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真到了辦起正事的時候,劉璟卻又十分霸道蠻橫,甚至帶著幾分無傷大雅的粗魯。倒是他自己,比劉璟還要主動了幾分。

  見柳岸沒有拒絕的意思,劉璟倒也不矜持了,當即將少年扒/了個精/光。白日裡,因為在外頭實在太冷,兩人都穿著衣服,如今卻是實打實的赤/裸相對。

  劉璟這次相比之下沒有那麼生疏了,自己也悟出了些討好柳岸的法子,當即便毫無保留的使了出來。因為白天剛做過一回,這次劉璟十分持久。

  直到柳岸被他衝撞的幾乎要失去神智,他才射出來。兩人草草的清理了一番,便抱著彼此睡了過去。

  那一夜,柳岸睡得十分踏實,靠在劉璟的胸膛上,一夜無夢。但他料想不到,這份短暫的平靜,很快便將支離破碎。

  不久前發往京城的摺子,得到了批覆。皇帝的意思基本沒變,讓劉璟派人押送六王爺回京,還順帶了一句路上不要苛待。

  與摺子一起遞上去的,還有一封李勉的家書,沒有人知道李勉寫了什麼,但是皇帝的批覆了額外加了一條,讓劉璟派人照看六王府,務必不要怠慢了王妃和新生兒。

  到了這個時候,皇帝依舊對自己這個弟弟愛護有加,真不知是該贊他兄弟情深,還是諷刺他懦弱優柔。

  劉璟派了人去接管六王府,將李勉所有的私兵和府兵都重新整編造冊,等候著最後的發落。好在這些人什麼都沒做,倒不至於獲什麼大罪。

  依照劉璟的意思,此番著楊崢押著人回京城,自己則留在北江。池州的事剛安定下來,他還有李勉那五千私兵要處理,實在也有些抽不開身。

  然而押解李勉的人出發前,劉璟卻收到了京城的家書,是劉伯叔寫的。家書的內容十分簡潔,父病危,兄速歸。

  劉璟拿到家書的時候愣怔了好一會兒,似乎覺得家書的內容寫的十分不真實。然而白紙黑字,確實是劉伯叔的字跡和印信,不可能有誤。

  「大帥身體一直很好,怎麼會突然病危?」賀慶道。

  「不知道,我也覺得不可能。」劉璟怔怔的道。

  柳岸拿過那家書看了好幾遍,開口道:「家書是走驛站寄過來的,中途不可能出岔子,既然三少爺要你回去,依我看就不要耽擱了。」

  如今他們既然無法得知其中內情,速速回京是最好的法子。劉璟理智尚存,只短暫的愣怔了一會兒,便找了楊崢和沈世年他們。

  「楊崢留在北江,與其他幾位將軍一起駐守,若有什麼情況,你們可商議後行事,若是需要上報的,可事後補了摺子遞上去。」劉璟吩咐道。

  楊崢忙領命。

  劉璟又朝沈世年道:「之前我同你說過的那五千兵馬,除了塔安的兩千僱傭兵之外,剩下的三千人,你著信任的下屬,分批將他們收編入征北軍,然後將咱們自己的人摘出去。記住此事要隱秘,除了自己人,萬不可泄露出去。」

  私屯兵馬是大罪,若此事傳出去,非同小可。可這五千兵馬實在是把利刃,李勉都知道留著當後路,劉璟就更不能不動心了。

  尤其他知道柳岸可能面對的是什麼,若他不留點後路,怎麼會放心柳岸去做報仇之事?

  「塔安那邊,我親自寫了一封信,到時候你交給他,他不會為難你。」劉璟道:「人馬太多,原本便容易招眼,待我要你做的事情做完之後,可以將這批人送到臨江以北,這個你同塔安商議,他會幫你出主意。」

  沈世年聞言忙應著,心裡卻不由為劉璟的安排叫好。將三千私兵偽裝成遊牧部族散布出去,屆時這三千人都是征北軍的將士,不怕會不忠。

  若當真有危機的時候,便是一步救命的棋。

  一切安排妥當,次日劉璟便帶人啟程了。因為他惦記劉恆遠的安危,所以不願在路上耽擱時間,便先帶著幾十個親隨快馬加鞭的往京城趕,又吩咐了賀慶親自帶人押送李勉等人。

  他一路不敢耽擱,先於賀慶等人數日到了京城。

  如今京城已經春意頗濃,與北江的天寒地凍相差甚遠。不過劉璟無心感慨這些,進了城之後,一刻也不敢耽擱的便朝帥府而去。

  昔日熟悉的帥府門前,掛著兩隻白色的燈籠,其上一個大大的黑色「奠」字,毫無預兆的撞進了劉璟眼裡。

  這一路上,他心裡設想過所有的可能,自然也想過最壞的結果。可他又忍不住屢次安慰自己,父親征戰多年,身體十分康健,萬不可能一夕之間便一病不起。

  可事實就在眼前,結果就是最壞的結果,不容辯駁。

  劉璟立在帥府門前,只覺得天地驟然失了顏色,好似這滿城的春意瞬間都成了黑白之色。明明已經春風送暖的京城,愣是讓劉璟生出了寒涼之意。

  柳岸立在他旁邊,心中一痛,卻不敢轉頭去看劉璟。

  這種喪親之痛,他感同身受,深知無論自己做什麼,對於此刻的劉璟而言都是多餘。能陪在對方身邊,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

  劉璟抬腳踏進帥府,家僕見他回來,忙迎過去,帶著眾人去耳房換上了孝衣。劉璟全程一言不發,任憑眾人幫他穿戴齊整,這才隨著家僕去了靈堂。

  柳岸跟在劉璟身後,朝著靈堂走去的路上,只覺得滿眼的白色十分刺目。他眼眶一熱特比想哭,卻又不敢當著劉璟的面當真先哭出來,唯恐刺激到對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