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帝王如棋者,天下猶如盤中棋。
登基之初,姬無疾需要那些隨他金戈鐵馬的開國功臣做利刃,替他打壓、牽制前朝遺留下來的門閥貴族勢力。
可登基之後,隨著局勢漸穩,皇帝需要新鮮血液的流入朝堂。
長安只是姬無疾路上的一個過渡而已。
他知道,自己不會永遠年輕,他必須在自己衰老之前,完成這個王朝的交替。
那些在他威嚴下瑟瑟發抖的世家,那些被他鐵騎征服的門閥,可未必會臣服於他的兒子。
再過幾年,等局勢再穩一些,等科舉再多開兩次,姬無疾一定會遷都燕京。
什麼叫瞌睡來了遞枕頭?這就是。
悅兒與虞邏的結合,不止是兩情相悅,還是大勢所趨。
……
思緒只是一瞬見,紫宸殿內仍然議論紛紛,或驚訝,或惋惜,或阻攔,或祝福,只有沈燕回靜靜地站在下首,一言不發。
一位與舒敬昌和姬青秋二人交好的老臣吹鬍子瞪眼,呵斥道:「胡鬧!我大巽的公主,豈能嫁去那蠻荒之地!」
另有一年輕臣子上前,據理力爭,「陛下,臣以為,可汗求娶心誠,足以令天下動容。若是此時冒然拒絕,恐惹兩國事端。」
「求娶之誠?想娶嘉儀公主的郎君幾何?哪個心不成!?我巽朝兵強馬壯,還怕了虞邏不成?」
「張大人!慎言!」
一派爭吵聲中,皇帝脊背倚靠著龍椅,情緒淡淡。
趙郡王若有所思,偏頭朝身旁著紫色朝服的男子看去,只見神色平靜,仿佛早已瞭然。
別看沈燕回年紀尚輕,這些年也不怎麼在長安,但滿朝文武了沒有一個人敢小瞧他。從徐州回來之後,已經調任了尚書省,位二品尚書令。
趙郡王悄悄撞了下他肩膀,壓低聲音問,「賢甥,真嫁啊?」
因為姬青秋的關係,沈燕回和皇帝更親近,但說起來,趙郡王才是他母親一母同胞的親弟弟,論血緣,兩人更近一些。
沈燕回「嗯」了聲,「嫁。」
說罷,他一笑,持握笏板上前,在諸人震驚的眼神中,高聲道:「臣以為,嘉儀公主與北狄可汗郎才女貌、天作之合,新人相悅,結兩國之好,乃大喜之事,當命太史局即日占問婚期,禮部、戶部以及鴻臚、太府、衛尉等部寺協辦。」
第92章 (重寫) 我就剩一個妹妹……
婚期定在了來年五月初六。
十月二十六那日, 舒明悅收拾行李下山,定國寺已經恢復了昔日熱鬧,回望黛瓦黃牆, 一點殘雪壓枝頭,竟然還有點想念。
其實說起來, 她去過不少寺廟, 無論是中原的古剎寺廟, 還是西域的大小佛宮,無一不寶殿莊嚴, 人頭攢動。
但若細說, 當真不同,一個「樓台煙雨」,一個「大漠孤煙」。
沈燕回站在庭院裡, 安排人搬東西,舒思暕著一件淺色長袍, 披鶴色氅衣,雙手環胸靠在柱子上一動不動,耷拉著眼皮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舒明悅終於脫下了淺灰色尼姑袍, 高高興興地跑到了他面前, 提著銀紅色羅裙轉了一個圈, 歪著頭笑問:「哥哥,好看麼?」
本以為會得到哥哥的讚美,卻不想他只撩起眼皮, 沒什麼表情地看了她眼, 嗤了一聲便轉身走了。
被留在原地的舒明悅一臉莫名其妙。
怎麼了這是?
