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在攻下了淄城,顧之簡和林可及商量了一番, 並不著急繼續拓展他們的勢力, 而是把淄城作為他們的基地,進行修正調整。
城中的百姓慢慢發現, 其實這樣也挺好的。
新的統治者不會徵收那些繁重無理的稅收, 也不會有眾多不合理的命令和一群依附著統治者的作妖親屬, 更好的是這些每日在城中巡邏的民兵們。
開始的時候,百姓看他們每個人都高高大大, 有些害怕他們,但是這群漢子每天起個大早, 身上穿著整齊簡潔的統一服裝, 遇見人就友善的打招呼, 只要你沒做違反城法的事, 就不會管你。
他們不會像以前的兵大爺們,仰仗著官威搶街頭各種小販的東西, 而是及時平息城中鬧事的人, 有時候還會主動幫這些百姓的忙。
有些百姓心裡過意不去, 還會寫感謝信到有關部門,他們不用知道這些人的名字,因為這些民兵每日巡邏穿的衣服上都有自己的編號, 百姓們記下編號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感謝的人。
當然,若是有民兵趁此仗勢欺人,欺負百姓,也可以按照編號舉報。但必須是如實舉報,會有相應人員核查。
不過一般不會有民兵會幹這種事,早在攻城成功的第二天,劉大等人就開始招收成年男子進兵營,雖然大多數人開始時猶豫不決的,只有少部分人因為家中貧寒為了維持生計決定去試試。
但之後大家看到這群進了軍營的人沒過多久面貌就煥然一新,不光待遇優厚、還能穿上特製的服裝威風凜凜,以及可以用上各種精妙的武器,就越發心動了。
大部分百姓並不是真的關心離他們很遠的統治者是誰,他們更想要的只不過是一份富足舒適穩定的生活,當炮火攻進城中,沒有幾個百姓在想這些反叛者會不會對皇帝造成威脅,所有人都在恐懼著戰火會不會導致他們的妻離子散,會不會傷了他們的莊稼,毀了他們的生意,涉及到他們的性命。
而現在,他們看到了新的統治者並沒有給他們這樣的擔憂,反而讓他們比以往生活得更好了,自然願意加入這樣的軍隊。
等到大家都想參加紛紛踴躍報名的時候,劉大卻無奈的宣布已經招滿了人了,讓大家都後悔不已,自己為什麼沒早點報名。
這時候劉宴和林可及又開始新一輪召集各路賢才,雖然這次的條件比上次嚴格了很多,還會有相應的考試,但是痛失進入軍營機會的人,看見這比上一次還要好的待遇,紛紛沒有猶豫的踴躍報名,就怕晚了人就招夠了。
顧之簡自然也沒閒著,他是不是就讓人去散播一些原來的皇帝多麼多麼昏庸無度,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多麼幸福,別的城的太守有多麼多麼殘暴(參考上任太守),那裡的百姓有多麼多麼苦難的話,保准讓全城的百姓都有強烈的對淄城歸屬感和個人幸福感。
反正顧之簡說的這些也是實話,大家也確實能體會到日子在變好,效果還確實不錯。
淄城的每個人都高興的很,而離淄城不遠的京城的老皇帝就沒那麼愉快了。
昨晚奮鬥的太晚,雖然妃子努力擺出十分享受的表情,但是老皇帝自己心裡也清楚,自己耕耘的不是太好,好不容易奮鬥到了半夜沉沉睡去,第二天早晨還得去上早朝。
本來還想著隨便敷衍過去再睡個回籠覺,就聽見淄城被叛軍攻陷了,他雖然煩躁,但還是決定找個人帶著一支部隊把城攻下來。
老皇帝睜著渾濁的雙眼,在文武百官中環視了一遍,「錢將軍,就由你帶兵吧!」
錢將軍手底下可是有楊成原留下的精兵,派他去圍剿,不成問題。想到楊成原,老皇帝的眼神暗了暗,那楊成原什麼都好,也因為在軍營里威信太好了,軍營幾萬人,憑藉楊成原的名號可調動一半,有這樣的一個人簡直如芒刺背,實在攪得他日夜難安。
所以他才會在楊成原有一次立功以後邀他進宮封賞,還特意辭了他一塊玉佩,皇帝賜的玉佩,他肯定會日夜佩戴,所以他命人在玉佩底下的流蘇穗裡面摻了藥,只要他佩戴的時間一長,必會身體急速衰弱而亡。
為了掩人耳目,他還特意派人偽裝成大夫,將他的死因說成某種慢性病。
老皇帝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不是有句話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嗎?他自己功高震主,不知收斂,自己想娶他的女兒他又不願意,他沒一杯毒酒賜死他就算好的了!
