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胤禩接到聖旨,尚在老九、老十之前,聽到太監說話,差點以為自己是做了什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噩夢,不然這卯時入宮,亥時放學,怎麼聽得這麼耳熟??

  等冷靜下來,胤禩心中自然也有些浮想聯翩,雖說肯定會很辛苦,但皇阿瑪肯定不會像四哥折磨老賴皮一樣狠吧!這未嘗不是一個好機會……

  等老九和老十找來,三人一拍即合,但臨到送兩人出門,胤禩仍是有些謹慎地說:「大師曾給我批過命,說不爭便是爭。咱們最好別冒頭,先試探個三兩天,看看情況……」

  胤俄的表情一瞬間痛苦了一下,什麼叫先別冒頭,那就是說,試探的這些天,他們還是要受折磨了咯?

  正要再努力勸說一下,胤禟卻如臨大敵地說:「什麼,大師是這麼說的嗎?那我們謹慎一點……」

  同樣的籌謀,也出現在了胤祉、胤禛府中。

  康熙命胤祉主持《古今圖書集成》的編寫,胤祉身邊自然圍聚了不少心比天高的文人,聽過聖旨,都圍來慫恿胤祉。

  至於胤禛……

  老十三很痛苦地對胤禛說:「四哥,弟弟真的不想努力了。你能不能加把油?」

  要了親命了,他和妻子新婚燕爾,正是如膠似漆的時候,皇阿瑪突然搞什麼督學,真的是有病病。

  胤禛拿著聖旨,內心也很惶恐,比八阿哥更甚,畢竟他才是這個日程的創始人……

  老十三帶著希冀,雙手合掌對天拜了拜:「也不拘是四哥,但凡哪位哥哥弟弟願意挺身而出,我都記這份情……」

  各府各存心思,倒是合了康熙的願。及至第二天,阿哥們喪眉耷眼地三四點鐘起床,洗漱穿戴,一路坐轎來到宮中,誰動心思誰沒動心思幾乎一目了然。

  就好比老十、老十三這些無心帝位的,個個如喪考妣,快要死了一樣。老八、老三這些心中有點想法的,就比較精神,至於胤禛……

  「十三弟。」胤禛兩眼無神,拉著胤祥說,「對不住,兄長可能沒法幫你了。」

  他昨晚想了一晚上,覺得皇帝這真是個高危職業啊!簡直是下地獄預訂。敢問從古至今當皇帝的,誰手上沒點冤假錯案,誤殺好人?胤禛一開始還有些心動,後來越想越怕,趕緊跑去三清像前跪拜了一會,覺得還是當個閒散王爺好……

  所有的阿哥如同鵪鶉一樣,喪氣兮兮地一塊走進養心殿,再一看,康熙竟早捧著書在裡頭坐著了,看到他們進門,立即放下書站起來,目光炯炯,一副充滿幹勁的樣子。

  胤禩:「……」

  這神情,怎麼那麼像當初助紂為虐的自己……?

  ……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胤禩緩緩將自己精神的腦袋耷拉下去了,混入無精打采的眾人中。

  事實也驗證了胤禩的猜測,很顯然,康熙對於兒子們踩點進門非常不滿,再三教誨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他身為帝王,都可以這麼早的起來,趁著等待大家的時間爭分奪秒的學習,阿哥們尚還年輕,又怎麼能在學海止步呢?希望明天大家有所改進,早點來還能一起多看會書。

  「……」胤禟眼尖地看見,康熙身後的太監都露出了強忍哈欠的神情。

  哈欠這個事兒吧,就是極具傳染性,胤禟幾乎是下一秒感覺鼻子一酸,趕緊調動全部的自制力控制住哈欠,緊接著就瞧見他旁邊的八哥和十弟也露出強忍的表情,宛如擊鼓傳花一般,向兩邊傳給一整排的阿哥們……

  康熙沒有耽誤時間,立即帶著兒子們按照他平時的日程,給長輩們請安。一圈逛回來,才回到養心殿,康熙就讓宮女、太監們發下他挑選好的、有關於治理的書籍,帶著兒子們早讀。

  乏味的學習和襲來的困意令早膳味同嚼蠟,連讀了兩個小時,康熙就帶著兒子們一塊去早朝:「都帶上紙和筆,早朝之上大臣的奏報,你們都要記錄下來,寫上自己的看法,朕會挨個批覆。」

  好多阿哥都埋下頭,對著地面露出想死的表情。

  他們有什麼看法,究竟什麼時候才會有好哥哥、好弟弟站出來,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早朝從九點開到十一點,占據整個巳時。阿哥們瘋狂地奮筆疾書,因為午時——也就是十一點前,康熙就要收卷。他們從沒這麼渴望大臣無事啟奏過,偏偏康熙治國講求親力親為,管理細緻,「臣有事啟奏」根本沒停過。

  「堅持,」胤禟仗著康熙賜下的小繡凳互相之間離得近,大臣們又遇上了難以解決的問題正在爭執,蚊聲給老十打氣,「下朝估計就能休息了,皇阿瑪不得改卷嗎?」

  一些灰心喪氣的阿哥也聽到這句鼓勵,心中頓時有了希望,硬熬著到了退朝,回到養心殿。

  大家已經開始偷眼打量養心殿的側殿了,心想雖然房間不多,但實在不行擠一擠睡也可以。胤俄眼中帶著希冀地說:「就可以休……」

  他的話還沒說完,康熙身邊的太監就抱著一大摞舊奏摺下來了,一手發奏摺,一手收卷。

  阿哥們:「……」

  「按朕一般的安排,早朝後總該批一會奏摺,」康熙推己及人,「想要當明君,萬萬不可懶惰,大家就陪朕一塊批閱奏摺,要是朕完成得早,便早早送你們回府。」

  ……真的嗎!阿哥們低落下去的心情頓時又起來了,瞬間有了盼頭,接過舊奏摺冥思苦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