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能是因為她這和氣的態度,再加上良種的功勞總體是算在司農寺的頭上,司農寺上下對她印象大好,一時她在司農寺這塊地盤上也算如魚得水。

  時間進入三月的時候,樂安那邊來了信,是葉母寄來的。

  葉母告訴她,樂安的百姓們對於良種能率先在樂安試種態度十分感激。良種種下去後,所有樂安的百姓們已經自發的以村為單位,每日在良種試田周圍巡邏,不允許任何外人靠近。並且還有族老商量著要為她立廟,感謝她帶來良種。

  前面的話還好說,後面葉芷清敬謝不敏,忙回了信,讓他們不要這麼做。

  在她心中,夠立廟資格的只有袁農神這種等級的人物,她只是個搬運工而已。不過良種在樂安沒出亂子就好,從信上她能看得出來,母親在老家應該過得挺充實的,她老人家開心就好。

  「感覺好像閒下來了。」司農寺苑監的職位其實並不算空閒,葉芷清一開始還忙得焦頭爛額,但是漸漸的上手之後,她心裡就不免生出一股空虛來。

  她到底不擅長農事,想要靠著這個往上爬,難度有些大。別看她現在是六品,但司農寺多冷板凳的位置,立功的機會比其他部門要少的多。

  花了幾天時間,葉芷清確定自己在司農寺這邊上升的空間很小之後,開始拿出紙筆,去規劃她最終要走的路。

  回想這麼些年過來,她做的所有事,都算不得精通。無論是行商,還是海航,又或者培育良種,等等。她能取得成績,蓋是因為她超前的認知。

  除了這點優勢,其餘的,她未必比得上當代人。

  她是因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有這樣的成績。那若是讓今人站在她的肩膀上呢?

  社會進步的最終決定力量是生產力,她不是理工科出身,無法讓她所知道的科技橫空出世,但是她可以提前去創造這個環境,可以將她所知道所了解的知識,以別的形式告訴世人,讓世人在這基礎上去鑽研。

  對於妻子每天下了衙就坐在書桌前寫寫畫畫,風清也注意到了。

  「學校?」他將葉芷清的規劃拿在手裡,大概地看了一遍,「這和書院差別似乎並不大。」

  上面的規劃是按照科舉的等級來劃分的書院,和現在的書院確實沒什麼兩樣。唯一不同的是,添加了百工科,同時,官方書院的教工需要通過教工考核才能擔任。

  這其實就是古代版本的教育系統。

  在這個時代,將書院變成小中大學校不太現實,這會觸動不少人的蛋糕,引起利益反彈。所以葉芷清乾脆不動這塊,只是在原計劃上添加百工科,然後借用後世的教師福利制度,來吸引優秀的人才來當辛勤的園丁。

  反正每三年科舉落第的人那麼多,也算是給他們安排個好去處。

  「是,最主要還是百工科的發展。」葉芷清道,「我的預想是,另外設立百工學院,學院直接和工部對接,每一年優秀的人才可以直接送入工部。」這樣就有了噱頭,能大幅度吸引人來學百工。

  「百工學院的事,問題不大。」風清道,他原來在工部待過,好歹有點香火情,可以去提,「但是你知道的,這事最難的不在於這個,而在於這學院能不能開起來。」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會去做百工的,基本上都是窮苦的百姓。窮苦的百姓只勉強餬口,有哪有閒錢來送孩子去書院。就算有這個錢,他們也大多會選擇孩子走科舉之路,而不會鼓勵他們當默默無名的百工。

  「我知道,」葉芷清也設想過這點,她主動翻開第二頁給他看,「所以我想的是,對於來學百工的學生,給予無息錢學貸,同時還設立高額獎金。吶,這些我都羅列好了。總而言之,先把人誘拐來再說。我已經打算好了,前期的銀子可以我來出,但是後期學院所產出的銀錢,也歸我們自己支配。」

  風清將上面的內容仔細看了一遍後,俯身提筆在旁邊加了幾個字,「軍營里有軍械,這也可以放到百工學院裡。」

  「真的?」葉芷清有些驚喜,軍械這東西和軍營沾上關係,若是能研究出更好的軍械來,那是能立大功的。若是這個也能放在百工學院裡,那肯定會吸引一批人進來。

  「謝謝!」她踮起腳尖在他臉上吧唧了一口,「你快幫我想想,還有什麼要加進來的。」

  大約是這個獎勵讓風清十分滿意,他又幫著在學院種類上添加了一些實用的分類。

  將這些寫完,夫妻兩個又就著學院的創辦細節細細討論了起來。一直到深夜時分,葉芷清這才意猶未盡地熄了燈。

  這種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他們兩個自己琢磨了三天之後,葉芷清開始一一去拜訪沈老他們。

  書院改革這種事不算小,她和風清不可能一拍腦袋就這麼定了,再怎麼也要得到別的兩位輔政大臣的支持。

  沈老對百工學院的態度是可有可無,畢竟葉芷清說了,百工書院自成一體,不從朝廷那裡掏錢,他自然沒意見。

  他比較感興趣的是新的教工制度。

  教工經過官府審核,成為官方教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屬於官吏的一種,進入了體系當中,這就相當於多了一個為官的途徑。若是能成的話,可以說是賣了全天下讀書人的好。

  沈老自身也是讀書人出身,對於這件事的實施,他樂意之至。因此葉芷清的事在他這裡,便得了首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