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尤其是來自西域的美貌胡姬,皇帝和太子不會多看一眼,都會被送到他們府上。

  他坐在皇帝下首,目光掠過跪在殿中畢恭畢敬的使臣和衣著鮮艷、花枝招展的舞姬,忽然想到趙晏行刺烏勒的時候,便是作此打扮。

  昨晚情形不合時宜地躍入腦海,彼時他心慌意亂,飛快地避開了近在咫尺的春光,現在雖說不上後悔,但卻不受控制地想,趙晏的身材當是極好的,穿著這身衣服,不知會比她們漂亮多少倍。

  使臣退下,接著進來的竟是有幾分眼熟。

  他收斂思緒,回想禮官通報的名字,才記起為首那位叫做尤鄯的,正是烏勒的孫子。

  西域聯軍潰敗後,烏勒諸子被押送至京城,或處死或圈禁,只剩下這個孫子,被扶為首領,率領殘部向大周俯首稱臣。

  當時有人建議趕盡殺絕,他與眾位將官、以及安西都護府的官員們商議,留了此人一命。

  西域諸國林立、各族混雜,語言習俗皆不通,若收歸版圖,管理起來並非易事,洛陽鞭長莫及,卻還要支出不菲的賦稅和大量人力,去開闢那些寸草不生的蠻荒之所。

  倒不如分而治之,重新委任各國首領,令安西都護府鎮守邊境之餘,在屬國之間周旋分化,讓他們永遠維持一盤散沙的狀態。就這一年多的情況來看,此計倒是頗有成效。

  「陛下,臣千里迢迢而來,只為向您進獻忠誠。」尤鄯操著一口不甚流利的官話,雖然言辭被手下譯者打磨過,發音卻仍不敢恭維,「但臣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您予以恩准。」

  皇帝沒有發話,略一頷首,示意他說來聽聽。

  尤鄯餘光看到隨行幕僚的提醒,開口道:「臣仰慕中原文化已久,想要迎娶一位來自天/朝上國的妻子,不知您可願將掌上明珠嫁與臣,臣定會待公主如至寶。」

  此言一出,含元殿內鴉雀無聲。

  人盡皆知皇帝名下僅有兩位公主,華陽公主年僅十一,他指的毫無疑問是適齡的含章公主。

  姜雲琛以為自己出現幻聽,區區一個番邦首領,竟敢大言不慚地要求公主下嫁。

  寂靜之中,皇帝淡淡地掃過桌案上的禮單,不緊不慢道:「貢品豐厚,足以見得閣下的誠意,但公主既為朕的掌上明珠,自然是千金不換。」

  尤鄯似乎早有預料,並不氣餒,轉而請求道:「是臣僭越,不該奢想尊貴的天家公主。陛下如若願意將一名宗室郡主嫁給臣為妻室,臣也會感激不盡。」

  原來公主只是幌子,這才是他的真實目的。

  眾人不再驚訝,尤鄯在西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求娶郡主並不為過。

  但細細數來,與含章公主年齡相近、尚未婚配的郡主,似乎只有宋國公府的明德郡主了。

  據說明德郡主一心想當太子妃,被皇帝婉拒了數次,直到燕國公府的趙六娘嫁入東宮,她才有所消停,這次……皇帝會一了百了,索性將她嫁去西域嗎?

  眾人各懷心思,屏息凝神等待著皇帝的回答。

  「無論公主郡主,皆是父母生養、尊長疼愛,朕推己及人,著實不忍別家女兒遠離故鄉,承受骨肉分離之苦。閣下若能憑本事討得某位小娘子歡心,她甘願隨你去往西域,朕可為你二人賜婚,否則,朕也無法替你做主。」皇帝話音溫和,令人如沐春風,卻是不容抗拒,「閣下仰慕中原文化,不妨在洛陽多住一段時日,鴻臚寺會負責安排閣下的學習,保准讓閣下滿意。」

  尤鄯面色尷尬,除了磕頭謝恩,也別無選擇。

  -

  晚宴時,番邦首領求娶公主、郡主,被皇帝婉拒的消息已經傳開。

  「也不知他在做什麼春秋大夢,」姜雲瑤嘆息道,「本朝從未有過和親的先例,更何況,他作為大周的手下敗將,有什麼資格肖想宗室女兒下嫁?」

  「阿瑤,你這就不講道理了,還不允許人家做夢嗎?」趙晏打趣道,心中頗欽佩皇帝的作為。雖然她看不慣明德郡主,但也不願見到她背井離鄉,餘生都留在西域不毛之地。

  和親這種行為,國弱時是屈辱,國強時則是恩典,但不管收效如何,功績都算在了男人頭上,被迫受苦受難、犧牲自己的女子卻無人問津。

  「今晚我可不喝酒了。」姜雲瑤岔開話題,悄聲道,「晏晏,等下我裝醉,拉著你不放手,你藉口送我去歇息,我們到別處坐坐,免得還要跟他們推杯換盞。」

  「好,全靠你了。」趙晏欣然答應,姜雲瑤的演技,她必然信得過。

  -

  另一邊。

  臨川王接過宮人呈上的酒樽,悄無聲息地打開掌心裡的字條。

  ——確認無誤,刺客與趙六娘乃同一人。

  他早有心理準備,並未感到驚訝,卻不覺眯了眯眼睛。

  當年,他百般籌謀,本以為萬無一失,誰知竟被個小娘子壞了好事。

  但無妨,只要他成就大業,趙六娘還不是得乖乖落在他手中?

  屆時,他定要將她千刀萬剮,才能泄心頭之恨。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尋,找到嘉寧長公主的身影。

  突然想起,她的孫女明德郡主還有個做太子妃的夢。

  臨川王暗自冷笑,明德郡主心比天高,連他的孫子都看不上,非要嫁給太子,那不妨就成全她,到時候他發發善心,送她和姜雲琛那小子共赴黃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