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自從拜魯鐵杵為師學藝,魯家並沒有拿他當外人,所有的手藝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他,可他心裡卻一直過意不去。
這門石匠手藝是魯家祖傳的手藝,以前都是只傳長子的。是因為魯鐵杵開明大氣,魯家其他的孩子才能學到這門手藝。而自己作為一個外姓人也能學到手藝,是因為父親戰死沙場,里正覺得自家太可憐了,特意照顧。
可王成琪心裡並不能坦然接受,總覺得好像偷了人家的東西,將來要跟魯家的孩子搶一碗飯吃。
淑姐兒的話提醒了他,對呀,玉雕和石雕差不多,為什麼不轉行做玉雕呢?這樣自己心裡就再也不必有負罪感了,不會覺得在魯家嘴裡搶飯吃。
少年心裡一高興,不由得加快腳步,卻一不留神踩在了一個小石子上,腳上一疼「哎呦」了一聲。
「你小心點兒!」淑姐兒趕忙扶住他胳膊。
王成琪在心裡默默嘆了口氣,妹子是天底下最好的妹子,只可惜……
說話間就到了王家門口,兩扇窄小的木門與魯家的大門相比差距太大,低矮的牆頭也是由土坯做成的。
王成琪臉上有點發熱,垂下頭悶聲道:「我到家了,你回去吧。」
「我送你進去吧。」淑姐兒並未跟他見外。
王成琪本不好意思讓她看見自家的窘迫,可轉念一想,反正她長大了也是要嫁給別人的。自己家本來就窮,這在全村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也沒什麼好隱瞞的,便帶著淑姐兒進了家門。
王大娘和二兒子王成林都不在家,只有小妹妹王丫丫在家裡纏線球呢。
瞧見哥哥進屋,王丫丫飛快地跑了過來:「大哥,怎麼天沒黑你就回來了?娘和二哥去深山裡撿柿子和核桃了,晚上才回來。」
寒冬臘月還要去深山裡撿山貨的,就只有窮苦人家了,魯家是從來不做這種事的。
王成琪面色更加羞赧,垂著頭對淑姐兒道:「你回去吧,我沒事兒了。」
丫丫十分乖巧地從鍋里舀出一碗溫水端過來,遞給魯明淑:「姐姐喝點水再走吧。」
淑姐兒道了聲謝,接過來喝了幾口:「這水真好喝,酸酸甜甜的,裡面放了啥?」
王丫丫得到姐姐誇獎特別高興,一張小臉兒笑成了一朵花:「我娘在水裡放了幾顆山棗。」
王成琪像是忽然發現了自己能做的事情,連腳上的疼痛都忘了,疾走幾步,在一個小缸里拎出一個小袋子:「淑妹妹,你愛吃山棗就把這些拿回去吃吧,等我腳好了再去山裡撿。」
家徒四壁,貧寒到沒有一樣能拿得出手的東西。難得淑姐兒喜歡這山棗的味道,他便急急的塞給她,非要讓她拿走。
淑姐兒自然不肯收,雙方推辭半晌,王成琪終究是頹敗地垂下了頭:「我們家沒什麼好東西,我知道這些你是瞧不上的,可我……這樣吧,等我腳好了,就去找那一座有玉石的山,挑些好玉回來給你雕一個玉佩。以後很少能見著你了,也算留個念想吧。」
魯明淑滿臉詫異,忽閃著大眼睛瞧了他一會兒,才低聲問道:「成琪哥,你不跟著我們去城裡嗎?我爹說要把沒成親的少年學徒都帶到城裡去,你不想去是嗎?」
王成琪驀地抬頭,兩道熱烈的眼光看向魯明淑,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忙追問了一遍:「你說什麼,師父要帶我們去城裡?」
「對呀,爹爹說了,那些已經學好了手藝,已經成家立業的,可以留在咱們村里做活,做好了拉到城裡去賣。可像你們這些還沒學成手藝的小哥哥,就要跟我們一起去城裡再學幾年手藝才行。」
