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邱氏從宮裡離開的時候不曾去見自己好友最後一面。董杏枝坐在房中心不在焉的刺繡,無意間聽見了轎夫起轎的吆喝聲,不知怎的心中一驚,推開門闖了出去,但只看見軟轎遠去的背影。

  這一刻董杏枝心中突然湧起一股預感——也許她此生都無法再見到邱氏了。

  她不管不顧的追了出去,可無論她怎麼跑,那座轎子都遠遠的在她前方無法靠近,漸漸的、漸漸的,它消失在了她的視線之中。

  董杏枝跌倒在地嚎啕大哭,路過的人沒有一個理會這個普通的宮女,國喪期間,人人都惶惶不安。

  就在這時,她見到了當時還是寧康公主的嘉禾。那個女孩讓董杏枝仿佛看到了救命的稻草,她朝著她沖了過去。

  對於她這樣的人來說,公主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也許只要公主的一句話,就能改變一個人命運。

  十三歲的嘉禾並沒有讓董杏枝失望,那個還未長成的孩子,心底還保留著一份柔軟。在聽見嘉禾鬆口的那一刻,董杏枝幾乎就要昏過去,就好像是一個筋疲力竭的旅人終於見到了落腳之地。

  可所謂的希望,也不過是在她心中短暫的存在了那麼一會而已。

  他們終究還是來遲了,邱氏死了,刺客在追殺趙賢妃的過程中順便給了她一刀。知道太多秘密的人被滅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白鷺觀化成了廢墟,廢墟之中的焦骨,不知哪一具才是邱氏。

  亦或者,他們都是邱氏。

  原本董杏枝也是要死的,邱氏知道的東西她都知道,她甚至還膽大包天的試圖去為邱氏向皇后的女兒求一條生路。

  但董杏枝平安活到了現在。因為嘉禾將她留在了自己的身邊。

  「你膽子很大,這在宮中也許不是什麼好事,但我喜歡用膽大的人。」嘉禾這樣說道:「而且你既然可以為了自己的朋友豁出性命,足以說明你是個講情義的人。這很好,我反倒不愛那些過分聰明的奴僕。」

  那時候嘉禾還沒有習慣自稱為「朕」,才登基的小女帝孤零零的坐在金座上,眼神迷茫。

  從那時候開始,董杏枝便發誓效忠嘉禾。

  如今三年的時間已經過去,她和嘉禾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有些東西卻還是和從前一樣。

  「六宮該分賜下去的角黍都已經賜了。」她以女官的身份站在嘉禾身邊,向天子稟報這一日應完成的事宜,「內閣、六部的賞賜也已經送到。一會陛下應當去向太后請安……教坊編排了新的舞樂,之後陛下應前去祭奠屈子。」

  嘉禾安靜的聽著。

  「今日的奏疏送上來沒?」忽然她又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內閣的意思是,陛下年紀尚小,可以在今日休息一下。但臣說陛下勤政愛民,他們也不好阻攔。對了……」

  董杏枝的話還沒說完,殿外忽然傳來了輕快的腳步聲。宮女前來通報說,是御前翰林們前來拜見天子。

  他們是嘉禾選出來的近臣,名義上是少年天子的「玩伴」,自然與嘉禾親近,在今天這樣的日子來拜見嘉禾是再正常不過的。

  「宣。」嘉禾對通報的宮女說道,轉頭又看向董杏枝:「你方才想說什麼。」

  董杏枝幾乎很少有什麼表情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尷尬和無奈,「那對奏疏之中,有一份便是林大人寫的。」

  「他寫了什麼?」

  「他……彈劾陛下。」

  嘉禾:???

  她就知道,能在天書上都留下大名的言官,絕對不是個讓人愉快的傢伙。

  一抹耀眼的青綠色風風火火的闖入了她的眼中,林毓一路疾行走到了嘉禾跟前,按照臣子的禮節朝她叩拜,起身後笑盈盈的問嘉禾:「陛下看見臣的上書了嗎?」

  罵完皇帝之後,他來向皇帝邀功了。

  作者有話要說:杏枝姐姐是個忠僕

  原本的歷史上,她還殉主了

  她的忠誠不是無緣無故的,而是因為在她最絕望的時候,嘉禾作為希望出現在了她的面前雖然並沒能救下她的朋友,但至少嘉禾向她伸出過手

  第71章 、

  林毓上書彈劾的是宮中每逢節慶,必靡費大量錢財,奢侈無度,簡直是朱門酒肉臭,全然不顧天下百姓和邊關將士的死活。

  看著紙上林毓激烈的言辭,嘉禾都不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就成了一個昏庸的暴君,貪圖享樂不恤百姓的那種。

  「林卿可曾將如今宮中每年用度與先帝長業年間做過比較?」嘉禾自認為比起她的父親來說,她真的很節儉了。至少她沒有妃嬪,每年光脂粉前就省了不少。

  「端和元年至今,宮中每年花費不足長業年間七成。」林毓倒是個盡職盡責且講道理的言官,罵人前做過詳實的調查。

  「那林卿可算過,一年之中大小節慶,加起來占三百六十五日的幾成?」

  「約莫兩成。」

  「那林卿何忍上此奏疏彈劾於朕?」嘉禾並不生氣,她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哭笑不得。

  和林毓一同進殿的幾名士子聽到這話之後想要站出來為林毓說幾句話,然而有膽子大的抬眸看了看嘉禾的臉色,卻又發現女皇並未真的動怒。

  「這是臣子職責所在哪!陛下!」林毓更是如同猴子一般順著杆兒就往上爬,「陛下,臣伯父乃是六科給事中,兄長供職於督察院,臣一家子出了好幾位台諫之官,臣自然得繼承家風,有學有樣。臣的父親曾屢屢教導過臣,要敢於直言,做魏徵一般的臣子。明鏡可為陛下正衣冠,良臣當為陛下正言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