不過舒明悅也沒多想,她哥哥嘴巴毒、性子桀驁,隔三岔五抽風, 如此情況也不稀奇,索性她今日心情好,哼了一聲,十分大度地不和他計較。
山上一住兩個月,日日吃齋誦經,舒明悅悶得不得了,下山時神情分外雀躍,於青石板台階上蹦蹦跳跳,恨不得一下子飛到山底。
舒思暕俊臉一黑,伸手就把她拎回來,開口便是半諷半刺,「多大了?好好走路不會?」
「……」
舒明悅昂臉仰脖子,烏黑眼瞳里倒映著他不太好看的臉色,茫然地眨了眨眼,她小心翼翼地躲到沈燕回旁邊,小聲問:「大表哥,哥哥怎麼了?」
「沒事,」沈燕回笑笑,伸手溫柔地掃去她髮髻上的殘葉,「不用管他。」
舒明悅「哦」了一聲,又偏頭瞅了舒思暕一眼,只見青年腰間懸劍,面無表情地往下走,眼風都不掃她一下。
「……」
舒明悅本以為舒思暕只是這日心情不好,卻不想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十一月初。
因為虞邏在宮外,舒明悅便沒在鳳陽閣住下,而是在宮裡陪皇后住了幾日,便命人把平日常用的東西搬回定國公府。
十一月初四那天,舒明悅剛進門,就瞧見雲珠站在門口,看向她時神色-欲言又止。
舒明悅挑了下眉,「怎麼了?」
雲珠猶豫了片刻,如實道來。
這事還要從三天前說起。
北狄使團的官驛設在永興坊,離定國公府所在的崇仁坊很近,只隔一條街,從定國寺回來後,舒思暕便命人把後門關了,就連上值時也多繞一圈,省得遙遙便能瞧見北狄人,心煩。
那天舒思暕從北衙下值,繞了一圈回家,瞧見雲珠正在指揮著小廝來來回回搬箱子,便皺了下眉,問在做什麼。
雲珠立刻上前,彎腰行了一禮,說,殿下想出嫁之前都住在家裡,命她常用的物件從鳳陽閣搬出來。
登基之初,姬無疾需要那些隨他金戈鐵馬的開國功臣做利刃,替他打壓、牽制前朝遺留下來的門閥貴族勢力。
可登基之後,隨著局勢漸穩,皇帝需要新鮮血液的流入朝堂。
長安只是姬無疾路上的一個過渡而已。
他知道,自己不會永遠年輕,他必須在自己衰老之前,完成這個王朝的交替。
那些在他威嚴下瑟瑟發抖的世家,那些被他鐵騎征服的門閥,可未必會臣服於他的兒子。
再過幾年,等局勢再穩一些,等科舉再多開兩次,姬無疾一定會遷都燕京。
什麼叫瞌睡來了遞枕頭?這就是。
悅兒與虞邏的結合,不止是兩情相悅,還是大勢所趨。
……
思緒只是一瞬見,紫宸殿內仍然議論紛紛,或驚訝,或惋惜,或阻攔,或祝福,只有沈燕回靜靜地站在下首,一言不發。
一位與舒敬昌和姬青秋二人交好的老臣吹鬍子瞪眼,呵斥道:「胡鬧!我大巽的公主,豈能嫁去那蠻荒之地!」
另有一年輕臣子上前,據理力爭,「陛下,臣以為,可汗求娶心誠,足以令天下動容。若是此時冒然拒絕,恐惹兩國事端。」
「求娶之誠?想娶嘉儀公主的郎君幾何?哪個心不成!?我巽朝兵強馬壯,還怕了虞邏不成?」
「張大人!慎言!」
一派爭吵聲中,皇帝脊背倚靠著龍椅,情緒淡淡。
趙郡王若有所思,偏頭朝身旁著紫色朝服的男子看去,只見神色平靜,仿佛早已瞭然。
別看沈燕回年紀尚輕,這些年也不怎麼在長安,但滿朝文武了沒有一個人敢小瞧他。從徐州回來之後,已經調任了尚書省,位二品尚書令。
趙郡王悄悄撞了下他肩膀,壓低聲音問,「賢甥,真嫁啊?」
