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醒來時已是午後,紀唯心還沒睜眼就感覺到樂湛一會兒摸摸她的臉,一會兒親親她的嘴角。她撐開眼皮,正對上他滿眼的溫柔纏綿。

  可樂湛一看她醒了,卷著被子又滾到床角去了。

  紀唯心哭笑不得,蹭過去抱住他:「相公,你兒子想你了。」

  樂湛身體動了動,片刻後他轉過身來,掀開被子趴在紀唯心肚子上看了好一會兒,又側著耳朵貼上去聽。紀唯心剛想告訴他現在還沒有胎動,他就自己起來了,輕輕撫摸著她的肚子,問道:「兒子乖嗎?」

  紀唯心笑了:「乖,他很乖。」

  樂湛溫柔地摸著她的肚子,笑得一臉滿足。摸了一會兒,他忽然咂咂嘴:「娘子,我餓了。」

  紀唯心好笑不已:「所以你這是想吃了你兒子嗎?」

  樂湛撲過來摟住她,嘿嘿直笑:「我想吃你。」

  「……」

  紀唯心叫丫鬟準備了些飯菜端進來,兩個人窩在一起,你一口我一口,一頓飯愣是吃了小半個時辰。

  紀唯心有飯後散步的習慣,她拉著樂湛要去花園走走,結果他扒著桌子死活都不肯出門。紀唯心無奈,又陪他一起回床上躺著去。

  沒過一會兒,得到消息的皇上和紀將軍都趕了過來,小棠來敲門,說皇上在會客廳候著呢,紀唯心趕緊起身,卻被樂湛一把拉了回去,「不見,我誰都不見。」

  「怎麼能不見?你失蹤兩天大家都擔心死了。」

  樂湛直接拉過被子蒙住頭,聲音透過被子傳出來,悶悶的:「我這個樣子沒辦法見人,你告訴我們我沒事就行了。」

  紀唯心勸了半天,他蒙著被子不為所動,無奈之下她只好隻身一人去見皇帝。

  聽說他安然無恙,大家都放下心來,皇上也並沒生氣,只當他是受驚過度、心情低落,還特意下了聖諭讓徐太醫過來好生照看。

  送走皇帝和紀將軍,紀唯心又回到房間,樂湛正盤腿坐在床上等她。紀唯心脫鞋爬上床,與他面對面坐著,神情嚴肅。

  樂湛怯怯地望著她:「娘子,你是不是生氣了?」

  紀唯心搖頭,然後問:「你的頭到底怎麼了?」

  樂湛低頭絞著手指,不回答。

  「連我都不說嗎?」紀唯心聲音有些嚴厲。

  樂湛小心翼翼瞅她一眼,眼睛紅紅的,他又低下頭,哽咽道:「我怕你嫌棄我……」

  「我一直都很嫌棄你,不差這一點。」紀唯心回答的毫不留情。

  樂湛更委屈了,眼淚差點飆出來,被他吸吸鼻子忍回去了。

  沉默了一會兒,他慢慢抬起手,把腦袋上的手巾摘了下來,紀唯心瞬間呆住:「……你你、你的頭髮呢?誰幹的?」

  答案顯而易見。

  樂湛低著頭不吭聲,淚水在眼眶裡打著轉。

  紀唯心震驚不已,嘴唇張張合合,半天都說不出話來。良久,她嘆口氣,探過身子去抱住樂湛:「我不會嫌棄你的,沒關係,頭髮還會再長出來的。」

  樂湛靠在她肩頭低聲啜泣。頭髮是他的尊嚴啊……秦葉那個殺千刀的!

  紀唯心抱著他安撫了好一會兒,樂湛慢慢平復下來,對紀唯心說:「娘子,我們去江北一趟吧。」見紀唯心滿臉疑惑,他又道,「我們去找秦鶴,他是唯一能治住秦葉的人。」

  「好。」紀唯心摸摸他的臉,沖他笑,「你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作者有話要說:

  聲明一下,王爺的小菊花還是CJ的~o(^▽^)o

  ☆、膽兒真大

  無影門的根據地在江北的豐武縣,那一帶是江北最富庶的位置,也是武林門派聚集的地方。無影門是二十多年前一夜崛起的一個門派,門主名叫秦鶴,曾經是無常門的大弟子。

  無常門在江湖上是鼎鼎有名的大門派,老門主的功夫出神入化,打遍天下無敵手,他教出的弟子也是各個身手不凡。秦鶴是個孤兒,剛一出生便遭遺棄,被老門主撿來做了入門弟子,他深得老門主真傳,年紀輕輕功夫便已臻化境。

  身為大弟子,他在無常門中一向很有威望,繼承無常門本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然而老門主歸西之後不久,秦鶴便帶著接近一半的師弟離開了無常門,到千里之外的豐武縣建立了無影門。

  自此,無常門一分為二。

  江湖一片譁然。

  有人說秦鶴忘恩負義,師父一死便迫不及待地瓜分無常門,自立門戶;也有人說當中其實另有隱情,秦鶴與老門主的獨子秦葉一直不合,老門主歸西後兩人決裂,秦鶴無奈之下才選擇出走。

  不管江湖中人如何猜測,無常門和無影門一直都沒有人出面給出解釋。

  不過自秦鶴出走後,無常門剩下的一半弟子也陸續離開,有的投靠了無影門,有的不知所蹤,到最後只剩秦葉一人支撐偌大一個門派,無常門日漸凋零是不爭的事實。

  無常門曾經的大部分弟子都聚在了無影門,所以雖然他們是個新門派,實力卻不容小覷。

  然而無影門自建立起便從不過問江湖之事,弟子該收的收,該教的教,表面上是個江湖門派無遺,但從不參加江湖上包括武林大會在內的任何比試和交流,反而一心經商,幾年內便發展了不少財富,如今更是到了富可敵國的地步。

  皇帝因為無影門的崛起曾經很憂慮,在那裡安插了不少眼線來監視,哪料到他們奉公守法、安分守己,簡直比朝廷大臣們還乖巧。除此之外,他們從不偷稅漏稅,甚至每年繳納的稅銀都比朝廷規定的多了一倍不止,搞得皇帝十分想發個錦旗表彰他們一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