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原來是個第一次跑馬的菜雞,丁之童心裡說,接下去的42公里會給他教訓的。
6點15分,他們到了南京東路。
深秋的上海,太陽尚未升起,路燈都還亮著,步行街上卻已經是人頭濟濟,一看就知道是跑者還是路人。路人都穿冬裝,跑者T恤短褲,聚在一起拉著旗子拍照。
就是這麼巧,手機上剛好收到主辦方的推送,標題一句話簡單直接:那群瘋子又出來跑步啦!
丁之童哈哈笑起來,拿給甘揚看。甘揚卻像個老母親,關照她外套先別脫,別好號碼布,再檢查一下隨身包里的東西。
丁之童輕裝上陣,包里只有晶片和計時器。倒是甘揚,裝了十幾根能量膠、鹽丸和士力架,像個八十年代擺攤的小販。
丁之童問:「你帶這麼多幹嘛?」
「兩個人兩張嘴呢,有備無患。」甘揚解釋,真的是老母親。
好吧,要背就背著吧。
丁之童有種感覺,這人好像對她這一次能不能完賽很是疑慮,做了各種準備。小瞧人,她在心裡說,她又不是王怡帶來的那個菜雞。
因為疫情的影響,這一年的比賽只保留了全程馬拉松,沒邀請國際選手,參賽人數也比往年少了很多,還分了三槍起跑。在起跑區內必須戴著口罩,踩著地上的藍點,保持一米距離。
但就算是這樣,現場仍舊人潮湧動。
驗證,簽到,他們跟著人群往江邊走,一邊走一邊看著太陽在江對岸慢慢地升起來,出現在陸家嘴天際線的後方。天空褪去深色,鍍上一層金,又顯出淡淡的青蘭,飛著幾絲薄雲,像是玻璃上擦出的細痕。
氣溫還是偏低,只有7攝氏度。又因為之前連著下了一個禮拜的雨,濕度很高,地面都是潮的。丁之童已經脫了外套,只穿著T恤和短褲,卻一點都不覺得冷,整個人徹底醒了,甚至還有點興奮。
到了起跑區內熱身,她更覺得神奇——像是冥冥中的某種巧合,此地是外灘的金牛廣場,也有一頭牛的雕塑。延著賽道一路看過去,全都是曾經的銀行老建築,美國有利,中國通商、交通、中央、台灣、麥加利、華比、荷蘭、中銀、橫濱正金——外國人開的,中國人開的,都有。這是個曾經號稱「東方華爾街」的地方。
十二年,他們似乎回不去了,但終究還是回來了。
「我們真的一起跑馬了……」她看著甘揚,話說出口才覺得有些多餘。
可不是麼,他們一起跑馬了。
而甘揚只是拉著她的手,在人群中以免走散,順便檢查了一下她的心率,說:「怎麼那麼快?還沒跑就129了?」
「這是我可以控制的嗎?」丁之童反問,當時氛圍如此,旁邊所有的人都很興奮。尤其是他們所在的C區,跑團特別多,彩旗招展。
「人來瘋說的就是你。」甘揚看著她笑,往下按了一把她棒球帽的帽檐。
「讓我看你的……」丁之童倒是不服了,也查了一下他的心率,然後把同樣的話還給他,「你不也是麼?還沒跑就120了,你倒是控制一下我看看。」
而且他的基礎心率比她低,平常跑起來也就120左右。
甘揚尷尬,清了清嗓子又扮老師傅,苦口婆心地關照她:「等會兒起跑了一定要壓住配速,你的目標是330,全程保持五分鐘一公里就可以了。要是跑到最後一公里感覺還有力氣,再考慮加速。剛開始千萬不要被帶節奏,別太快了,聽到沒有?」
丁之童剛想說,我又不是第一次,那邊發令槍已經響了,賽道兩側映出大大的螢光色字母:GO!GO!GO!大喇叭里又放出那首熟悉的歌——Bon Jovi的It’s my life。
上馬每年起跑都是這個BGM,丁之童已經在直播里聽過好多次了,前兩槍又聽了兩遍,但在現場輪到她自己,那種感覺還是完全不一樣。
她熱血沸騰,然後就把壓住配速這回事給忘了。
道理她都懂,前面消耗太大,後半程會出問題,但又覺得這是個特別好的日子,晴天,微風,空氣通透乾淨,肯定能出好成績。
甘揚本來應該在前面帶她,現在卻是跟著她跑,讓她時刻關注自己身體的狀態,提醒她別太快。
但一直跑到25公里之後,丁之童感覺還是很好,話癆似地對他說:「你看我都沒怎麼覺得累……你聽我說話都不喘……」
甘揚最清楚她的訓練狀況,就等著看她撞牆。
果然,跑到35公里處,那種熟悉的感覺還是出現了。她不得不慢下來,眼看著330的官方配速員從她後面超過去。
最後的七公里,她幾次預感要抽筋,提前停下來拉伸,對甘揚說:「你去快去追330的兔子!」
甘揚笑出來,反問:「我為什麼要追330的兔子?我們說好的,我肯定跟你一起,不行就慢慢地跑。」
丁之童還是不服,噴了好多雲南白藥,繼續上路。經過最後一個折返,再沿著徐匯濱江往西岸藝術中心前進,總算在40公里之後又超過了她要追的那個配速員。
完賽在即,已經能看到終點豎起的標誌,聽到we are the 插mpion的音樂聲,甘揚卻突然快起來,超到她前面去了。
丁之童實在沒力氣衝刺,只好看著他的背影越跑越遠,一邊跑一邊還低頭在包里掏著什麼。
不是說不刷成績麼?不是說肯定跟我一起麼?她在心裡罵,然後眼見著他過線,轉身,單膝跪下。
6點15分,他們到了南京東路。
深秋的上海,太陽尚未升起,路燈都還亮著,步行街上卻已經是人頭濟濟,一看就知道是跑者還是路人。路人都穿冬裝,跑者T恤短褲,聚在一起拉著旗子拍照。
就是這麼巧,手機上剛好收到主辦方的推送,標題一句話簡單直接:那群瘋子又出來跑步啦!
