□□,在這京城也找不出幾戶這樣的人家,越是高門大戶,裡面的腌臢事情就越多。
慢慢的也就走到了邵氏的院子,話說自從父親母親離京後,她一直都是跟祖母在這院裡的。
邵氏見孫女回門自是開心,連忙招呼她坐下,問了一大堆的事情,都是問她過得好不好,婆家人對她怎麼樣,如姐瞬間就濕了眼眶。
她一回來就去拜會母親,可母親想的是什麼,從始至終沒有問過一句自己過得怎麼樣,還嫌棄她沒本事。
眼見如姐情緒不佳,邵氏就知道,肯定是在孫氏哪裡受委屈了,也是孫氏這個人利慾薰心,哪裡會想以後的事情,只能看的到眼前這點好處。
安慰了孫女,見時候不早了,祖孫二人起身去了飯廳用飯,顧文淵夫婦自是到了,見孫女婿也在,邵氏慈愛的笑了笑。
一頓飯下來,孫氏心情更不好了,全程都被人無視了,一個就知道跟女婿說話,一個沒良心就知道跟祖母說話,是誰懷胎十月辛苦生了她,甚至為此丟了半條命去,真真是不孝順啊。
此時國公府里的胡蓉,正和小兒子用飯。
「阿娘,一會咋們去莊子上騎馬去」,小傢伙興沖沖的用了兩碗飯,看著胡蓉說到。
見兒子如此期待,眼睛都亮了,胡蓉也不忍心拒絕。
「等你完成了今天的功課,咋們就去」。
「好」,小傢伙說完以後,立馬就去拿一旁的書,開始背誦詩文。
果然有了動力,小傢伙背詩文也快了不少,從前要一個時辰的事情,如今不到半個時辰就完了。
胡蓉摸了摸他的小腦袋,帶著他就出去了。
這幾年她也算是精通馬術,帶著兒子騎馬是一點問題也沒有,且眼下是春和日麗,正是去莊子上騎馬的好日子啊。
「母親我要騎疾風,就是父親那匹馬」,小傢伙央求著胡蓉。
胡蓉平日裡騎的都是自己的馬,但是疾風她也能控制住,之前跟顧文軒一起來的時候,顧文軒就是騎著這匹馬帶著她在馬場上轉悠。
第二天一早,如姐一大早的就要起來給公公婆婆家裡長輩去敬茶。
秦墨看著妻子思量在三,決定還是和他一起去。
預料中的刁難並沒有,婆婆和藹大氣,大嫂也是溫柔敦厚,一家子和和樂樂的,如姐當下心情就更好了。
丈夫體貼,家庭和睦,妯娌友愛,這日子是真的好啊,這門親事也好,她知道自己母親不願意這門親事,嫌棄秦家不富貴沒有爵位。
但京城的勳爵人家往上數三代,有的是白丁出身的,只要自己有本事,願意奮鬥,何愁將來沒有前程呢。
三日後按照慣例要回門,如姐和一大早就和秦墨回去了。
顧文淵還好,對女婿也算是親切有禮,但孫氏的臉色是肉眼可見的難看。
母子二人在說私房話的時候,孫氏立馬就問女兒:「他們家裡是誰管家啊,你雖是次子媳婦,但可是伯爵家裡的千金,也該跟著一起打理家事」。
一聽是婆婆和大嫂在管,孫氏氣的鼻子都歪了。
「娘,女兒覺得,嫁過去以後,也不用管家,又有嫁妝傍身,婆婆大嫂對我很好,夫君對我也是體貼有加,我只要打理好自己的嫁妝就好了,這樣日子過得也舒心啊」。
「蠢」,聽到自家閨女這話,孫氏立馬放開他的手大罵道,還把屋裡所有的丫鬟婆子都趕了出去。
「你說我怎麼就生了你這麼個蠢貨呢,你嫁的本就委屈,如今你婆婆還不讓幫著一起打理家裡的財產,這家裡到底有多少財產你們兩口子也不知道,要我說啊,這就是有心防著你呢,等你公公婆婆百年之後,你們兩口子就等著淨身出戶吧」。
「女人出嫁後,還不得靠娘家啊,你找了這麼一戶人家,將來能幫到你哥哥嗎?你哥哥要是好不了,你也不得好」。
孫氏似乎是氣急了,立馬大喊道。
「你二叔二嬸對你可真好啊,給你找了這麼好的一門親事,要是真的好,怎麼不讓他們閨女嫁過去啊」?
