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來我們接下來有一場大戰要開始了,京城那邊你具都安排好了?」靳語塵靠在她的肩膀上,「赫連明珠正與靳鳴陽他們交涉著籌碼,京城裡也發生著有趣的事吧?」

  「那是裴元瑾的事了。」

  「他的話我放心,他沉寂了幾十年,是時候鬧一鬧了。過不了幾天,赫連明珠肯定會等一個適合發起進攻的最合適的時機,他的話會準備好一把□□,拉滿弓後,就等著你回去砍斷□□了。」靳語塵說著,不禁在心裡盤算著自己的打算,她雖然在大梁那邊既沒有人力也沒有防身的武器,甚至也沒有過人的功夫,但她自己就是一個蓄勢待發蟄伏已久的毒蛇。

  她可是在大梁的各個地方都游厲了一遍的人啊,如果說兩年前的西門關戰役她毫無用武之地的話,那現在她可以帶著最理想的兵力,不再是紙上談兵。

  眼看著天色就要慢慢變黑了,靳語塵長長的呼出一口氣,沈輕別靠在她懷裡,自是聽見了她的嘆息,她也正想著回去京城後點起這把火,點燃百姓深埋在內心的憤怒。

  「怎麼了?」沈輕別問。

  靳語塵還是搖搖頭:「沒怎麼,就是不想太快和你分開。」

  第103章 蓄勢

  「公主特意隱藏了身份來安慶見我們,想必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我們商量。」靳軒豪最先發問,請人進來喝了茶,也是要聊聊正事了。

  赫連明珠不緊不慢的將手裡的茶杯放下,看著靳軒豪,滿臉的笑意:「你覺得你們打敗靳薛帆的勝算有多大?你們考慮過這個問題沒有?」

  靳軒豪當然知道他們勝算很小,他們頂多算是池塘里丟進去的一顆比較大的石頭,只能掀起幾層漣漪而已,靳薛帆根本不會將他們放在眼底。

  「公主只是來說這個的恕我們慢走不送。」沈輕別說過赫連明珠是個機靈且疑心又重的人,但她更大的致命點就是很自大,越是和她說話,就越要顯得自己很浮躁不冷靜,讓赫連明珠覺得自己占有後就知道該怎麼和赫連明珠交涉了。

  赫連明珠笑意更濃:「我知道這樣問很冒犯,但這確實是事實,但現在若是有一方願意當做你們義勇軍的援助軍隊,你們當要如何?當要怎樣對待幫助你們的人?」她要看看對方究竟會給自己多少籌碼,若是很多的話那她的猜測就不會錯,他們的推手一定是沈輕別,沈輕別知道自己好勝心強,如果安慶用很豐厚的戰利品給她當做謝禮,她必定會因為心裡的虛榮和滿意而收下並且答應。

  這時候靳軒豪倒是不說話了,陷入了一片沉思,然後還和身邊的靳炎池互相使眼色,這讓赫連明珠心裡不禁起疑,靳軒豪應該是這三個人中的主腦,這個時候只需要對她空口說大話就可以了,但是他卻開始為難,反倒是一旁有些浮躁和直腦子的靳鳴陽說道:「我們這裡什麼都沒有,你要是想從我們這裡拿走什麼的話,那太對不起了,我們寧願捨近求遠,去請求甬國的援助我們也不稀罕你的幫助。」

  這三個人,靳海宴是主腦,靳炎池是副手,而這個靳鳴陽只是個象徵個平衡點,若是推翻了靳薛帆,那上任的就極有可能是靳鳴陽,這兩個人各懷心事,為了雙方的平衡,就只有坐一個架空的昏皇帝上去,實際權利握在各自的手中,然後再著手改變靳薛帆上任時的法令,重新整頓安慶的國風。

  這三個人都不大適合做安慶的皇帝,靳鳴陽太蠢容易被近臣和小人左右,靳軒豪和靳炎池又太多的心眼不老實,那能坐上那個位置的最合適的人選,就只能是靳語塵了,靳語塵是大梁的駙馬,到時候就說兩國交好,可以有更多正當的理由將大梁的公主嫁過來,赫連氏族便能慢慢的侵入安慶的王朝,大梁的文化也會逐漸侵入安慶,到時候將安慶和大梁合併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現在她只需要和這三兄弟合作搞垮靳薛帆,然後再將這三兄弟都送到下面去,那皇位自然就只能是靳語塵的了。

  赫連明珠擺出一副無奈的樣子:「看來確實是撈不到好處了,不過你們三人當中要是有誰當了皇帝,必須答應我一件事,從西境進入安慶的那十五座城池你要都劃分給大梁,還要在未來的二十年無償向大梁進貢。就這麼個小小的要求,只要你們答應,我在這裡以我赫連明珠的項上人頭擔保,必定助你們中的那位奪得皇位。」赫連明珠故意對三個人說這句話而不是只對靳鳴陽說,便是想要挑起三人暗地裡的猜忌和矛盾。

  果然赫連明珠此話一說,一人喜二人憂,雖然三人當初合併在一起的目的就是推翻靳薛帆,靳鳴佐好好的突然就死了本身就很奇怪,就連靳鳴佐生病了的事他們都不知道,猜都知道是靳薛帆故意封鎖了消息,好讓靳鳴佐駕崩的時候身邊只一個他,到底靳鳴佐駕崩的那天說了什麼,旁人不敢猜他們可敢,這皇位說不定就是偷來的,誰都又可能當皇帝,看誰更有本事了。

  靳鳴陽喜是因為他真的一門心思的以為自己這兩個弟弟是單純來協助自己的,只是空口允赫連明珠一個承諾而已,到時候安慶強盛了在撕毀合約奪回城池,現在就算給大梁又有什麼的,先解決他們眼下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協約什麼的,本來就不公平,本來就不會被安慶的民眾承認,到時候他撕毀協約,百姓只會歡呼,這買賣看上去自己一點都不虧。

  但靳軒豪和靳炎池不這麼想,一開始知道靳薛帆登基後,說是大赦天下,但卻並未將太子召回去接到宮裡住或者讓太子脫離那個小地方,可是什麼都沒有發生,靳薛帆更是沒有將他們二人從荒蕪之地解放回到京城,他們那個時候就知道靳薛帆不會放過他們,所以當義勇軍的旗號打響時,他們就集合封地的自願軍參加了,當初不知道是誰在到處宣揚新皇的皇位是不被承認的,也不知道是誰打起來「清君側」的口號,一問都是說是從太子那裡傳來的,當時兩個人覺得像太子那樣的人怎麼可能成得了大事,但是偏偏所有反靳薛帆的藩王都去了,他們也不得不隨著大趨勢前去合併,來到大本營之後他們便得出了結論,一定有什麼人在背後推動,卻為這個舉動暗地裡蟄伏了很久很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