丁之童哈哈笑起來,拿給甘揚看。甘揚卻像個老母親,關照她外套先別脫,別好號碼布,再檢查一下隨身包里的東西。
丁之童輕裝上陣,包里只有晶片和計時器。倒是甘揚,裝了十幾根能量膠、鹽丸和士力架,像個八十年代擺攤的小販。
丁之童問:「你帶這麼多幹嘛?」
「兩個人兩張嘴呢,有備無患。」甘揚解釋,真的是老母親。
好吧,要背就背著吧。
丁之童有種感覺,這人好像對她這一次能不能完賽很是疑慮,做了各種準備。小瞧人,她在心裡說,她又不是王怡帶來的那個菜雞。
因為疫情的影響,這一年的比賽只保留了全程馬拉松,沒邀請國際選手,參賽人數也比往年少了很多,還分了三槍起跑。在起跑區內必須戴著口罩,踩著地上的藍點,保持一米距離。
但就算是這樣,現場仍舊人潮湧動。
驗證,簽到,他們跟著人群往江邊走,一邊走一邊看著太陽在江對岸慢慢地升起來,出現在陸家嘴天際線的後方。天空褪去深色,鍍上一層金,又顯出淡淡的青蘭,飛著幾絲薄雲,像是玻璃上擦出的細痕。
氣溫還是偏低,只有7攝氏度。又因為之前連著下了一個禮拜的雨,濕度很高,地面都是潮的。丁之童已經脫了外套,只穿著T恤和短褲,卻一點都不覺得冷,整個人徹底醒了,甚至還有點興奮。
到了起跑區內熱身,她更覺得神奇——像是冥冥中的某種巧合,此地是外灘的金牛廣場,也有一頭牛的雕塑。延著賽道一路看過去,全都是曾經的銀行老建築,美國有利,中國通商、交通、中央、台灣、麥加利、華比、荷蘭、中銀、橫濱正金——外國人開的,中國人開的,都有。這是個曾經號稱「東方華爾街」的地方。
十二年,他們似乎回不去了,但終究還是回來了。
「我們真的一起跑馬了……」她看著甘揚,話說出口才覺得有些多餘。
可不是麼,他們一起跑馬了。
而甘揚只是拉著她的手,在人群中以免走散,順便檢查了一下她的心率,說:「怎麼那麼快?還沒跑就129了?」
「這是我可以控制的嗎?」丁之童反問,當時氛圍如此,旁邊所有的人都很興奮。尤其是他們所在的C區,跑團特別多,彩旗招展。
「人來瘋說的就是你。」甘揚看著她笑,往下按了一把她棒球帽的帽檐。
「讓我看你的……」丁之童倒是不服了,也查了一下他的心率,然後把同樣的話還給他,「你不也是麼?還沒跑就120了,你倒是控制一下我看看。」
而且他的基礎心率比她低,平常跑起來也就120左右。
甘揚尷尬,清了清嗓子又扮老師傅,苦口婆心地關照她:「等會兒起跑了一定要壓住配速,你的目標是330,全程保持五分鐘一公里就可以了。要是跑到最後一公里感覺還有力氣,再考慮加速。剛開始千萬不要被帶節奏,別太快了,聽到沒有?」
丁之童剛想說,我又不是第一次,那邊發令槍已經響了,賽道兩側映出大大的螢光色字母:GO!GO!GO!大喇叭里又放出那首熟悉的歌——Bon Jovi的It’s my life。
上馬每年起跑都是這個BGM,丁之童已經在直播里聽過好多次了,前兩槍又聽了兩遍,但在現場輪到她自己,那種感覺還是完全不一樣。
她熱血沸騰,然後就把壓住配速這回事給忘了。
道理她都懂,前面消耗太大,後半程會出問題,但又覺得這是個特別好的日子,晴天,微風,空氣通透乾淨,肯定能出好成績。
甘揚本來應該在前面帶她,現在卻是跟著她跑,讓她時刻關注自己身體的狀態,提醒她別太快。
但一直跑到25公里之後,丁之童感覺還是很好,話癆似地對他說:「你看我都沒怎麼覺得累……你聽我說話都不喘……」
甘揚最清楚她的訓練狀況,就等著看她撞牆。
果然,跑到35公里處,那種熟悉的感覺還是出現了。她不得不慢下來,眼看著330的官方配速員從她後面超過去。
最後的七公里,她幾次預感要抽筋,提前停下來拉伸,對甘揚說:「你去快去追330的兔子!」
甘揚笑出來,反問:「我為什麼要追330的兔子?我們說好的,我肯定跟你一起,不行就慢慢地跑。」
丁之童還是不服,噴了好多雲南白藥,繼續上路。經過最後一個折返,再沿著徐匯濱江往西岸藝術中心前進,總算在40公里之後又超過了她要追的那個配速員。
完賽在即,已經能看到終點豎起的標誌,聽到we are the 插mpion的音樂聲,甘揚卻突然快起來,超到她前面去了。
丁之童實在沒力氣衝刺,只好看著他的背影越跑越遠,一邊跑一邊還低頭在包里掏著什麼。
不是說不刷成績麼?不是說肯定跟我一起麼?她在心裡罵,然後眼見著他過線,轉身,單膝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