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軍醫遲疑了一下,但終究也沒騙楊崢,而是開口道:「這疫症,我十幾年前遇到過一回,來勢洶洶,十分棘手。倒也不是治不好,只是……依我看還是儘快給京城去消息,讓宮裡派幾名資歷尚可的太醫趕來。」

  話已至此,楊崢心裡便有了數。

  「好在先發病的是我……咱們還能早做準備,勞煩先生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一定要及時控制住疫症的蔓延,否則……大余恐怕要毀在這場疫症手裡了……」楊崢說罷眼皮一沉,繼而又昏迷了過去。

  然而事態的發展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樂觀,當天入夜的時候,北江大營便陸續有將士病倒。好在王參將找人一早做好了準備,及時將所有病倒的人都隔離了,而且熬了湯藥讓所有和病患接觸過的人都提前喝了。

  此事事關重大,即便想要瞞也不可能瞞的住,而且若要提前預防,就必須讓全營的將士都做好防範措施。

  北江刺史對於疫症一事十分重視,當即便聯繫了附近各州縣,在各自做好疫症預防準備的同時,分別調撥了大夫去北江大營。

  北江一時之間,草木皆兵。

  戰事未平,又起了疫症,當真是禍不單行。

  而相對於北江的危機而言,豫州則十分太平。柳岸隨著新上任的太守到了豫州之後,第一次直觀的感受到了尋常武官同在戰場上廝混的武官的區別。

  他從前跟著劉璟,雖然對方因著能力和地位到各處都備受關注和尊敬,但行伍之人對待上司的尊敬都極有分寸,基本上都是尊敬而不諂媚的態度。

  可到了地方上就不同了,無論是太守還是都尉,都掌管著州府內的實際權力,而這些權力聯繫著上下各級,甚至關乎到每一個平民百姓的利益,所以十分複雜。

  柳岸到了豫州的第一天,便見識到了什麼叫曲意逢迎。按理說他原本不過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雖然領了都尉一職,但終究是個毛小子。

  可偏偏他在戰場上混跡了這麼些日子,眉眼間難掩凌厲之氣,倒是不敢教人小看。再加上那些個地方官吏都是看人下菜碟兒的主兒,在沒弄清楚柳岸的底細之前,自然也不敢太過為難。

  所以柳岸一到豫州,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吹捧和逢迎。然而他跟慣了劉璟,早就習慣了行伍之人的相處方式,對於來自這些素味平生之人的熱情,他實在是消受不起。

  同來的太守大概是看出了他的不自在,當夜趁著沒人之時還開導了他一番。

  柳岸倒也不至於真看不開,當即失笑道:「我這次來目標明確,完成了事情之後就走了,又不會久留,左右忍忍就過去了,無妨。」

  太守沒想到他這麼直白,問道:「真不打算在豫州留一段?此事做成之後,你便可以直接升一級,若是好好表現,兩三年的功夫便能取代我的位置,很多人可是奮鬥個五六年都未必能做到這個位置。」

  「豫州這麼太平,又不可能打仗,若是要我做太守,去北江倒是有可能。」柳岸道。

  那太守聞言只覺得說不通,也不願再和柳岸耍嘴皮子,道:「你也不用心急,此事不會拖得太久,之前的網都織好了,只要找准了時機,那伸手扯那麼一下,就收了。」

  柳岸點了點頭,道:「收了我就能走了?」

  「等參奏的摺子有了批覆,兵部便會再給你下一道調令,你可以直接去北江。至於後面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太守道。

  柳岸如今只覺得此事相當無趣,仿佛自己走這一遭就是為了彌補自己心裡的不能報仇的遺憾一般,可當真走了這一遭,他卻發現連報仇之事都變得有些令人費解了。

  他就算是扳倒了梁家,於他而言又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呢?不過時至今日,他卻有些明白了劉璟的用意。他來了無論如何都不會有損失,可若是不來,卻難免留有遺憾。

  罷了,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只是十分記掛北江,不知劉璟他們是否已經到了。

  不過幾日的功夫,北江大營的疫症便全面爆發了。倒不是所有人都染上了,而是在大營的各個兵種都多多少少的出現了病患。

  好在軍醫提前做的防範起了作用,很多人都持續的喝著預防的湯藥,因此倖免於難。

  此時,大營已經被分為了好幾個區域,感染了疫症的人分為一區,接觸過病患的人分為一區,未曾接觸過病患的人分為一區。

  幾個區域之間儘量不往來,衣食住行都自行解決,避免更多的感染可能。

  在此期間,赫南的攻擊並未間斷。征北軍原本沒有主帥,都打的十分吃力,可疫症一起,非但沒有怯戰,反倒越挫越勇。

  他們大概也恨透了赫南趁人之危的舉動,誓要把赫南滅了才罷休。

  但士氣再高也架不住主將不在,如今領兵的將領都沒有過多的指揮經驗。若是劉璟在的時候,分配好了作戰計劃讓他們執行倒是十分利索,可如今沒人指揮,他們的實力也就只能發揮個五六成了。

  劉璟到北江的時候,征北軍贏來了一場大敗。

  更讓人不安的消息是,戰場上有許多將士當場便發了疫症,後來他們撤退的時候有很多人是直接扛著同袍回來的。

  這一戰大大挫敗了征北軍的銳氣,可以想像,如果劉璟再不來的話,恐怕用不了多久北江城就會被赫南國攻占。到時候再想奪回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