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竟不知能吹奏這曲子。」 祝鶴回有些茫然,以為是自己惹哭了她。
他忙掏出銀兩,也顧不上詢價,匆匆遞給攤主後擁著孟稻兒,攔了一輛馬車,匆匆離去。
第32章 夢裡夢故人月中來
回府衙的馬車上, 孟稻兒好不容易擦乾了眼淚。
祝鶴回坐在她的對面,就像能夠看透此時她不想開口,他什麼都沒問, 這無聲無息的陪伴, 對她反而成為一種慰藉。
馬車晃晃蕩盪,速度並不快, 微冷的風時不時地透過窗牖的縫隙輕輕撲來。
《蘇幕遮》也是巧合麼?孟稻兒扭過頭, 望向車外。那些明明已經藏得很好的回憶,只要被輕輕觸碰,便會自動鮮活。
「大人不是說過不通音律麼?」明明是心中所想,卻不由得脫口而出,孟稻兒的聲音輕得仿佛喃喃自語。
偏生馬車在讓路, 偏生祝鶴回的耳力向來很好, 「我確是不同音律,方才鬼使神差、不由自主。」
「不——」孟稻兒收回望向車外的目光, 扭頭看向祝鶴回, 他絲毫不閃躲,眼神中帶著隱隱約約的擔心,「鬼使神差吹不出那曲子的, 方才你不是說竟不知能吹那曲子麼?可見大人是知道那曲子的。」
「嗯, 知道。」祝鶴回的聲音很平靜,那平靜帶著撫慰的氣息, 他看著孟稻兒泛紅的、還帶著淚意的雙眼,「以前在茶樓、在朋友家中,我曾聽過這曲子,特地問過。」
特地問過麼?孟稻兒聞言,低下頭極力地將那些被攪起的回憶壓下去, 「《蘇幕遮》原是前朝教坊曲,宋時用作詞牌,也可合曲而唱。」
祝鶴回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終於明白方才她為何滿臉是淚,音律便是如此奇妙的東西,像是凝聚某種特定的情感而成,人一旦聽聞,若有共鳴便很容易被其牽動。
「小孟也喜歡這首曲子?」
孟稻兒點了點頭,又急忙搖頭,「不過是小時候常聽,猛然聽聞大人吹奏,一時失態了。」
「若小孟喜歡,回頭再吹給你聽。」祝鶴回揚起手中的玉笛,露出淡淡的笑。
孟稻兒想拒絕,話到口中卻變成:「一言為定。」
祝鶴回愕然,她該拒絕才是。
一路上,他都在等待孟稻兒進一步解釋她失態的緣由,可她卻轉而沉默,沒再說任何一句關於那曲子的話。
這個看上去柔美清白的女人,想不到有如此冷漠絕情的一面。
「小孟小時候的事情,說來聽聽。」
「這個時候,我哪有心情講。」孟稻兒確實沒有心情講,「我想問大人一件事。」
祝鶴回看著她,點頭許可。
「為何大人父母的牌位上沒有姓名,而師父的牌位卻有?」這個問題自他們成親後第一次祭拜時便懸於孟稻兒心頭。
「孤兒自然不記得父母的名字。」
孟稻兒有點失望,只要問及過往,他總這麼惜字如金。
對於祝鶴回不願透露以前的事情,曾經,她以為他是不願觸碰,事實上,好幾次,她發覺,他根本記不得他小時候的事情,就好像他以前都是空白的一般。
諸如父母的模樣、小時候喜歡吃的東西、兒時最好的夥伴、幾歲開始習武……他一概用記不清來回答。
「若是大人不願提及過往,以後我不再問便是。」
「不,」祝鶴回定了定,繼續道,「好多事情,真想不起來了。」
孟稻兒沒再勉強,忘了便忘了罷。
#
是一個中秋節的夜晚,孟稻兒在摘星樓上賞月。
明黃的圓月在清冷的天空中越升越高,忽然,祝鶴回從月亮中跨出,似乎踏著祥雲,飄然來到孟稻兒身邊。
「小孟,你我既已有了婚約,你為何出爾反爾,另覓良人?」
他的話毫無鋪墊,劈頭蓋臉,且一臉憤怒,語氣失去往常的謙和,聲音帶著逼人之氣,是質問,更是責備。
「這是何意?」起初,孟稻兒不慌不亂,冷靜以對,「我與你才新婚不久,所嫁的不正是大人麼?」
「何意?」祝鶴回那雙一向極美的眼睛忽然變得可怖,發出駭人的冷光,「如今你眼裡只剩下富和貴,心裡只剩下安都來的人,早把我忘得一乾二淨。你仔細看看,我是誰?!」
