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她是感恩的。
也是貪心的。
她雙目盈淚,隱忍著不失態,直到爹爹親手將象徵世家尊榮的玉令交到她手上,她喉嚨一陣哽咽:「爹爹……」
「好孩子……」晝景笑看她,語氣溫柔:「爹和娘困在這座城甚久了,以後頭頂這片天,銜嬋來為爹爹扛著,如何?」
世家不可無主,家主不可無嗣,這才是銜嬋被天上的餡餅砸中的因由。
銜嬋十三歲那年受罰謄抄《孝經》,捧著抄好的《孝經》路過花圃時,聽到兩個新來的下人嘴碎議論,她聽了滿耳朵,當時的她已經學會對著外人喜怒不形於色,頗有做少主的威嚴。
她一道冷眼看得下人兩股戰戰,忽覺再計較下去甚是可笑。中間出了這樣的插曲,再去見爹爹時,饒是她有所遮掩,還是沒逃過爹爹那雙洞察人心的眼。
之後銜嬋再沒見過那兩名嘴碎的下人,也再沒人敢私下議論主子的事。
她的生父生母用性命換來她一世尊貴幸運,她的養父養母,到她十五歲這年就會拋下一切離開,銜嬋想哭,但玉令在手,世家無數雙眼睛看著,她不能哭!
淚噙在眼眶始終沒掉下,她鄭重地同爹娘行了大禮,接過這無上的榮耀和炙手可熱的權勢。
「孩兒定不負爹娘厚愛,不負晝家祖輩創下的基業,不負大周,不負蒼生黎民!」
四個不負,是她給出的承諾,也是她懂事後暗暗立下的心志。
「星棠,你長大了。」
這是爹爹第一次喊她在宗譜上的名,晝星棠,少了幾分女氣,遠沒銜嬋溫軟柔和,卻有種漫天繁星下海棠悄然盛開的孤寂美。
世家權柄的交接,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嶄新時代的開始。
晝景執掌世家的那些年,歷經四位皇帝,為相、為輔政大臣、為攝政王、為太女太傅,每一個身份的轉變她都適應的很好,也都做的很好。
世家在她手上剔除糟粕迎來全新的生命,如今她將祖輩的家業和責任交給己的女兒,不期望她有多大的本事,只求她不辱沒晝家的列祖列宗。她相信銜嬋,更相信己和舟舟多年
來的用心栽培。
晝星棠十五歲接任家主之位,以女子之身,昂首挺胸立在眾人視線的正中央,手持玉令,接受世家躬身行禮。
時代不同了,女子也能正大光明不用借著男子的身份繼承家業,晝景心中欣慰,憐舟牽著她的手,兩人會心一笑。
這是沈端想看到的,是十七費盡苦心搏來的,是憐舟孜孜追求的,多少人的努力,有了現今的光輝時代。
一代人的成長,意味著上代人的老去。最先走的,是十七。
山陵崩的第一百二十三天,寧夫人卸下身上的院長之位,在一個明媚安靜的清晨與心上人離開潯陽都城。
年僅十五的晝星棠靜默地站在城樓上,看著爹娘背著書簍遠去,眼淚止不住往下淌。
左右儘是家主為少主挑選的親信,眼看少女淚流不止,心裡酸澀連綿。
「少主,家主和夫人走遠了。」
晝星棠咬唇默不作聲,盼望爹娘能回頭看她一眼。
但沒有……
這次離別,是訣別,是割捨,是此生不再相見惟願安好的祝福。雛鷹唯有離開護持它的親人才能不得不展翅高飛。
她們的路不同。
可都是為了這盛世太平。
年輕稚嫩的家主閉了眼,須臾睜開,轉身:「我們走罷。」
是她要的太多了。
爹娘白白愛了她十五年,是她回饋這份恩情的時候了。她會好好地做這家主,好好的帶領世家走向全新的明天,為了大周,為了黎民百姓,為了有朝一日爹娘能為她豪。
星棠,你可以的。
她咬牙不讓己哭出聲,神情堅定,大步離開。
馬背上,憐舟回頭望去,城樓寂靜,遠遠的,她只瞧見女兒渺小的背影。心裡憐惜之情泛濫,不舍,不忍。
這是她們如珠如寶養了十五年的女兒。是刻入骨血的情分。
臘月寒冬,她將剛出生的女嬰抱回府,十五年後的春日,又要將她拋下,她秀眉緊蹙,清潤的水眸鎖著一彎離愁。晝景輕柔環抱她:「銜嬋有她己的路。舟舟,你就當我私地想和你過一生罷。」
「怎麼這麼說?」憐舟教書育人多年,比誰都明白那些大道理,她知道離開女兒的阿景此刻定然也不會好受,軟聲道:「我們能給的全都給她了,事不能兩全,況且,我也不願銜嬋見我白髮蒼蒼的一日。」
為人娘親,哪個不希望在女兒心裡眼裡青春永駐?何苦再用時光摧殘了那最後一分柔情美好?
