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星抬起頭,笑得無比淒涼道:「子玉,你希望我原諒你。可我又拿什麼來原諒我自己,為了一個男人,將幾百條人命,就這樣白白的撒在大雲山上。如果我愚蠢的自私可以自己承擔,我或許可以選擇忘記很多東西,但是這幾百條人命,卻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

  她應該慶幸的,那個時候她謹慎的將琅嬛府分為明暗兩路,石霆和玖零明路,尹修和里華暗路,也因為這樣的舉動,才沒有導致琅嬛府的徹底癱瘓。也是因為這樣,琅嬛府才有機會退守翼州,才有機會休養生息,恢復元氣,再舉反攻。

  「所以,子玉,以前的事情,都不要再提了。情意也好,仇恨也好——我這次來,就是想把以前的事情都做一個了斷,以免將來一直牽扯不清,有所誤會。你的肅寧王府,我保下了,但是它必須如我所願,起到應有的作用。」蘇星的聲音漸漸充滿身為帝王的威嚴,讓楚君已經混亂不輕的頭腦稍微清明了一點,不由自主的抬眼看向她,「從今天開始,你我不再是夫妻,只是君臣。」

  第 135 章

  對楚君,她還有兩支力量沒有言明。

  一個是蘇家。這是和她有血脈相承的一支力量。蘇家世代以清流派自居,直接對帝王負責,蘇遷也很好的繼承了這一點,所以她並不需要多蘇家提點什麼,蘇遷也一定能夠明白她的意思。

  另一支就是大將軍府。這是讓她稍需費些腦筋的地方。王從戎自從在京中被下獄後,就完全的心灰意冷。她不等蘇星發話,先通過王夙表明了自己打算告老還鄉,頤養天年的願望。蘇星知道挽留不得,她還沒有登基,所以也不能正式下旨賞賜,只算私人饋贈,算做程儀罷了。至於王從戎手下的力量,自然是王夙繼承了。

  按照劉晗當政時候的情況,王夙繼承的力量代表著這個國家的最高軍事權利。但是王夙畢竟不算是蘇星的嫡系,而且王家也從來沒有向蘇星效忠過。如果蘇星登基後,還讓王家坐在這個位置上,相信很多人會不滿。

  蘇星計劃是要將馮開放在大將軍的位置上,指揮王師,然後讓王夙統領禁軍,直接對她負責,這樣一來王家就從軍政第一人變成第二人,必然會引起一些小小的波動。好在現在的王師早已經被義軍打殘了,想要收編起來,應該不會太難,幾年之後,她不信馮開的統軍能力收拾不服帖這些人。

  至於王夙,她的性子蘇星很了解,這樣的安排,她應該會理解自己,在王家效忠的一個帝王隕落後,能夠得到新的帝王的信任,成為只有帝王才能指揮的禁軍首領,算是最好的安排了。

  蘇星覺得自己很累很累,她從來沒有感覺到這樣的累過。

  她以前只是琅嬛府一個院子的主人,後來變成了一府之主,再後來變成了江南四州的背後主人,接著,她即將成為天下之主。

  鳳仙教和王師在彭泉邊界開戰的時候,她就開始嘗試轉換自己的角色,凡事站在一個帝王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打下一個國家,她已經有了必勝的把握,可是要管理一個國家,她卻沒有這樣的經驗。雖然在江南這幾年,她在農、商、政、軍上都有了很大的進益,手也練得熟練了,但是畢竟只是一方之主——一個帝王應該需要做到那些呢?

  從來沒有人教導過她這個啊。

  只能靠她自己摸索了,她身邊甚至沒有可以商量的人,她也不能暴露給周圍的人她其實並沒有多少信心的老底。

  所以這一段時間,她的腦袋一直在高速運轉著,思考著成為一個帝王的可能需要的全部條件。

  然後,她決定收攏泉州軍。

  然後,她開始編撰四法典。

  然後,她安排了四路軍隊進入京城。

  然後,她放出自己才是先皇當年屬意的儲君的傳言。

  然後,她住進了蘇家,開始梳理她未來的大臣名單。

  然後,她對世家和權貴們談判。

  然後,她設計了費歌和劉晗的死亡。

  然後,她將自己和楚君的關係做了最後的定位。

  ……

  這就是帝王了嗎?

  原來這就是帝王。

  蘇星覺得十分好笑,也十分無奈。她最初的願望,只是想要活下去,這是一個渺小而卑微的願望。可是,因為她的敵人們卻是這個國家最強大的人,她只能不斷的往上爬,往上爬……爬到一個誰也不能再威脅到她的位置。

  而這個位置,原來就是帝王。

  她的理想,並不是做一個帝王啊。

  她的內心,其實,還是那個小小的願望,活下去。或者,是能夠無憂無慮,安寧平靜的活著,就像在江南的時候,坐著一條小船,躺在甲板上曬著太陽,只聽湖水的聲音,將她催眠進夢鄉……

  她忽然很想很想雲琴。

  按照規矩,蘇星祭拜了皇祠,更換了加起來一百多斤重的禮服和冠冕,開始了她繁瑣又隆重的登基大典。

  這種地方沒她什麼發揮的地方,她也沒有打算在這個地方亂改什麼,只是按照禮部的要求,一樣一樣的完成,大約過了兩個時辰,她才終於坐上那個椅子上。

  椅子當然很華麗,很閃亮,高高在上,獨一無二。

  然而蘇星一觸上去,就感覺到一股入骨的寒冷,讓她明白了什麼叫做高處不勝寒。

  她面無表情,如同一個木偶一樣,聽著禮官向下面高聲唱道:「山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