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不是蘭夫人身邊的姜哥哥嘛,來給蘭夫人取膳?」

  姜和連忙謙遜的說:「可不敢叫紀哥哥這麼叫,我是來給蘭夫人取午膳的,我們夫人想單獨點幾樣菜,也不拘什麼,炒菜之類的便行,只是不要蒸碗了。」

  說著他將手裡的的銀子趕緊遞了過去。

  小紀子卻是一把塞回來,說:「這點小事蘭夫人吩咐一聲就是了,哪裡還要銀子?」

  他對著外面努了努嘴,繼續說:「剛剛蘇公公已經派人來吩咐過了,以後蘭夫人想用什麼只管吩咐膳房,也不用姜哥哥您親自來提,我們派人送過去。」

  蘇公公的吩咐自然是四爺的吩咐,清溪院這位蘭夫人能讓四爺連著去三天,又給賞賜又吩咐膳房好好伺候的,那可叫真本事!這可是連格格們都沒有的待遇,想必定是要受寵一些時日的,膳房還能不好好伺候著?

  姜和表面有些木訥,實際上也是個心裡有數的,雖然小紀子這麼說,他還是將銀子硬塞進了他手裡:

  「那以後就要紀哥哥多多照顧了,我們夫人不挑,就是不太愛吃蒸碗,您看著給送就行。」

  沒多少銀子,小紀子也就不再跟他拉扯,樂呵呵的收了起來,送走了姜和。

  反正日後相處的日子長著呢,這位蘭夫人要是有本事一直受寵,那他們膳房自然會一直好好伺候著,若是哪天失了寵——

  小紀子掂了掂手裡的銀子:那就得看這位蘭夫人手裡能攢下多少銀子了。

  第7章 獻禮  這耿氏倒是真敢貪功

  晚上四爺沒再來清溪院,而是派人來拿走了蘭清漪繡好的百壽圖,自己則是去了正院福晉那兒,與福晉商量一下明日進宮請安的事情,順便也就留在了正院。

  第二天早上,要出發進宮的時候,四爺卻發現耿格格也來了。

  福晉笑著解釋:「李氏剛生產不能進宮,妾身便叫耿氏跟著了,讓她幫忙照顧著些大格格。」

  李氏不能進宮,大格格還是要去的,弘暉和弘昀也去,但進了宮之後他們會跟著四爺走,倒也不用福晉操心。

  四爺倒是不在意這些小事,福晉願意帶著便帶著。

  府里依舊是準備了兩輛馬車,福晉帶著弘暉上了第一輛,耿格格帶著大格格和弘昀上了第二輛。

  耿格格雖然出身將門,卻是個清雅溫柔的女子,還特意給大格格和弘昀準備了糕點,弘昀年紀小,吃的很是開心。

  大格格一邊給弟弟擦掉嘴邊的碎末,一邊跟耿格格道謝。

  一路到了宮門口,四爺翻身下馬,卻看到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男子正等那裡,卻是十三阿哥胤祥。

  這是四爺重生回來第一次見到胤祥,如今的他還未被牽扯到儲位爭鬥,經歷那些起起伏伏,正是鮮衣怒馬意氣風發的模樣,看的四爺險些紅了眼眶。

  這是他天資高卓、穎悟絕倫的弟弟,本應是那天邊的海東青,卻被老八那些人硬生生的牽扯進來,為此毀了身子,磨平了稜角,再不見當年俠王的風範。

  如今既然他重生回來,那必然會好好的保護他,不會再讓他被人磋磨。

  激動的四爺一把將胤祥抱住了,倒是叫胤祥一頭問號,他手足無措的站在那裡,試探著問:

  「四哥你是又得了一個兒子太激動了?」

  不能吧,四哥也有兩個兒子了,至於為了三阿哥這麼激動嗎?

  胤祥想了想,繼續說:「放心吧四爺,以後還會有的。」

  四爺激動的心情瞬間被他破壞了,抬手在胤祥的頭上拍了一下,斥道:「混小子,說什麼呢!」

  胤祥向來跟四爺關係好,也不怕他,嘻嘻哈哈的偷笑。

  福晉帶著耿格格和幾個孩子走過來,將弘暉和弘昀交到四爺手中,說:「爺先帶著他們去汗阿瑪那兒吧,妾身帶著大格格先去給額娘請安,然後便去太后那兒。」

  四爺想了想,將蘭清漪繡的百壽圖交給了福晉,鄭重的吩咐:「這個你拿好,一會記得獻給太后。」

  福晉看了一眼耿格格,笑著接了過來。

  胤祥對著四嫂行了一個禮,笑嘻嘻的說:「那我福晉就麻煩四嫂帶著一起去拜見德妃娘娘吧。」

  胤祥的生母敏妃早逝,因為他曾經被德妃撫養過的緣故,所以十三福晉進宮一般都是去永和宮的。

  十三福晉兆佳氏過來請安,側福晉瓜爾佳氏因為要照顧還不滿周歲的閨女,今日並沒有跟過來。

  四爺抓走了十三爺和兩個兒子,福晉和兆佳氏也慢慢的向永和宮走去。

  因為李側福晉和福晉關係緊張的緣故,大格格對福晉也有些畏懼,只拉著耿格格的手走在後面。

  兆佳氏回頭看了一眼大格格,低聲對福晉說:「不是自己肚子裡生出來的,怎麼疼都沒用。」

  福晉側頭看了一眼兆佳氏,心裡卻對她很是不屑,這話你憋在心裡怎麼想都行,但是就這麼說出來,為免失了嫡福晉的氣度。

  如今十三阿哥府里就一個閨女,這兆佳氏又何必如此不待見?不過是個女兒,長大了說不定還要去撫蒙,好好養著便是了。

  這一點上福晉做的是極好的,她跟李氏再不對付,也沒虧待過大格格,該給的只有多沒有少,所以李氏再張狂,這方面也說不出話來。

  兆佳氏見福晉不理她,訕訕的笑了笑,也不再說話,心裡卻想四福晉這麼裝模作樣的也不知道給誰看,難道還有嫡福晉會喜歡側福晉生的孩子不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