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康熙心裡著急,朝也不上了,整日守在慈寧宮中,各宮主位輪流侍疾,一連三日,太后才總算是退了燒,人也清醒了過來。

  康熙鬆了一口氣,在太后床前哽咽道:「皇額娘,您可嚇壞兒子了。」已經年過五十的康熙一時間竟然哭的像個孩子。

  太后拉著康熙的手道:「哀家老了,受了點風寒就挺不住了,倒是讓皇上操心了。」

  康熙攥緊太后的手:「皇額娘還得叫朕好好孝順許多年呢,您可不能再這麼嚇唬兒子了。」

  太后醒來的第二天,康熙終於上朝了,卻收到了御史台聯名上奏,彈劾太子不忠不孝,無故殺害蒙古格格,導致太后憂思重病,恐將影響科爾沁的忠心。

  康熙怒極反笑,責問御史意欲何為。

  御史奏道:「應嚴懲太子,給太后和科爾沁一個交代。」

  康熙捏著朝珠,看向站在下面的一眾兒子,又問他們的意見。

  直郡王直言太子無德,不配其位;誠郡王向來謹慎,不敢妄議太子,卻道可免除科爾沁歲供以平其怒火。

  四爺卻是淡然一笑,對著御史問道:「我只聽說是死了一個侍妾,怎麼也值得御史台如此大動干戈?」

  御史怒道:「那可是科爾沁王爺的小公主!」

  四爺繼續道:「御史台的消息是太閉塞了麼?科爾沁的小公主在圍場就已經香消玉殞的,此事科爾沁王爺一清二楚,如今死的,是太子爺的一個侍妾,若是連這個都要追究,那我倒要問問,各位御史家裡是否死過奴才?是不是都要拿出來好好說道說道?」

  左右當初康熙爺給烏日娜選擇的時候就言明了,若是她執意要跟著太子,那便要放棄科爾沁小公主的身份,所以四爺就咬死了這一點不放。

  康熙看著四兒子懟御史,心情好了許多,事到如今,烏日娜她就只能是太子的侍妾,將她的死拿到朝堂上來說,這些御史台的人當真是太閒了,生怕事情不鬧大嗎?

  直郡王還想說話,卻被身後的八爺踢了一下,八爺對著直郡王搖了搖頭,此事是他們太莽撞了,本以為康熙將太子囚禁在重華宮再加上太后病倒之事能讓他們有機可乘,卻不想還是老四棋高一著,一個侍妾的身份卡死了所有的說辭,若是再糾結,怕是就要惹康熙不快了。

  經過朝上這麼一鬧,倒是讓康熙意識到他對太子的處置考慮不周的,當天,太子便重獲自由回了他的毓慶宮,雖然康熙仍然不許他上朝參政,但也已經表明了康熙仍是在意太子的。

  直郡王、八爺聯合御史台弄出這一齣好戲,非但沒能扳倒太子,反倒是解了太子之圍,算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八爺倒是還能穩得住,直郡王則是氣的跑去了軍營,連著幾日沒上朝。

  康熙也不理會大兒子的不滿,反而是忙著給小兒子們分爵位,於是在第二天,四爺便接到了封他為雍郡王的聖旨。

  上輩子沒當過郡王的四爺有些驚奇的反覆看著那聖旨,卻沒想到朝堂上的幾句話竟然換了個郡王當,他讓蘇培盛去打聽一下其他皇子是否有晉封,得到的消息讓他十分的驚喜。

  除了他晉封了郡王之外,十三十四都封了貝勒,其他人都沒有晉封。

  這下子八爺尷尬了,他本是跟四爺一起封的貝勒,可一時魯莽,算是拱手送了四爺一個郡王的位置,就連十三十四兩個小的,現在都跟他平起平坐了,氣的得到了消息的八爺將自己關在書房一天一夜,八福晉勸了又勸才將他哄了出來。

  四爺的心情很好,福晉也跟著開心,趁這個機會安排了晚宴,讓大家聚一聚慶祝一下。

  四爺本來不想讓蘭清漪出來的,畢竟她懷孕還不到三個月,胎像不穩,但是架不住她鬧騰,非要來湊熱鬧,四爺只能親自去接人,生怕她路上遇到什麼意外。

  蘭清漪跟著四爺到正院的時候,其他人都已經到了。

  不知道是不是四爺命人將那泥娃娃和生辰八字一起送到廟裡化解的緣故,福晉看起來比前段時間臉色好了一些,那泥娃娃的事情四爺沒瞞著福晉,畢竟還要在府里調查,總是要經過福晉的,福晉心裡膈應,今日並沒有穿大紅的衣服,而是選了秋香色的旗裝,反倒是鈕祜祿格格一身橙紅,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四爺看著鈕祜祿格格的衣服,皺了皺眉,但卻是沒說什麼,今兒是好日子,他不想壞了興致,左右福晉看起來也不甚在意,便隨她去吧。

  四爺當先坐在了主位上,手裡卻是沒放開蘭清漪,直接將她拉到身邊坐下,而福晉則是坐在了四爺的另一邊,宋格格一貫是挨著福晉的,也跟著坐了下來。

  本想坐在四爺身邊的鈕祜祿格格臉色不好了起來,但要她坐在蘭清漪的下面,她心裡又不甘願,一時間就這麼僵在那兒不動。

  蘭清漪也不想挨著鈕祜祿格格,她對著耿格格招了招手,耿格格會心一笑,跟武格格一起走過來,挨著蘭清漪依次坐下,只剩一個尹格格指了指宋格格旁邊的位置道:「鈕祜祿姐姐要是不坐,我可坐了。」

  鈕祜祿氏的臉色一陣紅一陣白的,她見尹格格真的要去坐,跺了跺腳趕緊走了過去,一臉不情願的坐了下來。

  尹格格嗤笑了一聲,坐在了最後面。

  見大家都已落座,福晉舉杯提酒:「妾身恭賀爺晉封雍郡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