孫氏在女兒面前一直都是高貴典雅的樣子,如姐也是第一次見自家母親如此,當下愣的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尤其是聽到母親後面嘲諷的話語,她瞬間就想起身離開,平心而論,這幾年二叔二嬸對她好,甚至不輸自己的親生父母,對祖母也是照顧有加,這些都是自己親身經歷,親眼看到的。
「母親,今日女兒還想去看看祖母」,如姐反應過來,福了福身子,就出去了。
在顧文淵一家回京城以後,邵氏就搬過來了,畢竟她要是還住在顧文軒家裡,顧文淵還有可能被御史參奏,說他不孝。
女子都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父親和夫君不在了,之前顧文淵也不在,她還有理由去顧文軒家裡住,但他如今一家子回京城了,在住就不合適了。
如姐剛出門,一陣風吹過,她清醒了不少,這門親事她是沒有任何意見的,婚姻之事本就是長輩安排,相看,她過得也很好啊,這幾天甚至還很感念祖母為她千挑萬選的找了這麼一戶好人家。
之前是有不少權貴上門,但那個不是給家裡的幼子或者次子求娶的,再者這些人無非是看上了她二叔的身份,又不是看上了她這個人,想要丈夫體貼,公婆慈愛,妯娌友□□,在這京城也找不出幾戶這樣的人家,越是高門大戶,裡面的腌臢事情就越多。
慢慢的也就走到了邵氏的院子,話說自從父親母親離京後,她一直都是跟祖母在這院裡的。
邵氏見孫女回門自是開心,連忙招呼她坐下,問了一大堆的事情,都是問她過得好不好,婆家人對她怎麼樣,如姐瞬間就濕了眼眶。
她一回來就去拜會母親,可母親想的是什麼,從始至終沒有問過一句自己過得怎麼樣,還嫌棄她沒本事。
眼見如姐情緒不佳,邵氏就知道,肯定是在孫氏哪裡受委屈了,也是孫氏這個人利慾薰心,哪裡會想以後的事情,只能看的到眼前這點好處。
安慰了孫女,見時候不早了,祖孫二人起身去了飯廳用飯,顧文淵夫婦自是到了,見孫女婿也在,邵氏慈愛的笑了笑。
一頓飯下來,孫氏心情更不好了,全程都被人無視了,一個就知道跟女婿說話,一個沒良心就知道跟祖母說話,是誰懷胎十月辛苦生了她,甚至為此丟了半條命去,真真是不孝順啊。
此時國公府里的胡蓉,正和小兒子用飯。
「阿娘,一會咋們去莊子上騎馬去」,小傢伙興沖沖的用了兩碗飯,看著胡蓉說到。
見兒子如此期待,眼睛都亮了,胡蓉也不忍心拒絕。
「等你完成了今天的功課,咋們就去」。
「好」,小傢伙說完以後,立馬就去拿一旁的書,開始背誦詩文。
果然有了動力,小傢伙背詩文也快了不少,從前要一個時辰的事情,如今不到半個時辰就完了。
胡蓉摸了摸他的小腦袋,帶著他就出去了。
這幾年她也算是精通馬術,帶著兒子騎馬是一點問題也沒有,且眼下是春和日麗,正是去莊子上騎馬的好日子啊。
「母親我要騎疾風,就是父親那匹馬」,小傢伙央求著胡蓉。
胡蓉平日裡騎的都是自己的馬,但是疾風她也能控制住,之前跟顧文軒一起來的時候,顧文軒就是騎著這匹馬帶著她在馬場上轉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