因為姬青秋的關係,沈燕回和皇帝更親近,但說起來,趙郡王才是他母親一母同胞的親弟弟,論血緣,兩人更近一些。
沈燕回「嗯」了聲,「嫁。」
說罷,他一笑,持握笏板上前,在諸人震驚的眼神中,高聲道:「臣以為,嘉儀公主與北狄可汗郎才女貌、天作之合,新人相悅,結兩國之好,乃大喜之事,當命太史局即日占問婚期,禮部、戶部以及鴻臚、太府、衛尉等部寺協辦。」
第92章 (重寫) 我就剩一個妹妹……
婚期定在了來年五月初六。
十月二十六那日, 舒明悅收拾行李下山,定國寺已經恢復了昔日熱鬧,回望黛瓦黃牆, 一點殘雪壓枝頭,竟然還有點想念。
其實說起來, 她去過不少寺廟, 無論是中原的古剎寺廟, 還是西域的大小佛宮,無一不寶殿莊嚴, 人頭攢動。
但若細說, 當真不同,一個「樓台煙雨」,一個「大漠孤煙」。
沈燕回站在庭院裡, 安排人搬東西,舒思暕著一件淺色長袍, 披鶴色氅衣,雙手環胸靠在柱子上一動不動,耷拉著眼皮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舒明悅終於脫下了淺灰色尼姑袍, 高高興興地跑到了他面前, 提著銀紅色羅裙轉了一個圈, 歪著頭笑問:「哥哥,好看麼?」
本以為會得到哥哥的讚美,卻不想他只撩起眼皮, 沒什麼表情地看了她眼, 嗤了一聲便轉身走了。
被留在原地的舒明悅一臉莫名其妙。
怎麼了這是?
不過舒明悅也沒多想,她哥哥嘴巴毒、性子桀驁,隔三岔五抽風, 如此情況也不稀奇,索性她今日心情好,哼了一聲,十分大度地不和他計較。
山上一住兩個月,日日吃齋誦經,舒明悅悶得不得了,下山時神情分外雀躍,於青石板台階上蹦蹦跳跳,恨不得一下子飛到山底。
舒思暕俊臉一黑,伸手就把她拎回來,開口便是半諷半刺,「多大了?好好走路不會?」
「……」
舒明悅昂臉仰脖子,烏黑眼瞳里倒映著他不太好看的臉色,茫然地眨了眨眼,她小心翼翼地躲到沈燕回旁邊,小聲問:「大表哥,哥哥怎麼了?」
「沒事,」沈燕回笑笑,伸手溫柔地掃去她髮髻上的殘葉,「不用管他。」
舒明悅「哦」了一聲,又偏頭瞅了舒思暕一眼,只見青年腰間懸劍,面無表情地往下走,眼風都不掃她一下。
「……」
舒明悅本以為舒思暕只是這日心情不好,卻不想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十一月初。
因為虞邏在宮外,舒明悅便沒在鳳陽閣住下,而是在宮裡陪皇后住了幾日,便命人把平日常用的東西搬回定國公府。
十一月初四那天,舒明悅剛進門,就瞧見雲珠站在門口,看向她時神色-欲言又止。
舒明悅挑了下眉,「怎麼了?」
雲珠猶豫了片刻,如實道來。
這事還要從三天前說起。
北狄使團的官驛設在永興坊,離定國公府所在的崇仁坊很近,只隔一條街,從定國寺回來後,舒思暕便命人把後門關了,就連上值時也多繞一圈,省得遙遙便能瞧見北狄人,心煩。
那天舒思暕從北衙下值,繞了一圈回家,瞧見雲珠正在指揮著小廝來來回回搬箱子,便皺了下眉,問在做什麼。
雲珠立刻上前,彎腰行了一禮,說,殿下想出嫁之前都住在家裡,命她常用的物件從鳳陽閣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