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他們低估了今上的手段,輸得一敗塗地,門庭煊赫的謝家也隨之灰飛煙滅。

  事情過去近二十年,那場轟動一時的謀逆案連帶謝家漸漸被人們遺忘,趙晏有所耳聞,還是因為她三叔趙景川曾經被慶王失手打傷,落下了終生的病症。

  她陷入無言。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除了一名嫁進皇室的女兒,趙家與當年的謝家幾乎別無二致。

  武將最忌諱功高震主,這樣的巧合,讓她多少有些不安。

  姜雲瑤敏銳地覺察到異常,神情緩和些許,安慰地回握她的手:「謝家伏誅,是因傭兵作亂,意圖謀害我阿爹、逼我祖父退位。燕國公赤膽忠心,趙將軍正直坦蕩,我阿爹也並非天性多疑、無端猜忌功臣的君主,你切莫多想。」

  趙晏點點頭,轉而道:「剛才你回來,沒遇到什麼麻煩吧?」

  姜雲瑤知道她所指為何:「當然,阿爹怎會讓我受委屈?而且那位虞將軍挺夠意思,我本以為他誰都不願得罪,打算到御前和稀泥,但他毫不猶豫地站在了我這邊。」

  趙晏一笑:「他若是個只求明哲保身、不分是非曲直之徒,我也斷不會與他成為朋友了。」

  「你看人的眼光向來是準的。」姜雲瑤道,「再與我說說涼州吧,宮外的世界如此有趣,若能回到三年前,我真想隨你一起走。」

  短暫的情緒交換結束,兩人心照不宣,聊起輕鬆的話題。

  多年來,這一直是她們不言而喻的默契。

  -

  另一邊。

  皇帝與皇后正在交談,突然,御前總管林沐匆匆走來,低聲稟報了幾句。

  「正值午時,營地人多眼雜,看得一清二楚。」他請示道,「陛下,娘娘,這……」

  皇帝的神色依舊風平浪靜:「讓太子過來見朕。」

  林沐領命退下,皇后傾身附到皇帝耳邊,輕聲說了些什麼。

  皇帝波瀾不驚的眼眸中掠過一抹詫異,與皇后對視,瞬間明白彼此存了同樣的想法。

  皇后莞爾一笑,輕輕覆上他的手背。

  不多時,姜雲琛進入帳中,行禮落座,還沒說話,就聽皇帝問道:「你去了何處?」

  姜雲琛如實交待了和趙晏一同偶遇臨川王世孫的事。

  只是自己被她一腳踢下馬,和她後來假裝暈倒,他半字未提。

  皇帝的目光微微一凝,姜雲琛連忙道:「阿爹,雖然臨川王府那一家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但他應當沒有撒謊,否則我真有個三長兩短,他們所有人加起來都不夠陪葬。」

  他倒不是大發善心,為臨川王世孫開脫,只因惦記著更重要的事,不想在無關緊要的人身上浪費時間。

  林公公已經透露了皇帝傳召他的原因,待父母問起,他就可以順水推舟試探他們的態度。

  皇帝卻沒再追問,轉而對皇后道:「臨川王世孫的箭術如此之差,倘若晏晏嫁給他,指不定要怎麼嫌棄。」

  「未必。」皇后笑道,「論武藝,晏晏素來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若以此為標準,大多郎君都不會合她心意,不過方才來的那位虞小將軍甚好,少年英雄,或許能讓她另眼相看。」

  姜雲琛:「……」

  不是,話題怎會突然轉到這麼奇怪的方向?

  而且虞朔就罷了,臨川王世孫又是什麼玩意兒?

  他啼笑皆非:「阿爹阿娘,您二位別亂點鴛鴦譜。趙晏親口說,虞將軍只是她的朋友,還有臨川王世孫,趙家與他們王府向來不對盤,為何要把趙晏同他牽扯到一起?」

  「臨川王府有意與趙家講和,希望我從中斡旋,為世孫與晏晏降旨賜婚。」皇帝道,「我看他們這次頗具誠意,聽世子的口風,過些天臨川王回京,便要為此事入宮,請我予以恩典。」

  姜雲琛不敢苟同:「阿爹,您和阿娘待趙晏如己出,怎能親手把她推向火坑?臨川王曾經差點害死她祖父,臨川王世孫剛才又把她氣暈了過去,您該問問她自己願不願嫁。」

  皇后微訝:「氣暈?」

  「趙晏現在就在阿瑤那邊躺著,阿娘可以親自去求證。」姜雲琛理直氣壯地將趙晏「暈倒」的罪魁禍首扣給臨川王世孫,思及此人與她爭執到一半、突然轉變態度,想必是因為婚事,頓時話鋒一轉,「何況他還企圖行刺我,居心不良,其罪當誅!」

  皇后眸光微動,極力忍著不笑,在桌案底下捏緊了皇帝的手。

  皇帝比她淡定得多:「此事我會處理,你且退下吧。」

  姜雲琛:「……」

  這就結束了?

  林公公不是說,父親聽聞他抱著趙晏回營地,才召他過來問話嗎?

  他遲疑道:「阿爹找我,便是為了告訴我臨川王府有意與趙家結親?」

  皇帝不置可否:「我與你阿娘待晏晏如親生女兒,那麼你也算她半個兄長,她的終身大事,你不該知情嗎?」

  皇后附和:「前腳你還對我跟阿瑤說,你與晏晏情同手足,現在怎麼一副老大不樂意的樣子?我兒,做人須得言行一致,切忌表里不一。」

  姜雲琛:「……」

  他為自己辯解道:「阿娘,我只是不樂意她嫁給臨川王世孫,她……」

  話說一半戛然而止,他忽然意識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如果他現在說想娶趙晏,父母定會徵詢她的意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