王成琪驚得張大了嘴,只覺得自己的心怦怦直跳,快要從嘴裡跳出來了,他激動地一把拉住收緊雙手,簡直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興奮的心情。
「太好了,師父要帶我走,太好了,我就沒想到還能和你們去城裡。」王成琪特別激動,把淑姐兒一雙小手都攥疼了。
魯明淑抿著小嘴兒歪頭瞧他:「你就這麼喜歡去城裡嗎?」
「不,我不是喜歡去城裡,我是喜歡……」喜歡和你在一起。
淑姐兒太小了,王成琪覺得自己不能說出心裡的話。就嘿嘿笑笑,放開了手。「我也喜歡玉雕,我一直覺得師父把石雕手藝傳給我一個外姓人,我……我是王家人,卻繼承了魯家的手藝,這有點不太合適,可若是轉行做玉雕就沒關係了,所以淑妹妹,等我腳好了就去采一車玉石回來,咱們專門研究做玉雕好不好?」
「好!」淑姐兒歡喜一笑,痛快地應了。
第二天早晨,王成琪早早的到了魯家院子裡做活,魯勤光瞧著他不太利索的腿腳,勸道:「你腳傷沒好,回家歇幾天吧,過完年再來就成。」
王成琪仰頭看向魯爺爺,笑的天真純樸:「爺爺,我沒事兒,就是一點皮外傷,不妨礙幹活的。」
魯鐵松和魯鐵亮一起進了門,瞧見忙碌的王成琪,紛紛點頭。這孩子真是個實誠的,既能幹又踏實,前幾日不知怎麼了,心裡好像長了草,瞧他今天這模樣又恢復了以往能幹的樣子。
春暖花開,魯家搬到城裡之後,也把這些少年學徒們帶了過去。
王大娘特別高興,王成琪的年紀正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時候,家裡只有那幾畝薄田,卻養著三個孩子,著實艱難。他去了城裡,在魯家吃飯比在家裡吃的好,這樣也能讓孩子擁有一副強壯的身板,長個大個子。
這門石匠手藝是魯家祖傳的手藝,以前都是只傳長子的。是因為魯鐵杵開明大氣,魯家其他的孩子才能學到這門手藝。而自己作為一個外姓人也能學到手藝,是因為父親戰死沙場,里正覺得自家太可憐了,特意照顧。
可王成琪心裡並不能坦然接受,總覺得好像偷了人家的東西,將來要跟魯家的孩子搶一碗飯吃。
淑姐兒的話提醒了他,對呀,玉雕和石雕差不多,為什麼不轉行做玉雕呢?這樣自己心裡就再也不必有負罪感了,不會覺得在魯家嘴裡搶飯吃。
少年心裡一高興,不由得加快腳步,卻一不留神踩在了一個小石子上,腳上一疼「哎呦」了一聲。
「你小心點兒!」淑姐兒趕忙扶住他胳膊。
王成琪在心裡默默嘆了口氣,妹子是天底下最好的妹子,只可惜……
說話間就到了王家門口,兩扇窄小的木門與魯家的大門相比差距太大,低矮的牆頭也是由土坯做成的。
王成琪臉上有點發熱,垂下頭悶聲道:「我到家了,你回去吧。」
「我送你進去吧。」淑姐兒並未跟他見外。
王成琪本不好意思讓她看見自家的窘迫,可轉念一想,反正她長大了也是要嫁給別人的。自己家本來就窮,這在全村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也沒什麼好隱瞞的,便帶著淑姐兒進了家門。
王大娘和二兒子王成林都不在家,只有小妹妹王丫丫在家裡纏線球呢。
瞧見哥哥進屋,王丫丫飛快地跑了過來:「大哥,怎麼天沒黑你就回來了?娘和二哥去深山裡撿柿子和核桃了,晚上才回來。」
寒冬臘月還要去深山裡撿山貨的,就只有窮苦人家了,魯家是從來不做這種事的。
