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樣的顏色,倘若穿在別的人身上,那就是殺頭、滿門抄斬的大罪。哪怕是前朝的太子,也不會像胤礽這樣,還未登帝位,一切用度就幾乎與皇帝等同。

  這一方面,是康熙對胤礽的縱容,另一方面,也是身為內閣大學士、權同宰相的索額圖,為他的侄孫胤礽苦心經營,求取來的。

  「……」胤礽就跟沒聽見一樣,仍舊坐在小團凳上,難得幼稚地托著腮,目光充滿疑惑地在這石棺上不斷游弋,實在難以理解。

  不論他如何搜索,石棺的每一寸他都摸遍了,也沒發覺什麼機關。難道那道士是有真本事?

  順著這個猜測捋下去,胤礽心想:既然如此,那這個道士肯定不會因為批命撒謊了。

  說八弟能當皇帝的那個假批命,多半是大皇兄胤褆編的,一是為了挑撥孤與八弟之間的關係,二是為了轉移孤的視線。如此麻煩周折,那永定河堤修築中受賄的貪官污吏,一定和胤褆大有聯繫!

  「先前那些在場的人,都警告過了吧,今日所見之事,誰也不許傳出去。這次的貪腐案,從大皇兄那兒下手,你們細查查,打從他來永定河之後,都和哪些人有過來往?」

  胤礽手肘撐在石棺邊上,若有所思,「還有,派人去查這個張明德的去向,孤要再見他一面。記得,不要叫人發現,也不要打草驚蛇。一有消息,立即向孤匯報。」

  「是。」近衛應道,「那這石棺……」

  「孤再看看。」胤礽緊盯石棺喃喃,宛如一個做不出題就不願睡覺的倔強學霸,「孤再看看……」

  於是,同一晚。

  焦灼等待太子反應的大皇子胤褆:「……你說什麼?太子審完了那個道士,不僅沒發怒,還把人放走了?也沒去找八皇子麻煩,更沒傳信給皇阿瑪?」

  ??太子這是在醞釀什麼可怕的陰謀?

  眼線戰戰兢兢,說實話,他也很懵逼:「巡撫大人是太子黨羽,整個府邸能進去的都是對太子殿下忠心耿耿的人。小的只能在府外打探,確實就是這個情況……

  不過,太子下塌的臨時府邸,倒是有我們的線人,她說……她說太子不知道著了什麼魔,大晚上的不睡覺,趴在一口石棺邊,細細撫摸個不停……」

  胤褆:「…………?」

  ……啥?

  青陽對於自己一個五鬼搬運術,造成二人五鬼一晚不得安寧的事並無所知——就算知道了,他也只能遺憾地表示自己束手無措。畢竟,他連自己眼前的困境,都還沒解決呢!

  暫時送走了五位嫌棄不已的生財鬼後,青陽花了大半天的時間,將被撞壞的三扇舊觀門都修好了,插上門閂,表示閉門謝客。

  在有條件之前,這些老物件還是得接著用的,等以後再換新的。

  鎖完門後,青陽又回到院裡,趁著月色,四下里看看,覺得哪有生財鬼們咋呼的那麼誇張,觀里其實條件也不算太差,至少鄉親們還是給他留了張床鋪,還有一張供桌的。

  喝水有水井,院子裡還有菜園。白天時,他已經擠出時間,去郊野挖了野菜、番薯回來種下,未來好好打理,怎麼也不至於餓死、渴死。

  說實話,青陽其實對自己的生活條件沒什麼要求。只要有床能睡,有東西能填飽肚子就行。相比之下,不能馬虎的,是被損毀的神像。

  剛進門的時候,他就已經檢查過了。三清像已經被砸得不能再碎,就連裡面原本裝的髒——一本老舊的《道德經》,都被人撈走了,估計是覺得書本難得,別浪費,帶回家哪怕不能自學,也可以給孩子看看。

  所以,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重塑三清像啊……

  青陽一邊思量著,一邊順手從地上拾起一塊雄黃石,順著道觀的牆壁,熟練地刻下驅邪鎮祟的符籙。

  等一圈走完,一道生人難見,只有陰魂可辯的青色屏障拔地而起,一下將原本在道觀中毫無敬畏地橫行霸道、一副主人公姿態的陰魂們圈了起來。

  陰魂們:「?!」

  青陽鎮定地走進主殿,拿了個蒲團再走出來,在陰魂的包圍圈中盤膝坐下,舉起雙手作揖搖擺,滿臉的誠懇、無害:「各位老大哥、老大姐!都是知道情況的鬼,觀里連重塑神像都出不起錢,實在揭不開鍋啦!容我超度一下你們,先搞點外快錢……」

  第3章

  道教認為,「泥丸百節皆有神。」意思是說,人體各處,都是有相應的神明的,共有三萬六千位。

  其中三屍神,分別住在人的腦部、腸胃、足跟處,每每到了庚申之日,就會上報天庭,這一年人做了哪些善惡之事。

  「嗚嗚,可是,張大師,我們死了那麼久,身體都下葬了,裡頭寄居的神明早走了吧!」陰魂們聽得似懂非懂,圍著青陽哭哭啼啼。

  「?」青陽愣了一下,才黑線地說,「那個,我換道號了,叫我道長或者青陽都行。別擔心,以我之能,只要在你們屍體埋葬處附近,就能召回原本的三屍神。」

  屆時,只要請三屍神將所寄居的人的一生功過書寫下來,再和陰魂一道送下地府去,地府就不用擔心生死簿沒修繕完,沒有審判的依憑、記錄的問題了。

  陰魂們喜出望外:「謝謝張……青大師!」

  青陽:「……青也不是我的姓……唉,算了,隨你們怎麼喊吧。」反正也不耽誤他薅地府的羊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