馬蹄噠噠,晝景親她發頂:「舟舟,開心點,你這一輩子都屬於我的了。」
「嗯……」
春去秋來,好一對神仙眷侶。她們去過很多地方,興辦書院、私塾,為身處貧寒的學子帶來溫暖的曙光,不知哪天起,人們對著憐舟的稱呼漸漸從寧夫人、寧前輩改為尊師。
尊師桃李滿天下,雖則兩鬢微白,卻很喜歡和年輕人相處,教導她們,為她們解惑。甚至有迷茫的少女找到她,無措地說出不知該怎麼解決感情上的問題。
秋高氣爽,私塾外有喜鵲嘰嘰喳喳,耳旁是少女無力無助的哽咽,憐舟放下書卷溫聲安撫,為她在一團亂麻里找出最初的線頭,從不輕視於人。
也是貪心的。
她雙目盈淚,隱忍著不失態,直到爹爹親手將象徵世家尊榮的玉令交到她手上,她喉嚨一陣哽咽:「爹爹……」
「好孩子……」晝景笑看她,語氣溫柔:「爹和娘困在這座城甚久了,以後頭頂這片天,銜嬋來為爹爹扛著,如何?」
世家不可無主,家主不可無嗣,這才是銜嬋被天上的餡餅砸中的因由。
銜嬋十三歲那年受罰謄抄《孝經》,捧著抄好的《孝經》路過花圃時,聽到兩個新來的下人嘴碎議論,她聽了滿耳朵,當時的她已經學會對著外人喜怒不形於色,頗有做少主的威嚴。
她一道冷眼看得下人兩股戰戰,忽覺再計較下去甚是可笑。中間出了這樣的插曲,再去見爹爹時,饒是她有所遮掩,還是沒逃過爹爹那雙洞察人心的眼。
之後銜嬋再沒見過那兩名嘴碎的下人,也再沒人敢私下議論主子的事。
她的生父生母用性命換來她一世尊貴幸運,她的養父養母,到她十五歲這年就會拋下一切離開,銜嬋想哭,但玉令在手,世家無數雙眼睛看著,她不能哭!
