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道觀里:「……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青陽念清靜經,並不像一般道士那樣,面無表情、音調平板,而是加入了音韻的。

  道門也有自己的音樂,比如說道士的早壇功課,會以《澄清韻》作為啟首的經韻。

  道樂一般莊肅沉靜,清虛淡雅,給人一種仿佛正與神明對話、禱告的縹緲無我感,聆聽下來,仿佛受到了心靈的滌盪。再加上青陽固念清靜經,本身就是為了仙緣修行,也是為了鎮邪驅祟,其中自然帶上了道行、威儀……

  「……」一手拿糞球,一手拿泥巴的孩子,步伐逐漸變慢,原本對搗亂的興奮勁兒從臉上消退,眼神緩緩放空起來,心底突然生出人生三問:

  ……我是誰?我在哪?……我為啥要掏糞球?

  啊……好髒的,愛乾淨不好嗎?

  嗯……沒錯,搞事實在太鬧騰了,我覺得坐下來,靜靜地聽聽這個曲兒挺好……

  像魔怔一樣,孩子們或抱或抓著原本準備好的搗蛋用品,緩緩走到青福觀牆邊,慢慢滑坐下了,一個個跟小老頭、小老太似的地長長舒出一口氣,仰頭望天。

  唉……這天挺藍。

  呀……這雲好白。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孩子們靠在牆邊,這麼叉著腿,放空著聽經韻,莫名就感覺呼吸都順暢好多,空氣一下變得好清爽啊,小小的身體也沒有以前那麼沉重了,總之就是舒服。

  青福觀坐落的這條小窄巷,聚居的都是秦淮最貧寒的人。

  雖然享有自由,但日子過的未必能有大戶人家的僕役好。一間茅草屋、牛棚,甚至茅廁外,都可能住著一整家人。

  大人們白天忙碌養家,晚上得等到很晚才得閒,這時候再來找孩子,卻突然發覺——原本從早到晚到處亂竄的小蘿蔔頭呢?

  你家看到了嗎?沒有,那他家呢?

  互相間問了一圈,一直問到靠近青福觀的人家,他們才知道:

  「什麼?一早就一起跑去青福觀了?幹嘛,鬧事兒?也不能啊,一群小屁孩能有多大點精力。鬧也鬧不了這麼久吧,也不曉得回家!」

  「……啥?坐在牆角發呆?我家那二娃??他那屁股能挨板凳上半盞茶,我都得給祖宗燒高香了!」

  「哎!小孩的事情誰能講清楚,趕緊把娃兒帶回來就行了!」

  於是大家長們一塊兒趁著月色,摸到青福觀外去,正準備開口呵斥,待看清孩子時,又不約而同地噤了聲。

  孩子們兩三個靠在一起,背倚著青福觀的牆壁,睡得格外香甜,是哪怕在自家的床上也不曾有過的。

  或許是條件太差,或許是小孩金貴,在這條無名的、被秦淮所遺棄的小巷,孩子總是格外容易生病、夭折。

  健康的大人還好些,年老、年幼,或是病體虛弱的人,成年累月的睡不上好覺,尤其是嬰孩,成宿的哭鬧,幾乎沒個合眼的時候。

  可現在呢?李家老大看得清清楚楚,自家二娃正背著么弟的襁褓,兩人都睡得呼呼的,活像之前夜晚沒完沒了翻身、起夜,哭鬧不已的人不是他們一樣。

  ——就是有些孩子的造型比較奇怪,手裡還捧著堆糞球,這都能睡得呼哧呼哧的。

  「……這小兔崽子,就這麼一件衣服啊!弄這麼髒,回去就得打。」

  話說是這麼說,但大人們到底是疼孩子的,有人上去輕手輕腳想抱起孩子,可才一出道觀三尺,原本睡的正香的李家小兒立即就被驚醒了,接著「哇——」地一聲哭出來。

  青福觀三尺以內,有青陽刻下的符籙驅邪鎮祟,三尺以外,卻是陰魂的自由遊蕩場。

  睡得香沉的孩子們頓時被吵醒了,打著哈欠睜開眼,看見自己老爹:

  「阿爹?你咋來了——哼哧哼哧,哇!好臭好臭!」

  「青福觀這裡好舒服哦,我們靠著牆一會就睡著了,睡得好好——」

  「我覺得青福觀的大哥哥跟你們說的一點也不一樣,人好得很。唱曲兒都把我們唱睡著了。」

  帶頭的家長:「小孩子懂個屁,你們睡得沉,說不定是中了迷香!以後不准再靠近青福觀了!聽見沒有?」

  小孩:「……」

  聽到了,但是他下次還敢。

  永定河堤,臨時搭起的太子營帳中。

  近衛單膝跪地,頭顱低垂:「殿下,張明德的去向已經查明了。離開巡撫府後,他似乎直接回到了自己在秦淮的道觀,一直閉門不出。據打探,據說是在自己造神像……應該是打算重建青福觀。」

  「哦?重建青福觀?」胤礽摸了摸手中馬鞭,心想那道士還挺能,看著年紀輕輕,居然擁有一座道觀。還打算重建,看來錢也挺多啊,「先前的棺材,孤找了不少江湖術士也沒破解。他若當真厲害,這樣的人物定不能被其他人籠絡了去。待再過幾日,永定河這裡的事情基本告一段落,你便去備一輛馬車,我們出發去青福觀,拜訪拜訪張大師。」

  「…………」近衛急出滿頭大汗,最終忠心還是突破了恐懼的防線,冒死勸諫道,「殿下,怕是不妥!那青福觀著實……著實不大方便。」

  「哦?怎麼,是信眾太多,已經將客殿占滿了?」胤礽倒是沒生氣,他光顧著在腦海里想像青福觀的模樣了。

  ——應該是那種有好幾進、幾重大殿的大觀廟吧,要麼怎麼能稱作是「觀」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