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不懷好意的相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56章 不懷好意的相助

  寧王府,書房。

  上官泰寧從宮中回來,那裡已有幾人在等候,小南站在書房外,見他回來,立刻接過他的佩劍和大麾,「爺,方裘,蘇德,辰冰已等候多時。」

  「我知道了,你立刻下去讓人備些點心上來,我們不會這麼快結束。」上官泰寧點頭,抬步進門。

  書房中三人已起身,齊齊行禮,「王爺。」

  「幾位坐,本王剛從宮中回來,明日一早前往栗城。」

  「王爺,皇上允了?」

  「嗯,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臨王回栗城了。」上官泰寧撂袍坐下,看著驚喜的三人,他的嘴角也溢出笑容,「明日我就前往栗城,這次一定要讓晉狗知道我們南昭的厲害。」

  晉國野心勃勃,若是不挫他銳氣,他遲早會更囂張。

  方裘蹙眉,拱手,道:「王爺,此次多加小心,眼下南昭與晉國之戰已是不可避免。晉陳兩國看似是為誠王撐腰,實際他們的野心,已是眾人皆知。」

  蘇德立刻問:「王爺,晉陳兩國此舉怕是會更累得誠王永無翻身的可能,皇上對誠王可有指示?」

  方裘,蘇德,辰冰三人都曾受上官泰寧的恩惠,如今又有知遇之恩,自然是全心全意為他。

  提及誠王,上官泰寧皺眉搖頭,情緒很差的道:「父皇下令,任何人不得進出誠王府,下旨接小世子入宮,理由是父無父樣,染及兒心,即日起由淑妃暫照顧。」

  幾人聞言,沉默了下來。

  小世子接入宮中,這如同掐住了誠王的喉嚨,讓他外面的勢力不敢輕舉妄動。

  實際上,誠王出事後,武宗帝就對誠王的勢力做了一次洗牌,眼下在明的勢力已全部瓦解,暗中的勢力,也是武宗帝一直扣著誠王的用意,他就是要引那些人出來。

  不一會兒,小南親自提著食盒進來。

  上官泰寧:「小南,加強巡視,不得讓人靠近書房。」

  「是,爺。」

  幾人圍坐在一起,一直商議到天明,上官泰寧梳洗後便帶軍前往栗城,此行由辰冰和小南跟隨,蘇德和方裘回到原位,各司其職。

  ……

  青城,彥王別院。

  上官孜彥倚窗而立。

  風欒走上前,「王爺,不必擔憂,栗城傳來消息,臨王爺吉人自有天相,只是受了些傷,並無大礙。京城那邊,皇上命寧王帶軍前往栗城支援。看來,皇上已不會再姑息晉陳兩國。」

  「老六?」上官孜彥低喃一聲。

  記憶中,上官泰寧熱衷在外遊歷,朝堂之事,除武宗帝強按給他的戶部之外,並無涉及其他,這前年多來,也一直在賓城主持重建。

  憶起賓城,上官孜彥心中趟過暖流。

  「風欒,寧王此行,誠王的人一定會暗中阻撓,你命人沿途護送,直至栗城。」

  風欒聞言,不由一驚,「王爺,這個?」

  那是寧王啊,如今四王奪嫡的暗戰中,誠王已無希望,碩王受誠王所累,再加上他的背後力量太薄,如今也只是閒王一個。

  如今真正能與彥王並肩受選的就只有寧王了。

  風欒在彥王身上十年,對朝堂中事不說盡在掌握之中,但也能看清七七八八。寧王他看不透,外看完全沒將那個位置放在心上,也從未有過讓人起疑的動作。

  可就是這樣,風欒覺得上官泰寧更是不容小窺。

  「風欒,你別勸我,我承過老六的情,不管將來如何,這一次,我也把這情還了。另外,你去替我辦一件事,那本冊子可以交出去了。記住了交給刑部,不要留下讓人猜疑的尾巴。」

  上官孜彥抬手,阻止風欒再勸止。

  他是一個極自負的人,一旦做了決定,那便很少更改。

  上官孜彥的母妃只是一個宮女,生下他便沒了,自小他與誠王一起長在德妃膝下,兄弟四人,他與誠王的感情最深。或許就是因為感情深,所以,在賓城時,誠王的旁觀,誠王的落井下石才讓他心生恨意。

  他手上一直握有誠王的證據,足於讓誠王永無翻身之地。他一直在等待機會,如今眼看著南昭與陳晉兩國必須大戰一場了,他也知時候到了。

  誠王完敗後,碩王敢將累及,寧王暫無心朝政,最大機會的人是他。

  如果寧王站在他這邊,那一向與寧王親近的顧將軍府,就算不站他這邊,保持中立,於他也是好事一樁。

  上官孜彥性子穩重,從不輕易出手,每一步都計算好了利與弊。

  風欒見他主意已定,便拱手應道:「風欒明白。」

  「你下去辦事吧。」

  「是,王爺。」

  上官孜彥抬頭看向空中皎月,輕道:「老六,希望咱們兄弟沒有兵刃相見的那一天。」

  ……

  一路的埋伏,刺殺,上官泰寧帶著將士次次浴血奮戰,下手更是狠辣無情,所有埋伏之處,必定血流成河,死骨無存。

  到達栗城的時候,上官泰寧已經六天六夜不曾入眠。

  他一襲寶藍色錦袍,血跡斑斑,處處顯出暗褐色,整個人卻依舊精神抖擻。這一路,暗中伏擊的人馬不少,可也有人在暗中相助,這才讓他損兵極少的到達栗城。

  栗城的形勢很緊張,兩國已經開戰,臨王爺回歸,士氣大漲,第一回合,南昭大勝。可晉國那邊也不是軟柿子,兵臨城下,伺機攻城。

  「王爺,看來這一回合,晉軍沒有討到任何好處。」冰辰伴在上官泰寧左右,兩人駕馬領隊,一邊進城,一邊掃看著城裡的情景。

  上官泰寧看著熱鬧的街道,百姓面無驚色,看樣子生活起居沒有任何影響。

  嘴角溢出一抹微笑,上官泰寧輕道:「有戰神坐鎮,果然氣氛都不一樣,瞧瞧咱們南昭百姓的心都無比安定,看來這次兩國交戰,晉國那邊仍舊是慘敗的命運。」

  冰辰點頭附合,「王爺所言極是,咱們南昭有臨王和顧將軍,無論是陳國還是晉國,他們都討不到任何好處。」

  「嗯,走吧。」

  城牆上,墨子安俯視著城下的晉國軍營,他緊抿著唇,鼻子以上由銀色面具遮住,除了一雙眼睛,再看不見其他。

  外傳臨王爺墜崖受傷,尤其是臉部,一道又深又長的傷疤,所以,自臨王回城後,他臉上就多一個銀色面具。

  這是墨燁正的決定,墨子安的眼睛和嘴唇與墨燁正如同一輒,戴上面具色,旁人根本就察覺不出這並不是墨燁正本尊。

  當然為了避免紕漏,墨燁正的心腹都知實情,也都收到了墨燁正的親筆信。再加上有常歡和常樂兩位軍中常客,他們對墨子安都沒有任何異議。

  其中不少人是知道墨子安身世的,這麼一來,更是服從他的調遣。

  「王爺,寧王帶的援兵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