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心也跟著慌亂了一拍。
阿福點了點頭,任由王爺將她又重新放回了床上,隨後像是想起了什麼,好不容易安撫的情緒又崩潰了,眼淚汪汪的望著面前的人。
「另一隻鞋也不在了。」
赫璟動作一頓,應聲垂眸看去,本來放在床邊的一隻鞋子果然不見了。
如常的收回了眼,語氣平淡,安撫身邊的小姑娘。
「待在床上別動,我去找另一隻。」
瞧著王爺面色如常,語氣堅定,阿福發現鞋子不見了的傷心這才收斂了,乖乖的坐在床上看著他找。
眼神亦步亦趨。
格外的乖。
這一隻鞋子好找,應該是被王妃方才下床的時候踢到了床底下。
只是瞧著王爺鑽床底,小七小八很有眼力勁兒的退了出去。
她們可不敢看。
待一出去便瞧見了小六侍衛從外走了進來,神色有些著急,逮著她們便詢問:「王爺呢?」
小七猶豫了會,小八嘴快,「在給王妃找鞋子呢!」
小七還沒來得及堵住她的嘴,院子裡便響起了這道嗓音。
小六默了一會,臉上的表情卻漸漸的淡定了下來,好似方才引他著急的事兒也沒了,點了點頭後就……退了出去。
小八一愣,側眸對著小七說道:「小六侍衛不是要找王爺麼?」
怎麼就走了?
小七笑了笑,拍了拍小八的頭,「再大的事兒能有王妃的事大?」
小八愣愣的摸了摸腦袋,隨後點了點頭,這倒也是!
春去花謝,風過無聲。
赫承小時候經常喜歡纏著母妃詢問:「為什麼他沒有弟弟妹妹?」
每次父王聽見了總是會把他扔出去,冷著臉警告他。
之後他就會連著幾日都見不著母妃。
因為父王會給他布置很多很多的功課,不光是攔著他不讓他去看望母妃,而且他也沒有時間去看望母妃。
小時候曾經想念母妃的時候,赫承總會花最快的時間完成功課,因為這樣他就可以早一點去見母妃。
有時候他一個人待著的時候,父王不許他去煩母妃,也沒人陪他玩,便想起赫霽那小子竟然有弟弟妹妹陪著玩,他就心有不甘。
後來等他長大了,他才知道,父王當年扔他出去,是因為擔心母妃聽多了會心軟答應他。
因為父王捨不得母妃再受苦了。
聽說母妃當年生他就是從鬼門關走了一遭。
長大後的赫承才意識到,若是他也會忍不住把當年的自個兒丟出去,原來他與父王的想法一致,都捨不得母妃受苦。
這一年的雪來的格外的早,赫承的第一個孫子落地了。
嬰兒的哭啼聲很響亮,貫穿了整個院子,院子裡等待的人的心隨著這道哭聲落地,重重的鬆了口氣。
又一個新生命來到王府。
赫承剛一回到王府聽到了消息,他沒忍住第一時間便去了母妃的院子裡。
急匆匆的,明明已經是有孫兒的人了,卻在想著要給母妃說這個難得的好消息時像個毛頭小子。
連步履都輕快了不少。
自父王去世後,母妃已經多久不曾出過院子了?
他想,今兒孫兒出生,母妃總會出來瞧瞧的。
拂塵院一如既往的安靜,如今更是冷清,連打掃的下人都不見幾人。
青竹林卻依舊如他兒時記憶里的那般茂盛,一路鬱鬱蔥蔥。
卻透不出半點熱鬧。
赫承知道,這般冷清的拂塵院,是因為母妃喜歡安靜。
可他明明記得,他幼年時還聽母妃對他說她極愛熱鬧。
是父王喜靜!
赫承推開門走了進去,小七姑姑看見了他,知曉他是來找母妃的,笑著道:「王妃醒了。」
聞言,赫承點頭,提步走了進去。
母妃果然醒了,歲月似乎並沒有在母妃的臉上留下痕跡,若不是髮髻上絲絲白髮,靠在踏上的那人依舊年輕。
聽見屋裡的動靜,母妃抬起了頭,瞧見是他,溫柔的笑了笑,對他說:「承兒,你來了。」
赫承走近,母妃的語氣雖然溫柔,卻再也不見他記憶里的純碎,如今多了幾分蒼白。
「恩。」
赫承笑著說出了好消息,「母妃,環兒生了。」
環兒是赫承大兒子的媳婦。
言語裡都透著高興。
母妃似乎也很高興,連連說了幾聲,「生了好,生了好。」
他能感受到母妃心底的高興,赫承提議道:「母妃可要去看看?」
本以為母妃會同意,哪知母妃還是一如既往的搖了搖頭,緩緩的笑著道:「人老了,走不動了,等哪日你有空抱來給母妃看看吧!」
意料之內的回覆,赫承還是心有失落,太醫說母妃這些年因為思慮過重,身子不好,一日不如一日。
雖然他瞧著母妃每日都是無憂無慮的樣子,哪有太醫說的思慮過重。
可膳房裡一日日加重的藥材告訴他,或許母妃的思慮是他看不見的。
所以這幾年來他想著法子能讓母妃出院子,想讓母妃能出去散散心,卻都如今日的回應一般,無疾而終。
母妃唯獨去的便是那似乎無邊無際的青竹林。
赫承眸色微動,突然想起了他兒時曾在母妃的小盒子裡翻出來的荷包。
阿福點了點頭,任由王爺將她又重新放回了床上,隨後像是想起了什麼,好不容易安撫的情緒又崩潰了,眼淚汪汪的望著面前的人。
「另一隻鞋也不在了。」
赫璟動作一頓,應聲垂眸看去,本來放在床邊的一隻鞋子果然不見了。
如常的收回了眼,語氣平淡,安撫身邊的小姑娘。
「待在床上別動,我去找另一隻。」
瞧著王爺面色如常,語氣堅定,阿福發現鞋子不見了的傷心這才收斂了,乖乖的坐在床上看著他找。
眼神亦步亦趨。
格外的乖。
這一隻鞋子好找,應該是被王妃方才下床的時候踢到了床底下。
只是瞧著王爺鑽床底,小七小八很有眼力勁兒的退了出去。
她們可不敢看。
待一出去便瞧見了小六侍衛從外走了進來,神色有些著急,逮著她們便詢問:「王爺呢?」
小七猶豫了會,小八嘴快,「在給王妃找鞋子呢!」
小七還沒來得及堵住她的嘴,院子裡便響起了這道嗓音。
小六默了一會,臉上的表情卻漸漸的淡定了下來,好似方才引他著急的事兒也沒了,點了點頭後就……退了出去。
小八一愣,側眸對著小七說道:「小六侍衛不是要找王爺麼?」
怎麼就走了?