對於淄城的那群叛軍,老皇帝想的很好,錢將軍帶著這群精兵怕是不下兩日就能攻下,結果兩日過去,這群精兵突然叛變,擁護一個李姓之人為將軍,攻下了淄城旁邊的元縣,占地為王,也造反了。
等到錢將軍將此事戰戰兢兢的和老皇帝一說,老皇帝差點沒暈在朝堂之上,他顫顫巍巍的退了朝,急忙召見了國師。
公上嘉言到皇帝的寢宮的時候,就見老皇帝病懨懨的臥在踏上,「國師啊,您可否推算一下下一次與那低劣小民互換身體是何時?」
國師大人微微一笑,「自然可以。」
*
自從顧之簡收了三十八個杜徐兩工匠的親屬,除了大多數人開始研發各種武器以及教授徒弟,還有幾個小孩子被安置在後院。
他們中最小的便是那個剛開始被李財主看上的杜絮芋了。小丫頭年紀還小,不記事,比起這裡的其他孩子要更為活潑開朗一些,甚至偶爾還會去找長得好看又被舅舅親口說是救了她的好人的顧之簡玩。
城中的百姓慢慢發現, 其實這樣也挺好的。
新的統治者不會徵收那些繁重無理的稅收, 也不會有眾多不合理的命令和一群依附著統治者的作妖親屬, 更好的是這些每日在城中巡邏的民兵們。
開始的時候,百姓看他們每個人都高高大大, 有些害怕他們,但是這群漢子每天起個大早, 身上穿著整齊簡潔的統一服裝, 遇見人就友善的打招呼, 只要你沒做違反城法的事, 就不會管你。
他們不會像以前的兵大爺們,仰仗著官威搶街頭各種小販的東西, 而是及時平息城中鬧事的人, 有時候還會主動幫這些百姓的忙。
有些百姓心裡過意不去, 還會寫感謝信到有關部門,他們不用知道這些人的名字,因為這些民兵每日巡邏穿的衣服上都有自己的編號, 百姓們記下編號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感謝的人。
當然,若是有民兵趁此仗勢欺人,欺負百姓,也可以按照編號舉報。但必須是如實舉報,會有相應人員核查。
不過一般不會有民兵會幹這種事,早在攻城成功的第二天,劉大等人就開始招收成年男子進兵營,雖然大多數人開始時猶豫不決的,只有少部分人因為家中貧寒為了維持生計決定去試試。
但之後大家看到這群進了軍營的人沒過多久面貌就煥然一新,不光待遇優厚、還能穿上特製的服裝威風凜凜,以及可以用上各種精妙的武器,就越發心動了。
大部分百姓並不是真的關心離他們很遠的統治者是誰,他們更想要的只不過是一份富足舒適穩定的生活,當炮火攻進城中,沒有幾個百姓在想這些反叛者會不會對皇帝造成威脅,所有人都在恐懼著戰火會不會導致他們的妻離子散,會不會傷了他們的莊稼,毀了他們的生意,涉及到他們的性命。
而現在,他們看到了新的統治者並沒有給他們這樣的擔憂,反而讓他們比以往生活得更好了,自然願意加入這樣的軍隊。
等到大家都想參加紛紛踴躍報名的時候,劉大卻無奈的宣布已經招滿了人了,讓大家都後悔不已,自己為什麼沒早點報名。
這時候劉宴和林可及又開始新一輪召集各路賢才,雖然這次的條件比上次嚴格了很多,還會有相應的考試,但是痛失進入軍營機會的人,看見這比上一次還要好的待遇,紛紛沒有猶豫的踴躍報名,就怕晚了人就招夠了。
顧之簡自然也沒閒著,他是不是就讓人去散播一些原來的皇帝多麼多麼昏庸無度,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多麼幸福,別的城的太守有多麼多麼殘暴(參考上任太守),那裡的百姓有多麼多麼苦難的話,保准讓全城的百姓都有強烈的對淄城歸屬感和個人幸福感。
反正顧之簡說的這些也是實話,大家也確實能體會到日子在變好,效果還確實不錯。
淄城的每個人都高興的很,而離淄城不遠的京城的老皇帝就沒那麼愉快了。
昨晚奮鬥的太晚,雖然妃子努力擺出十分享受的表情,但是老皇帝自己心裡也清楚,自己耕耘的不是太好,好不容易奮鬥到了半夜沉沉睡去,第二天早晨還得去上早朝。
本來還想著隨便敷衍過去再睡個回籠覺,就聽見淄城被叛軍攻陷了,他雖然煩躁,但還是決定找個人帶著一支部隊把城攻下來。
老皇帝睜著渾濁的雙眼,在文武百官中環視了一遍,「錢將軍,就由你帶兵吧!」
錢將軍手底下可是有楊成原留下的精兵,派他去圍剿,不成問題。想到楊成原,老皇帝的眼神暗了暗,那楊成原什麼都好,也因為在軍營里威信太好了,軍營幾萬人,憑藉楊成原的名號可調動一半,有這樣的一個人簡直如芒刺背,實在攪得他日夜難安。
所以他才會在楊成原有一次立功以後邀他進宮封賞,還特意辭了他一塊玉佩,皇帝賜的玉佩,他肯定會日夜佩戴,所以他命人在玉佩底下的流蘇穗裡面摻了藥,只要他佩戴的時間一長,必會身體急速衰弱而亡。
為了掩人耳目,他還特意派人偽裝成大夫,將他的死因說成某種慢性病。
老皇帝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不是有句話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嗎?他自己功高震主,不知收斂,自己想娶他的女兒他又不願意,他沒一杯毒酒賜死他就算好的了!
對於淄城的那群叛軍,老皇帝想的很好,錢將軍帶著這群精兵怕是不下兩日就能攻下,結果兩日過去,這群精兵突然叛變,擁護一個李姓之人為將軍,攻下了淄城旁邊的元縣,占地為王,也造反了。
等到錢將軍將此事戰戰兢兢的和老皇帝一說,老皇帝差點沒暈在朝堂之上,他顫顫巍巍的退了朝,急忙召見了國師。
公上嘉言到皇帝的寢宮的時候,就見老皇帝病懨懨的臥在踏上,「國師啊,您可否推算一下下一次與那低劣小民互換身體是何時?」
國師大人微微一笑,「自然可以。」
*
自從顧之簡收了三十八個杜徐兩工匠的親屬,除了大多數人開始研發各種武器以及教授徒弟,還有幾個小孩子被安置在後院。
他們中最小的便是那個剛開始被李財主看上的杜絮芋了。小丫頭年紀還小,不記事,比起這裡的其他孩子要更為活潑開朗一些,甚至偶爾還會去找長得好看又被舅舅親口說是救了她的好人的顧之簡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