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避暑的隊伍是空前的浩大, 路上的氣氛也是從沒有過的詭異……

  「都熱瘋了吧?」老十四從車簾邊縮回腦袋,抱著裝了冰塊的冰鑒喃喃,「太子多傲氣的一個人啊, 之前我就是不小心冒犯了他一下,他足足罰我在阿哥所站了一天一夜!就算和三哥關係好, 也從沒這麼屈尊降貴,還請三哥上他的馬車乘涼?這不算是拉低他太子一人之下, 萬人之上的尊貴地位嗎?」

  一邊說, 老十四一邊揭開冰鑒的蓋子和活板, 迫不及待地往裡頭一埋頭, 深吸了一下冰塊的冷氣, 露出升天一樣的舒坦表情。

  ——孩子快要熱傻了!

  「十四弟, 不能這樣貪涼。」胤禩無奈地把老十四的頭給從冰鑒里拔出來, 「早知道這樣, 我就不把冰塊拿來和你共用了。」

  「別啊!」胤禎趕緊轉移話題,「你別說,這一路上能撐到現在,多虧了冰鑒。聽說這玩意兒很早之前就有啦?」

  胤禩笑了一下:「是,最早的冰鑒還是用陶瓷做的,春秋時換成了青銅,而後也有用木頭來做的。你這個不就是紅木做的?只是因為箱內掛錫,所以冰水不會浸壞木頭。」

  古代沒有空調,古人們當然絞盡腦汁地藏冰、降溫。冰鑒大概就是個比較簡單粗暴的原始冰櫃,結構和暖水壺比較相似,有一個外膽、一個內膽,區別在於冰鑒內外膽之間相隔的距離很大,這樣也有利於延長冰塊融化的時間。

  胤禎飛快地嗯了一聲,又把話題拉回原題:「你說,太子是不是瘋了。」

  「……」胤禩其實也很疑惑,他雖然知道了大師的存在,但又不知道太子、老三他們曾經歷過什麼,胤褆和胤禟與青陽的相處經歷中,又多半是丟臉或打臉的記憶,最多和胤禩主動說說大師滅邪祟的故事,對自己的經歷卻是含糊過去。

  恰好車隊走到一半,停下整頓歇息,胤禎第一時間跳下車去,裝作隨意溜達,直奔太子的車廂而去。沒想到還沒靠近,先聽到九哥的車廂里,傳來拌嘴的聲音,這人物組合還挺奇怪:

  胤禟:「搞什麼,大哥。之前你跑來要坐墊、要點心、要普洱……我都給你了,這大夏天的,你怎麼一點都不愛幼,還想摳我冰塊!你是來吸我血的嗎??」

  胤褆酸溜溜地仇富:「給我點冰塊怎麼了,九弟你這麼富裕,還在乎這點冰塊嗎?果真有錢人就是摳門,兄弟之間的感情也會因為世俗的金銀逐漸褪色……」

  緊接著,胤禛的聲音居然也從馬車裡傳出來,用嚴肅的聲音和稀泥:「別吵了,兄弟之間應該友愛。」

  胤禎:「?????」

  什麼鬼,大哥九哥不是和我們一黨的嗎,為啥自己人吵起來。還有,大哥的語氣怎麼奇奇怪怪,這裡面又有四哥這個局外人什麼事???

  馬車裡的吵鬧仍未停止,還愈演愈烈,聽起來不光是吵,還扭打了起來,胤禛在裡頭用喇嘛念經一樣煩人的語調規勸:

  「不要兄弟鬩牆。」

  「打就打了,不要損壞其他物品,浪費是可恥的。」

  「清心靜氣,不如這樣,我給你們念一段經文……」

  胤禎:「…………」

  緊跟著過來的胤禩也:「……」

  搞什麼,真的都熱瘋了嗎?

  胤禛當真念起經來,聽得胤禎瞬間就被激發了心理陰影:「算了算了,大哥和九哥打什麼架,鬧著玩兒呢吧。還是去看看太子。」

  胤禎飛快遠離九哥的馬車,往太子的方向一陣埋頭疾走,在胤禩「小心」的驚呼聲中,猛地撞上一個高大的身影。

  康熙低頭看了下胤禎,隨口搭了句「老十四啊」,就繼續迷惑地旁聽馬車裡的對話。

  老三:「二哥,這本詩集我看過。這本我也看過。不然你還是讓我回去吧,我帶了些道經來,看看也能打發時間。」

  胤礽:「胡說什麼呢,虧你還是文人。這些詩集你看過,但你吃透了嗎?你懂其中的深意,懂內里的道法了嗎?不要小看這些詩詞,都是得道高人寫的,就好像這首丘處機所寫之詞……」

  胤禎、胤禩:「……」

  實屬迷惑,太子這是在教老三怎麼做學問嗎??

  嘶……不會名義上是教做學問,實際上就是在挑刺吧!

  倆人用正常人的思維,正常地揣測這個問題,然而康熙卻自覺在信息方面占有優勢,完成了腦補,極其欣慰地點頭:「不愧是保成,做事縱覽全局。」

  這是將他給的任務放在心上了嘛!如此努力地想要拉攏大師。

  康熙一邊被太子並不存在的孝順感動,一邊自我攻克地欣慰:仔細想想,保成這麼做真是太精妙了,合理地分配了人手。道教典籍那麼多,正該有人專門攻克道經,有人專門學習詩詞。老三文學造詣很高,讓老三攻克詩詞,再合適不過。

  胤禎、胤禩:「???」

  皇阿瑪,也熱瘋了?太子教老三做學問,不說魯班門前弄大斧吧,怎麼也談不上「做事縱覽全局」吧???

  ?????

  馬車裡,胤礽仍然在努力忽悠老三:「……所以說,你這樣囫圇吞棗,怎麼能有所提升呢?蘇軾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你就是這麼『腹有詩書』的嗎?」

  看你的,詩詞,去吧!不要來跟我搶道觀繼承人的位置。

  胤祉頗受觸動:「二哥你說的太對了,是我膚淺了,我這就回頭重新研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