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馬車一直行到宮門外,領路的內侍打點好一切便引著二人進去。柳岸多年未曾踏足皇宮,只覺得有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當即便有些感慨。

  宮裡的紅牆金瓦都不曾變過,甚至走過的磚石路都和從前一模一樣,可中間跨了近十個年頭,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兩人一路到了凝和殿,進了正廳後皇帝正在廳里候著,而且果真擺好了宴席等著兩人。只是大概念及劉恆遠五七剛過,桌上擺著的菜色都很素,看來是有心安排的。

  兩人恭恭敬敬的見了禮,皇帝親手扶了劉璟一把說了句「不必多禮」,而後揮手屏退了眾人,只留了方才那個去請人的太監伺候著。

  君臣一番客套之後,劉璟和柳岸才得以落座。皇帝顯然心事頗重,落座後連連嘆了幾口氣,好幾次都欲言又止。

  「家中的事情,都安排妥當了吧?」皇帝開口道。

  「謝陛下掛心,都安排妥當了。」劉璟道。

  皇帝乾咳了一聲,突然抬頭看向柳岸,開口道:「聽說你這次也立了功,若是你父親在天有靈,想必十分寬慰。」

  柳岸聞言心中便十分不悅,心道你竟然還有臉在我面前提我父親!可皇帝說話,他總不能不答,於是他只得抬頭望向皇帝,卻不由一怔,只見對方面色微紅,眼中竟有些濕潤。

  柳岸原本帶著幾分怒意,如今卻有些發不出來,只得略有些疏遠的開口道:「想必是吧。」

  皇帝苦笑了一下,又開口道:「當年他想離開京城去漓州,朕百般央求挽留,他都不肯留下。後來朕知道他最疼愛你,於是便承諾只要他留下,便讓你做太子的伴讀,與太子一同讀書。」

  柳岸聞言心裡不由冷笑,當年李勤剛剛登基,根本沒有子嗣,這樣的空口承諾未免也太不著邊際。

  「可惜朕當年並沒有子嗣,朕心裡只有……」李勤說了一半,卻不由停住,再也說不出話來。

  柳岸道:「父親一生淡泊,自然不會在乎名利之事。」

  皇帝聞言點了點頭,道:「是朕太年輕,到最後朕也未能知道他心中所想。哪怕朕有一絲了解他的為人,便不該在數年之後,重提讓他回朝之事!他既然走了,必不會再回來這個是非之地。」

  若他不提,楊家斷不會引來這樣的禍事!

  如今他倒是明白了,可又有什麼用呢?

  「你們當年在京城住的宅子,一直未有人動過,朕暗地裡著人一直打理著,是以不曾荒廢。朕已經同劉璟講過,若是你願意,將來那處宅子便賜給你,也算是物歸原主。」皇帝道。

  柳岸聞言一驚,忙轉頭看向劉璟,劉璟眉目低垂,顯然皇帝所言非虛。皇帝竟然私下裡和劉璟提過此事,可為何劉璟一直不曾對自己提起?怪不得方才路上提起自家宅子,劉璟竟然沒接話,原來是心虛?

  況且,皇帝之前得知自己的身份後,便一直打算刻意隱瞞,顯然並不希望自己出現在朝中諸人面前。若是真賜了自己楊家的老宅,無異於告訴所有人楊柳岸的身份,這又是何意?

  難道是讓自己的身份暴露,引來刺客殺了自己?這不就是變相賜死自己?可這未免太拐彎抹角了,為何不直接殺?

  「不知陛下這是何意?」柳岸問道。

  皇帝突然鬆了口氣,卻沒有回答柳岸的話,而是將話題一轉:「朕去天牢看望過老六,他一向待朕真心實意,此番純屬被木里要挾這才做出荒唐之事。好在最終沒有釀成大禍,朕知道他並非蓄意要謀反,氣過了也便氣過了,總不能真的責罰他。」

  這話如此直白,竟然是又要原諒六王爺!一個皇帝做到這個份上,也算是十分稀奇了。自己的親弟弟屢次挑釁不說,如今謀反的話都說出來了,更是鬧得人盡皆知,竟然一句「被木里要挾」便輕鬆揭過了。

  「池州之事,臣等只是奉命行事,陛下既然如此說,那便是吧。」劉璟道。

  皇帝點了點頭道:「改日刑部審理此案,你親自去作證,征北軍全殲了木里,此大功一件,待六王爺一事了結之後,朕自會重賞於你。」

  劉璟道:「謝陛下。」

  皇帝見兩人都興致缺缺,如今自己要說的話早已說盡了,便也不強留人,開口吩咐一旁的內侍道:「將盒子拿來。」

  內侍聞言便取了一個木盒過來,皇帝拿過木盒遞給柳岸道:「你長這麼大,也沒送過你東西,這個給你,好好收著。」

  柳岸聞言心裡便有些膈應,但皇帝給的東西,總不能說不要。於是他十分不情願的接過盒子,心道大不了回家路上便丟了了事。

  誰知皇帝竟然看穿了他的心思,開口道:「御賜之物並非等閒,須得好好保管,如有遺失或毀壞,可是殺頭之罪。」

  柳岸聞言只得謝恩,不情不願的將盒子抱在懷裡。

  該說的話說完了,該送的東西也送完了。皇帝又著人送了兩人出宮,一路上柳岸抱著那燙手山芋一般的盒子,一言不發,只覺得心裡十分憋悶。

  待上了馬車,柳岸便將盒子放到了一邊,連看都不想再看一眼。

  「你不好奇他送了你什麼東西?」劉璟問道。

  柳岸抬眼一看劉璟,道:「他什麼時候找你說過宅子的事?」

  劉璟聞言一挑眉道:「沒多久之前,我正想著告訴你呢,倒是被他搶了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