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今宮中的宮女多是從民間自發徵募而來,到了一定年歲便可領錢出宮婚配,其中如有勤奮向學者,可主動前往宮學就讀,通過幾輪考試之後,便能獲得做女官的資格。而女官又分外外官與內官,內官主要是負責宮廷的大小事務,外官地位更加重要,是要上朝輔佐天子的。

  而這批女官中,既有民間女子,也有貴胄千金。

  端和二十三年的時候,封號為「建業」的郡主周熙也做了女官,她這年不過十三歲,但她的姨母嘉禾對她寄予厚望,讓她做女官是為了予她歷練。

  如今的周熙在尚宮局中做女史,手頭的事情處理完後便會常常來慈寧宮探望杜銀釵這個姥姥。今日碰上杜銀釵又躺在庭院休息,小郡主便輕手輕腳的湊近,朝著那正在讀報的女官點頭輕笑,算是打了招呼。

  「是建業麼?」杜銀釵眼睛未睜,卻一下子就憑藉腳步聲猜出是自己的外孫女到了。

  「見過外祖母。」建業連忙向杜銀釵行了個家禮。

  杜銀釵擺手示意她起來,轉頭對讀報的女官說:「你且下去休息,將這份活計交給建業便是。」

  「報紙」這東西出現在幾年前。在蘇徽的提議下,嘉禾在京師創立了第一家報館,隨後幾年內全國各地紛紛效仿,既有官辦的都有民辦的。一張薄薄的紙,印著朝野大事、官府新令以及名人豪傑的風流韻事,在百姓之間流傳頗廣。嘉禾說,她能夠復位重新做這皇帝,與京師千千萬萬的百姓脫不開干係,有道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既然治國時要靠著黎民眾生,那麼庶民們也有資格知道這個國家究竟發生了什麼。

  「外祖母要從哪裡聽起?」建業知道自己的外祖母是想聽她念報,只是這樣大的一張報紙,她也不知該從哪裡讀起。

  杜銀釵從袖中摸出了最新磨出來的老花鏡給自己戴上,「來,讓我看看——」

  報紙到了手上,她一邊低頭瀏覽,一邊詢問外孫女,問她在宮中住的可還習慣,做女史時是否盡職盡責。

  「習慣倒是習慣的,」建業老老實實回答,「孫兒幼年時便常被姨母接入宮中帶在身邊教導,宮內一草一木,孫兒比對自己家裡都還要熟悉。不過尚宮局內事務繁忙,孫兒多少有些吃不消。」

  「忙是好事,意味著受重用。」杜銀釵並不配合孫女的撒嬌,故意板起面孔,「你姨母是不是還打算將女官派至地方?」

  目前女官的舞台只存在於京師,活躍於朝堂上與皇宮中。嘉禾的意思是想要讓地方官衙上也有女官的身影出現。

  「不是將京中的女官外派,而是要開放選官制度,讓京師之外的女人也可以入仕。」建業說著,在報紙上指了指,「這上頭也報導了這件事。」

  杜銀釵打量著報上那一大段的文字久久不語,建業看穿了外祖母的顧慮,於是又說:「姨母並不打算冒進,此番只是先行試探而已。姨母說,她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雖贏得了滿朝男子的敬重,卻終究還是沒法讓普天下的女子都得到和她一樣的地位。科舉取士,始終是將女人排除在外,她縱然創辦了再多的女學,可大部分從女學中出來的女人,最終也還是回到了高牆內相夫教子——不過她也說,相夫教子的選擇倒不算壞,至少學識淵博的母親,教出來的孩子想必也會是聰明人。只不過,要想女人能夠有機會與男子平起平坐,終究還是得想法子讓她們入仕才行。」

  「然而這是漫漫長路哪。」杜銀釵感嘆。

  「可不是麼。」建業點頭,「能讓天子腳下的朝堂上湧出一批女官已是不易,姨母只是透露風聲,想讓女人在地方上做官,立馬就湧出了一大批反對的聲音。這幾天姨母可是被吵得焦頭爛額。」

  杜銀釵聞言淡淡一笑,「這倒不妨,她早年間和大臣們吵架都吵習慣了,有的是應對的法子。不過……想要更多的女人做官,還是得循序漸進,切不能妄動。」

  「這個姨母心裡是清楚的。她說自己年輕時也胡來過,現在步入中年,心態已與過去不同。她還說,早些年她頒布律法,讓女人也可以和男子一般平等的繼承家業,內閣駁回了她的詔書好幾次。後來她沒有辦法,只能將律令修改為:家中若無男子,則可讓女人繼承全部產業,外人不許侵奪。可這些年東南沿海的商賈,倒有不少願意將家業傳給女孩,哪怕是家中有男子,也會在一番斟酌後,將家中產業交給更有能力的一方。」

  「東南絲織、棉紡、蠶桑業興盛,這些年每年都有大批的絲綢遠銷海外,女人管事,地位自然不低。經濟決定社會,做皇帝的不必刻意去制定什麼她認為正確的規則,而是要在社會變遷之時加以引導、控制。早晚有一天,她所求的皆能成真,叫她不必心急。」

  建業聽後似懂非懂的點頭,她還年幼,需要學的東西很多,而每次從自己的母親、姨母以及外祖母——這三個控制著國家最高命脈的女人身邊,她都能學到許多。

  「朝堂之上的官制這是又改了一輪了……」杜銀釵推了推架在鼻樑上的眼鏡,「這下可是多了許多我都不認得的機構了。林毓入閣之後大刀闊斧的推行了好幾項新政,看起來倒是和皇帝頗為合拍。不過擔任京都報館館長的席翎和他是不是最近又有矛盾了?瞧瞧這篇報導把人家林毓罵的喲,嘖,小心眼的文人就這點不好,嘴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