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妗無端尋到些親近感, 轉到案板上切起了蘿蔔。

  不知何時老太太站在了身邊, 她眯著眼,「老身曾見過一個女子, 一雙手也是同姑娘一般這麼巧呢。」

  白妗聽完有些驚訝,仔仔細細地將她看了一看,虧得記憶極好,忽然便將她認了出來。

  世間竟有這樣巧的事!

  她稍稍定了心神, 狀似無意道,「聽說老人家是從宮裡出來的。想必對宮裡的事都是了如指掌吧。」

  那老太太正將肉菜裝盤,笑了笑道,「一把年紀了,很多事都記不太清啦。」

  白妗也是一笑,「妾身四年前進京,哪知東邊竟起了一場大火,那火勢兇猛,在客棧都能看見沖天的火光。那時妾身還小,嚇得連夜做噩夢呢——老人家可知這其中的原委?」

  老婦人回憶起來:「這麼件事…」

  都是從宮裡放出來的人了,又在這荒郊野嶺,倆人萍水相逢,沒什麼忌諱。

  老婦便一嘆道,「姑娘權且當個秘聞聽聽了。」

  白妗手下不停,切著菜,洗耳恭聽。

  蒼老的聲音緩緩道,「是,是起了一場火,外邊都說是老鼠啃壞了燭台,其實這裡邊大有文章。」

  大約不論多大年齡的女子,都有八卦的天性。而人一旦上了年紀,就喜歡抓著人嘮嗑,這老太太亦是如此:

  「老身在貴人身邊伺候,這宮裡的秘辛,多少也是知道些的。其實呀,當今陛下並非正房嫡子,而是庶出,自小被養在嫡母膝下,陛下的生母,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貴嬪。

  陛下登基後,並沒有將生母奉為太后,而是尊了已逝的先皇后為太后。

  故而那位貴嬪——至死,都只是一個太妃。」

  說到最後一句,已有了些陰私詭計的端倪。

  白妗耐心聽下去。

  「太妃與杜家交好,向來不喜庶民出身的貴妃,更不喜陛下對貴妃的愛重。在后妃同往奉覺寺時,太妃下手,以怪胎換掉貴妃之子,只為讓貴妃失寵於陛下。

  貴妃之前隨陛下南巡失蹤過一段時日。彼時陛下懷疑貴妃腹中並非龍種,於是將計就計…」

  說起舊主舊事,她眼中還是含了一抹淚光。

  「帝心涼薄,可見一斑。」

  老婦人感嘆著,搖了搖頭。

  「如此整整十年過去。貴妃經歷了最慘澹的時期,卻又迎來最盛的恩寵,她的小兒子楚王已有四歲。

  小孩天性頑劣,一日,與通明殿的宮女耍玩之時,將宮女鎖在了偏殿的一間廂房之中。

  之後整個通明殿便起了大火,楚王被人匆匆抱走。

  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不久前太妃來看望太子殿下,殿下卻不在東宮,於是太妃便在廂房小憩,你說巧不巧,太妃休息的廂房,正是宮女被鎖進的那間廂房…」

  白妗啞然。

  這一連串下來,透露著濃濃的陰謀的味道。

  「據當時救火的宮人傳,不知為何那房裡沒有呼救之聲,像是裡面的人…睡死了一般。」

  她說的含蓄。

  可,真的是睡死了嗎。

  也許,是被什麼人用藥放倒了吧。

  白妗恍然大悟。

  竟是陸惜玉的手段。

  前後十年,隱忍蟄伏。

  一朝得勢,立刻布局反擊。

  大火是一定會起的,當年散播「貴妃與人有染」的流言的人沒有死乾淨,陛下不會放心。

  於是,如十年前陛下所做的一般,陸貴妃也將計就計,利用通明殿一場大火,借刀殺人,甚至用自己的小兒子來作掩護,或許,那對毓明太子的百般愛護,也僅僅是為了今後大仇得報、做的準備!

  這是一個,何等心狠手辣、不擇手段的女子!

  ……

  深宮究竟是個什麼地方,當年那心存仁義,懷揣醫救疾苦、教化世人的美好願望的女子,竟被染得這般污黑。

  用出如此駭人聽聞的手段,最終身死異鄉,慘澹收場。

  更沒想到的是,此番真相,她竟是從一個山野村婦的口中聽到。

  而這世上因果相聯。

  正是陸惜玉如同生母一般,對太子那樣的好,才讓人在二十年後起疑,翻找出那早已泛黃的舊事,企圖以此作為毓明太子一生的污點。

  可是連那一點好,也不知是不是做戲。

  白妗深深地嘆了口氣。

  以為是一帆風順地成長到現在。

  卻原來,他身邊都是那樣的人。

  是受了這樣的影響吧,他雖沒長成人面獸心,卻缺乏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在感情一事上,有著扭曲的執著。

  山中起了薄霧,蛋白色的月亮將光芒灑向大地。

  白妗披衣行走在槐樹之下,毫無睡意,望著腳底下斑駁的影子發呆,想到他們是沐浴在同一片月光之下呢。

  他在做什麼?

  是像她一樣,閒庭信步,無所事事。

  還是奮筆疾書,批改公文呢?

  一回憶他看到奏摺上某些內容,就變得死臭死臭的臉,跟平常的風度完全不一樣,白妗就笑了出來。

  笑過以後,她攏了攏衣衫,「奇怪,怎生這般冷…」

  有人走到她身後,修長的影子投在她身邊,並肩一般。

  是玉空見。白妗沒回頭,問,

  「你能弄到點酒麼?」

  玉空見淡淡道,「怎麼,借酒澆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