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譚明認真聽了,把內容都記下來,然後把人又給送了回去。

  雖然沒有幫上忙,白寧還是給送了一封紅包。從他叮囑的那些話,白寧就聽的出來這人挺實誠的,像後面這些問題,他也沒有必要跟他們說,但是這人一點也不藏私,都說了,還給他們講了才出了小豬的母豬要餵食熱的,沖冷水的不要,頓時天斷奶等等,可見是個熱心腸的人。

  村里人聽說白寧他們的種豬生了小豬,一個個的都跑來要看熱鬧。譚明聽之前那個老養豬人的話,一個都沒讓進,大家雖然也覺得不高興,但是也不敢做什麼,一個個的也紛紛下山了。

  剩下的三頭母豬也紛紛的生了小豬,不過剩下的三頭並沒有第一頭生的那麼多,分別是八頭、三頭、五頭。

  白寧遺憾了一把,實在想不到為什麼都是同一個老公,第一頭怎麼那麼多,剩下的就是那麼少呢?

  小豬一長一個樣,到滿月,譚明都給閹割了,然後給他們都分了圈。

  除了最開始小豬拉稀死掉了一頭,剩下的也都活了下來,二十七頭,分了四個豬圈。

  趁著現在母豬沒有小豬,譚明趕緊給種豬和子豬中間起了兩堵牆壁,把他們都隔了開來。

  種豬跟子豬餵在一起不太好,之前修豬圈的時候沒有注意,現在修起來也不算難。

  這一忙碌,很快就到了五月,天徹底熱了起來,火紅的太陽照耀在地上,腳踩在上面給人帶來一陣灼熱感。

  「倒是曬金銀花的好時候。」

  這麼大的太陽,金銀花估計一條就能夠曬乾了。

  倒有點小忙,摘了金銀花,剛好就收枸杞了,今年的枸杞結得特別多,比去年多得多。

  去年就只收了十多斤枸杞,今年估計能收三十斤往上。

  收了枸杞,白寧掰著手指算西瓜成熟的時間。

  西瓜今年還要早種植,正月末就開始育種,不過二月的溫度不怎麼樣,所以西瓜長得相對的慢,準確來說,是慢得多,這都五月半了,今年的西瓜才算成熟。

  今年種了六畝的西瓜,白寧是不打算送酒樓賣的。去年白寧送了很多人家西瓜,所以今年種西瓜的人很多,一家種得倒不算多,就在自家菜地里種,兩三分地的,能種多少?

  白寧開始育種,村里人也就育種,但是白寧的西瓜都快收了,村里人才剛開花,這個時候就體現出異能的好處來了。白寧育種的時候有帶著修複種子裡面的基因缺陷,當初的西瓜種子都是經過公司里培養的,第一年結的果是最好的,如果用那個種子接果後自留種,第二年還好,以後每一年都要退化,最後的西瓜只會變成原始種。

  不過也不會太壞,頂多果子不如現在那麼大,也沒有現在那麼甜,抗病能力不如這個好。畢竟,現在這個種是經過多重基因優化過後的優質種。

  六畝多西瓜,這邊收起來,白寧又開始育種。

  這次是趕不上種植了,這次回宣城,白寧打算帶著全家一起去,這樣的話,李婆也就要跟著,李婆走了,李婆孫女也要一起去。

  都走了,就留下小四一個人。白寧問他的意思,小四自然不願意一個人在家,也要跟著一起去。

  索性,全部都走了好了。

  移栽西瓜的事情,白寧囑託給了秦氏。

  秦氏的瓜苗是白寧給育種的,白寧育種好,秦氏直接拿回去栽。她想要修新房子,也看見白寧去年賣了許多銀子,所以就空出兩畝地給種西瓜,她伺候得比白寧還細心,不過土質不如白寧家的,一天到晚能曬到太陽,不過也快熟了。

  她也看見村里人自己育苗的了,長得沒有她家的好,開花沒有她們的快,就連現在才結果,還有碗那麼大。所以,現在也就只有他們家很白寧家的西瓜熟得最早,白寧又把瓜拖城裡賣去了,這邊肯定就只有他們一家。

  肯定能賣個好價錢的。

  現在白寧吩咐她做什麼,她就做什麼。

  要去宣城,肯定要告訴徐娘子一聲的。

  徐娘子沒有多問什麼,只叮囑白寧他們路上小心些。徐娘子想的也簡單,白寧他父家就在宣城,肯定還有些遠方親戚的,回去看看也好。

  六十噸的船,肯定不止裝了西瓜這一種,他們沿途還幫人運送了一些布料之類的,小本生意,收得運費也不貴。

  撫雲縣在曲洲,到宣城,中間還相隔兩個府城,沿途風景甚好,除了第一次坐船的小團團有點不舒服,其他的都接受良好。

  張秀才還很有意境的找出一根魚竿,掛上一點肉乾,開始釣魚。

  船上的水手準確來說,並不叫水手,叫船工。說得淺顯點,無事划槳,有事縴夫。

  在撫雲縣還好,他們那點水流不急,船上這點貨物根本就用不到他們化身縴夫的地步。但是到了隨著行船,他們到了水流比較急的地方,那些船工就化身成了縴夫,拉著繩子,在兩岸拉著船前進。這種特別危險,稍不注意就會被打到河裡,輕傷還好,就怕重傷。白寧都暗自下手救過兩次。

  白寧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有點震撼,他覺得船工的工錢高,一般都是一兩半一月,原來都是賣命錢麼?

  船上的船工都是許家的,許家南來北往的做生意,這些船工也都熟悉這運河的各種地勢,一路算是有驚無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