淚噙在眼眶始終沒掉下,她鄭重地同爹娘行了大禮,接過這無上的榮耀和炙手可熱的權勢。
「孩兒定不負爹娘厚愛,不負晝家祖輩創下的基業,不負大周,不負蒼生黎民!」
四個不負,是她給出的承諾,也是她懂事後暗暗立下的心志。
「星棠,你長大了。」
這是爹爹第一次喊她在宗譜上的名,晝星棠,少了幾分女氣,遠沒銜嬋溫軟柔和,卻有種漫天繁星下海棠悄然盛開的孤寂美。
世家權柄的交接,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嶄新時代的開始。
晝景執掌世家的那些年,歷經四位皇帝,為相、為輔政大臣、為攝政王、為太女太傅,每一個身份的轉變她都適應的很好,也都做的很好。
世家在她手上剔除糟粕迎來全新的生命,如今她將祖輩的家業和責任交給己的女兒,不期望她有多大的本事,只求她不辱沒晝家的列祖列宗。她相信銜嬋,更相信己和舟舟多年
來的用心栽培。
晝星棠十五歲接任家主之位,以女子之身,昂首挺胸立在眾人視線的正中央,手持玉令,接受世家躬身行禮。
時代不同了,女子也能正大光明不用借著男子的身份繼承家業,晝景心中欣慰,憐舟牽著她的手,兩人會心一笑。
這是沈端想看到的,是十七費盡苦心搏來的,是憐舟孜孜追求的,多少人的努力,有了現今的光輝時代。
一代人的成長,意味著上代人的老去。最先走的,是十七。
山陵崩的第一百二十三天,寧夫人卸下身上的院長之位,在一個明媚安靜的清晨與心上人離開潯陽都城。
年僅十五的晝星棠靜默地站在城樓上,看著爹娘背著書簍遠去,眼淚止不住往下淌。
左右儘是家主為少主挑選的親信,眼看少女淚流不止,心裡酸澀連綿。
「少主,家主和夫人走遠了。」
晝星棠咬唇默不作聲,盼望爹娘能回頭看她一眼。
但沒有……
這次離別,是訣別,是割捨,是此生不再相見惟願安好的祝福。雛鷹唯有離開護持它的親人才能不得不展翅高飛。
她們的路不同。
可都是為了這盛世太平。
年輕稚嫩的家主閉了眼,須臾睜開,轉身:「我們走罷。」
是她要的太多了。
爹娘白白愛了她十五年,是她回饋這份恩情的時候了。她會好好地做這家主,好好的帶領世家走向全新的明天,為了大周,為了黎民百姓,為了有朝一日爹娘能為她豪。
星棠,你可以的。
她咬牙不讓己哭出聲,神情堅定,大步離開。
馬背上,憐舟回頭望去,城樓寂靜,遠遠的,她只瞧見女兒渺小的背影。心裡憐惜之情泛濫,不舍,不忍。
這是她們如珠如寶養了十五年的女兒。是刻入骨血的情分。
臘月寒冬,她將剛出生的女嬰抱回府,十五年後的春日,又要將她拋下,她秀眉緊蹙,清潤的水眸鎖著一彎離愁。晝景輕柔環抱她:「銜嬋有她己的路。舟舟,你就當我私地想和你過一生罷。」
「怎麼這麼說?」憐舟教書育人多年,比誰都明白那些大道理,她知道離開女兒的阿景此刻定然也不會好受,軟聲道:「我們能給的全都給她了,事不能兩全,況且,我也不願銜嬋見我白髮蒼蒼的一日。」
為人娘親,哪個不希望在女兒心裡眼裡青春永駐?何苦再用時光摧殘了那最後一分柔情美好?
馬蹄噠噠,晝景親她發頂:「舟舟,開心點,你這一輩子都屬於我的了。」
「嗯……」
春去秋來,好一對神仙眷侶。她們去過很多地方,興辦書院、私塾,為身處貧寒的學子帶來溫暖的曙光,不知哪天起,人們對著憐舟的稱呼漸漸從寧夫人、寧前輩改為尊師。
尊師桃李滿天下,雖則兩鬢微白,卻很喜歡和年輕人相處,教導她們,為她們解惑。甚至有迷茫的少女找到她,無措地說出不知該怎麼解決感情上的問題。
秋高氣爽,私塾外有喜鵲嘰嘰喳喳,耳旁是少女無力無助的哽咽,憐舟放下書卷溫聲安撫,為她在一團亂麻里找出最初的線頭,從不輕視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