小七笑了笑,拍了拍小八的頭,「再大的事兒能有王妃的事大?」
小八愣愣的摸了摸腦袋,隨後點了點頭,這倒也是!
春去花謝,風過無聲。
赫承小時候經常喜歡纏著母妃詢問:「為什麼他沒有弟弟妹妹?」
每次父王聽見了總是會把他扔出去,冷著臉警告他。
之後他就會連著幾日都見不著母妃。
因為父王會給他布置很多很多的功課,不光是攔著他不讓他去看望母妃,而且他也沒有時間去看望母妃。
小時候曾經想念母妃的時候,赫承總會花最快的時間完成功課,因為這樣他就可以早一點去見母妃。
有時候他一個人待著的時候,父王不許他去煩母妃,也沒人陪他玩,便想起赫霽那小子竟然有弟弟妹妹陪著玩,他就心有不甘。
後來等他長大了,他才知道,父王當年扔他出去,是因為擔心母妃聽多了會心軟答應他。
因為父王捨不得母妃再受苦了。
聽說母妃當年生他就是從鬼門關走了一遭。
長大後的赫承才意識到,若是他也會忍不住把當年的自個兒丟出去,原來他與父王的想法一致,都捨不得母妃受苦。
這一年的雪來的格外的早,赫承的第一個孫子落地了。
嬰兒的哭啼聲很響亮,貫穿了整個院子,院子裡等待的人的心隨著這道哭聲落地,重重的鬆了口氣。
又一個新生命來到王府。
赫承剛一回到王府聽到了消息,他沒忍住第一時間便去了母妃的院子裡。
急匆匆的,明明已經是有孫兒的人了,卻在想著要給母妃說這個難得的好消息時像個毛頭小子。
連步履都輕快了不少。
自父王去世後,母妃已經多久不曾出過院子了?
他想,今兒孫兒出生,母妃總會出來瞧瞧的。
拂塵院一如既往的安靜,如今更是冷清,連打掃的下人都不見幾人。
青竹林卻依舊如他兒時記憶里的那般茂盛,一路鬱鬱蔥蔥。
卻透不出半點熱鬧。
赫承知道,這般冷清的拂塵院,是因為母妃喜歡安靜。
可他明明記得,他幼年時還聽母妃對他說她極愛熱鬧。
是父王喜靜!
赫承推開門走了進去,小七姑姑看見了他,知曉他是來找母妃的,笑著道:「王妃醒了。」
聞言,赫承點頭,提步走了進去。
母妃果然醒了,歲月似乎並沒有在母妃的臉上留下痕跡,若不是髮髻上絲絲白髮,靠在踏上的那人依舊年輕。
聽見屋裡的動靜,母妃抬起了頭,瞧見是他,溫柔的笑了笑,對他說:「承兒,你來了。」
赫承走近,母妃的語氣雖然溫柔,卻再也不見他記憶里的純碎,如今多了幾分蒼白。
「恩。」
赫承笑著說出了好消息,「母妃,環兒生了。」
環兒是赫承大兒子的媳婦。
言語裡都透著高興。
母妃似乎也很高興,連連說了幾聲,「生了好,生了好。」
他能感受到母妃心底的高興,赫承提議道:「母妃可要去看看?」
本以為母妃會同意,哪知母妃還是一如既往的搖了搖頭,緩緩的笑著道:「人老了,走不動了,等哪日你有空抱來給母妃看看吧!」
意料之內的回覆,赫承還是心有失落,太醫說母妃這些年因為思慮過重,身子不好,一日不如一日。
雖然他瞧著母妃每日都是無憂無慮的樣子,哪有太醫說的思慮過重。
可膳房裡一日日加重的藥材告訴他,或許母妃的思慮是他看不見的。
所以這幾年來他想著法子能讓母妃出院子,想讓母妃能出去散散心,卻都如今日的回應一般,無疾而終。
母妃唯獨去的便是那似乎無邊無際的青竹林。
赫承眸色微動,突然想起了他兒時曾在母妃的小盒子裡翻出來的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