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在眾人面前做出了好女兒的模樣,但信中「母親」說讓她投降的字句,她只當自己沒看見,並且還厚著臉皮解釋說她是個女人,沒讀過多少書。

  杜銀釵被自己女兒的厚顏無恥逗得悄悄在慈寧宮大笑了一場,也只有這樣的榮靖,笑過之後去打聽李世安的情況,得知李世安根本就沒把榮靖這一挑釁放在眼中,而是在專心的策劃周福壽的登基大典。

  嘉禾失蹤……或者說已經「死了」,李世安原本就想要扶持這樣一個傀儡,現在自然是迫不及待的便將此事提上了日程。

  「這情況可是不妙呢。」杜銀釵感嘆。

  「昆閣老正在反對此事。」梁覃告訴她。

  「昆子熙?」

  但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是,昆子熙的重孫崑山玉是李世安一黨,昆子熙本人又是朝中重臣,李世安請他重新復位倒也並不奇怪。

  之前昆子熙被嘉禾削去了官職又監.禁在府邸,但現在他反對周福壽稱帝,又顯然是站在了嘉禾的立場。

  「你說說,那老兒能撐多久?」杜銀釵若有所思的問道。

  梁覃搖頭,「臣不知。」

  「但願他能撐到吾兒回來吧。」杜銀釵說,與此同時心裡也在猶疑,她的女兒,真的還會回來嗎?

  蘇瀅接到了一封有生科院傳來的郵件。

  視頻郵件點開後,冒出的是生科院負責人的影像,他在郵件中告訴蘇瀅,他已經知道了她兒子蘇徽將夏朝女皇帶到了二十三世紀的事情。

  蘇瀅放在桌上的手驟然掐緊。

  接著,郵件中的影響朝她露出了諂媚的一笑,問她,能否將這位女皇交到他們手中。

  第245章 、(五十七)

  李世安不通政務,他的長處在於用兵打仗,在成為秦國公之前至大字不識,還是後來才學的四書五經——但這些東西他卻也並沒有學到心裡去,亂世中廝殺過來的武人最看不起的便是酸腐的書生,至今李世安在面對著儒家那堆大道理時,心中仍有鄙夷。

  這點李世安倒是與嘉禾略有相似。嘉禾自小有宮中女大家教她詩書,可做了皇帝之後漸漸的意識到儒家所講究的那套綱常禮法的說辭不利於她的統治,於是在登基後又是崇信道教,又是召見西洋和尚,只盼著能藉助外力打壓儒學,實在打壓不了,便狠下心來對朝堂來了一番大清洗。李世安雖是趁著這一機會才得以掌控京都,但心底里卻也悄悄佩服過這小丫頭有魄力。自宋以後重文輕武成風,皇帝以理學治天下,對士大夫多有倚重,故而養出了一大批驕矜自得的文人,李世安對他們可謂厭惡至極。

  然而當嘉禾失蹤之後,李世安面對著偌大的京師,卻又不得不將那群之前被嘉禾關進了大牢的閣臣一個個放出來官復原職,將那些被她貶黜的文官們又好言好語的召回。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李世安不懂治國,他的謀士們也懂的不多。再者說了,他與崑山玉算是盟友,而崑山玉身後所代表的,就是文人士大夫,他雖厭惡這幫人,但實際上早就和他們勾連到了一起。

  但重新啟用這些文臣不過幾天,李世安就有種把他們全部推出去砍了的衝動。

  目前主要的矛盾在於迎立周福壽的問題上。按照李世安的構想,他們既然曾經在周嘉禾手下吃過大虧,現在應當會迫不及待的站在周嘉禾的對立面,管她是失蹤還是死亡,趕緊用一個乖巧聽話的周福壽頂替掉她的位子才是。

  可這些迂腐的儒生卻非要在這時磨磨唧唧,要見到屍體確認周嘉禾的死亡、要詳查周福壽的三代祖宗確定他的皇族血脈、如果周嘉禾真的死了,還要設法弄出一份她的「遺詔」來,以此確定周福壽登基的合法合禮。

  李世安為此頭疼不已,像他這種在亂世中走過的人,信奉的是強者為尊,儒生們的糾結在他看來是迂腐頑固的象徵,而在那群儒生眼中,他則是粗鄙無禮的泥腿子,是有勇無謀的莽夫,只知打仗而不懂治國,是沒有受過孔孟之訓的野蠻人。

  他們被嘉禾整治的生不如死的時候,說李世安造反是「清君側」的義舉。嘉禾被李世安逼至泰陵的時候,他們緘默不言,好似眼瞎,嘉禾失蹤後,他們又搬出了天人感應的理論,說皇帝受命於上蒼,端和女帝為政荒唐,如今下落不明是遭了天罰。

  可現在他們在李世安的操控下一個個官復原職,又馬上變了嘴臉。中原重文輕武幾百年,這些文官哪怕手無縛雞之力,在面對著李世安的時候也有著無與倫比的衿傲。好似他們多讀了幾本聖賢之言,便高貴了起來。眼下他們為周福壽的皇位與李世安爭執,倒不是因為他們對周嘉禾有多忠誠,周福壽這樣一個未必就是皇族的小子做皇帝他們無所謂,他們在意的是周福壽登基之後,輔政大臣的位子。

  李世安入京救出了他們,那當然是好,但他要是能在周福壽登基後乖乖撤兵回山海關,自此以後只專心為國戍邊,絕對不再踏入京畿半步那就更好了——哦,在回山海關之前,最好他還能順手收拾了榮靖長公主,如果能恰好和榮靖在戰場上同歸於盡,那這些儒生一定爭搶著將李世安編入國史的忠臣列傳。

  李世安不懂朝堂上的彎彎繞繞,但他又不傻,自然很快就猜出了這些儒生心中都在想什麼。他當然不可能如他們所願,可要效仿嘉禾大開殺戒,卻又是下下之策。因此他只能暫時耐著性子,在文淵閣聽著那些閣臣們慷慨陳詞,搬出一套又一套的道理,告訴他為什麼不能急著立周福壽為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