王成琪面色更加羞赧,垂著頭對淑姐兒道:「你回去吧,我沒事兒了。」
丫丫十分乖巧地從鍋里舀出一碗溫水端過來,遞給魯明淑:「姐姐喝點水再走吧。」
淑姐兒道了聲謝,接過來喝了幾口:「這水真好喝,酸酸甜甜的,裡面放了啥?」
王丫丫得到姐姐誇獎特別高興,一張小臉兒笑成了一朵花:「我娘在水裡放了幾顆山棗。」
王成琪像是忽然發現了自己能做的事情,連腳上的疼痛都忘了,疾走幾步,在一個小缸里拎出一個小袋子:「淑妹妹,你愛吃山棗就把這些拿回去吃吧,等我腳好了再去山裡撿。」
家徒四壁,貧寒到沒有一樣能拿得出手的東西。難得淑姐兒喜歡這山棗的味道,他便急急的塞給她,非要讓她拿走。
淑姐兒自然不肯收,雙方推辭半晌,王成琪終究是頹敗地垂下了頭:「我們家沒什麼好東西,我知道這些你是瞧不上的,可我……這樣吧,等我腳好了,就去找那一座有玉石的山,挑些好玉回來給你雕一個玉佩。以後很少能見著你了,也算留個念想吧。」
魯明淑滿臉詫異,忽閃著大眼睛瞧了他一會兒,才低聲問道:「成琪哥,你不跟著我們去城裡嗎?我爹說要把沒成親的少年學徒都帶到城裡去,你不想去是嗎?」
王成琪驀地抬頭,兩道熱烈的眼光看向魯明淑,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忙追問了一遍:「你說什麼,師父要帶我們去城裡?」
「對呀,爹爹說了,那些已經學好了手藝,已經成家立業的,可以留在咱們村里做活,做好了拉到城裡去賣。可像你們這些還沒學成手藝的小哥哥,就要跟我們一起去城裡再學幾年手藝才行。」
王成琪驚得張大了嘴,只覺得自己的心怦怦直跳,快要從嘴裡跳出來了,他激動地一把拉住收緊雙手,簡直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興奮的心情。
「太好了,師父要帶我走,太好了,我就沒想到還能和你們去城裡。」王成琪特別激動,把淑姐兒一雙小手都攥疼了。
魯明淑抿著小嘴兒歪頭瞧他:「你就這麼喜歡去城裡嗎?」
「不,我不是喜歡去城裡,我是喜歡……」喜歡和你在一起。
淑姐兒太小了,王成琪覺得自己不能說出心裡的話。就嘿嘿笑笑,放開了手。「我也喜歡玉雕,我一直覺得師父把石雕手藝傳給我一個外姓人,我……我是王家人,卻繼承了魯家的手藝,這有點不太合適,可若是轉行做玉雕就沒關係了,所以淑妹妹,等我腳好了就去采一車玉石回來,咱們專門研究做玉雕好不好?」
「好!」淑姐兒歡喜一笑,痛快地應了。
第二天早晨,王成琪早早的到了魯家院子裡做活,魯勤光瞧著他不太利索的腿腳,勸道:「你腳傷沒好,回家歇幾天吧,過完年再來就成。」
王成琪仰頭看向魯爺爺,笑的天真純樸:「爺爺,我沒事兒,就是一點皮外傷,不妨礙幹活的。」
魯鐵松和魯鐵亮一起進了門,瞧見忙碌的王成琪,紛紛點頭。這孩子真是個實誠的,既能幹又踏實,前幾日不知怎麼了,心裡好像長了草,瞧他今天這模樣又恢復了以往能幹的樣子。
春暖花開,魯家搬到城裡之後,也把這些少年學徒們帶了過去。
王大娘特別高興,王成琪的年紀正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時候,家裡只有那幾畝薄田,卻養著三個孩子,著實艱難。他去了城裡,在魯家吃飯比在家裡吃的好,這樣也能讓孩子擁有一副強壯的身板,長個大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