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良久他說:「這些年總想著要再見你一面。」

  她點頭,笑:「我也是。」

  彼此的情感已無關風月,但曾經有過的羈絆,當年的匆匆離別像是人生某段經歷戛然而止,人生再度重逢總算是有個交代。

  彼此寒暄著,問候近年的經歷,都希望對方過得好。

  短暫相逢終有告別時。

  兩人說完了話,離別時,宋致最後沖顧莘莘笑了笑,說了一句:「謝謝你。」

  「謝謝你當年的話,那會我人生最黑暗之時,我認為自己一無所有了,你卻說,不要放棄自己,未來會擁有更多。」

  顧莘莘默然,當年宋家血脈的真相捅穿,宋青山將宋夫人虐待致死,宋致被囚禁地牢,險些活活餓死,後來宋青山自殺,宋致的血脈生父,大陳天子也因內疚發病而亡,死前更將混亂的政治朝堂及未來的大陳命運全交給宋致……至親皆死,身份窘迫,未來不明,曾以為自己是世間最幸福之人的宋致一夜之間失去一切,又背上沉重一切。

  他曾絕望對顧莘莘說他一無所有,顧莘莘撫慰他不要放棄,現在的失去不代表未來的徹底否決。

  果然,他重新站起,振作奮發。拋去昔日的黑暗,迎來人生新的光亮。

  踏著命運的枷鎖而出,他用心底的至善及對大陳的肩負感,沐光而行,一路奮進一路收穫,名利,聲望,讚譽,尊敬他的大陳王室,擁戴他的門生……當然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找回了自我。

  不再是宮殿裡被仇恨蒙蔽雙眼,被孤獨吞噬的絕望,他又回到了顧莘莘最初所見,風光霽月,仁愛坦蕩,願為國為民奉獻一腔熱血的至純。

  他的內心曾經歷過血色與黑暗,可他的本真,拋去陰影霧霾,仍那樣可貴。

  晚風漸起,吹起彼此衣衫。

  彼此腳步分離前,宋致目光望向謝栩那端,輕道:「他如今待你很好,我也就放心了。」

  顧莘莘謝過他關心,向前走了幾步,忽然又一回頭看宋致,眼神俏皮:「你也找一個吧,雖說一個人也能活得精彩,但多個人陪總是好的。」

  宋致一笑。

  與宋致告別,翌日夫妻倆離開小鎮,向下一個目標出發。

  下一個目的地,蒙城,是專門去的,為了看另一個老朋友。

  凌封。

  青春年少的另一個重要夥伴。

  凌封年輕時看似是個肆意公子,紈絝豪少,實際骨子裡盈滿愛國護民的情懷。

  過去他早就想從軍,奈何大長公主年事已高,身體有恙,為盡孝凌封一直沒離開京城,哪怕領值也是在皇城禁衛軍營。

  幾年前大長公主終於仙去,凌封總算能夠一展所長。

  他離開京都,自行請願來蒙城戍守。

  蒙城也是大陳的要塞之地,東接柔然,西接突厥,附近還徘徊著一些其他草原部落。

  這些年,大陳與各鄰國間外交關係和睦,柔然忽利王子早就結束了質子生涯,回國接替他的柔然王位,不知他在京中浪蕩的幾年,有沒有真正追求到幾個京都名門貴女,過去嗜好的野獸狼群還養不養?總之他回國接任王位後維持著與大陳友好的關係,雙方還有貿易來往。

  至於突厥,大陳數年前曾在突厥內戰中幫助過新任突厥王上位,新突厥王感恩戴德,是以近些年突厥與大陳的關係同樣良好。

  唯一變數便是草原上流動的小部落,眼紅大陳富庶,在蒙城附近不時騷擾一番,成為大陳安定下的局部小憂患。

  凌封便是基於此自請蒙城鎮守的。

  謝氏夫妻趕到蒙城時,記憶里京都瀟灑快意的小爵爺,雖依舊眼神桀驁不羈,但身著鎧甲手持纓槍,面容被邊關風沙磨礪,已然有了戍邊將軍的堅毅凜然。

  這些年宋家這對表兄弟,兄長宋致在大陳內部彈精竭慮輔政為國,表弟則在邊關堅定鎮守,一內一外,令人欽佩。

  老友見面,喜悅無比,這一晚雙方把酒言歡。

  一邊喝一邊聊過往,凌封過去對顧莘莘未選擇自家表哥而抱屈,但眼下看顧莘莘與謝栩伉儷情深,又為她高興。

  反觀凌封,這些年建功立業,感情上卻頗不順坦。

  凌封年輕時玩世不恭,對女色不甚在意,感情上仍是正常男人,沒像旁的公子哥娶妻妾,是怕屋裡有束縛,直到大長公主去世前不放心給他指了一門婚事,是京里的某個貴女。

  彼時凌封談不上喜歡,但門當戶對,加之女子溫柔嫻熟,便答應了婚事。

  誰曾想成婚不到一年,剛及懷了孩子,女子就因難產而亡。

  外祖逝去,新妻幼子緊接離去,凌封受了不小打擊,乾脆離了京都,一心守衛邊關再未回去。

  提及往事唯有嘆息,好在這個漢子已走了出來,他吆喝著又給自己倒了一大碗,扯著兩人道,「喝喝喝,今晚不醉不許出本帥的帳營!」

  顧莘莘卻按住他酒碗,「不,改日再醉,今兒你不能醉了,一會兒有貴客來。」

  又拖長了話音:「是專程來找你的。」

  凌封:「誰?」

  話未落,帳簾掀起,一個約摸十八九歲的妙齡女子而入,長發高束,手握銀劍,竟也穿了一身紅色鎧甲,看起來是個英姿颯爽的小女將。

  凌封瞅著她半晌,終於反正過來:「你是……沐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