「鶴哥哥?!」孟稻兒語中帶悲,對方不置可否,「原來你到月宮去了。」她怔怔地望著對方,記不清沉默了多久,「終是太遲,我確實已經他嫁,也確實另覓了良人。」她想道歉,卻總無法說出口來。
「你我有婚約在先,」祝鶴回的神情忽然緩和下來,「如今你便回府衙去同那個替身辭別,與我一道月宮中去。」
「這——」孟稻兒怔怔地望著嚴肅的祝鶴回,「我不能的。」
「不能?」祝鶴回眼中的冷意驟然直將,令人難以直視,「為何不能,難不成你已喜歡上那個替身?」
「鶴哥哥,」孟稻兒後退幾步,卻抵到了樓層的圍欄上,已是無可退路,「你別問了,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我呢?」
孟稻兒明白他的意思,「鶴哥哥,太遲、太遲了。」
祝鶴回冰冷的眼神忽然黯淡下去,他轉了身,月光照在他那張無暇如玉的臉上,那對著孟稻兒的脊背顯得比夜晚還要黑,「太遲了!」他的聲音變得那麼潮濕,無比濃重的遺憾到處瀰漫。
他忙掏出銀兩,也顧不上詢價,匆匆遞給攤主後擁著孟稻兒,攔了一輛馬車,匆匆離去。
第32章 夢裡夢故人月中來
回府衙的馬車上, 孟稻兒好不容易擦乾了眼淚。
祝鶴回坐在她的對面,就像能夠看透此時她不想開口,他什麼都沒問, 這無聲無息的陪伴, 對她反而成為一種慰藉。
馬車晃晃蕩盪,速度並不快, 微冷的風時不時地透過窗牖的縫隙輕輕撲來。
《蘇幕遮》也是巧合麼?孟稻兒扭過頭, 望向車外。那些明明已經藏得很好的回憶,只要被輕輕觸碰,便會自動鮮活。
「大人不是說過不通音律麼?」明明是心中所想,卻不由得脫口而出,孟稻兒的聲音輕得仿佛喃喃自語。
偏生馬車在讓路, 偏生祝鶴回的耳力向來很好, 「我確是不同音律,方才鬼使神差、不由自主。」
「不——」孟稻兒收回望向車外的目光, 扭頭看向祝鶴回, 他絲毫不閃躲,眼神中帶著隱隱約約的擔心,「鬼使神差吹不出那曲子的, 方才你不是說竟不知能吹那曲子麼?可見大人是知道那曲子的。」
「嗯, 知道。」祝鶴回的聲音很平靜,那平靜帶著撫慰的氣息, 他看著孟稻兒泛紅的、還帶著淚意的雙眼,「以前在茶樓、在朋友家中,我曾聽過這曲子,特地問過。」
特地問過麼?孟稻兒聞言,低下頭極力地將那些被攪起的回憶壓下去, 「《蘇幕遮》原是前朝教坊曲,宋時用作詞牌,也可合曲而唱。」
祝鶴回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終於明白方才她為何滿臉是淚,音律便是如此奇妙的東西,像是凝聚某種特定的情感而成,人一旦聽聞,若有共鳴便很容易被其牽動。
「小孟也喜歡這首曲子?」
孟稻兒點了點頭,又急忙搖頭,「不過是小時候常聽,猛然聽聞大人吹奏,一時失態了。」
「若小孟喜歡,回頭再吹給你聽。」祝鶴回揚起手中的玉笛,露出淡淡的笑。
孟稻兒想拒絕,話到口中卻變成:「一言為定。」
祝鶴回愕然,她該拒絕才是。
一路上,他都在等待孟稻兒進一步解釋她失態的緣由,可她卻轉而沉默,沒再說任何一句關於那曲子的話。
這個看上去柔美清白的女人,想不到有如此冷漠絕情的一面。
「小孟小時候的事情,說來聽聽。」
「這個時候,我哪有心情講。」孟稻兒確實沒有心情講,「我想問大人一件事。」
祝鶴回看著她,點頭許可。
「為何大人父母的牌位上沒有姓名,而師父的牌位卻有?」這個問題自他們成親後第一次祭拜時便懸於孟稻兒心頭。
「孤兒自然不記得父母的名字。」
孟稻兒有點失望,只要問及過往,他總這麼惜字如金。
對於祝鶴回不願透露以前的事情,曾經,她以為他是不願觸碰,事實上,好幾次,她發覺,他根本記不得他小時候的事情,就好像他以前都是空白的一般。
諸如父母的模樣、小時候喜歡吃的東西、兒時最好的夥伴、幾歲開始習武……他一概用記不清來回答。
「若是大人不願提及過往,以後我不再問便是。」
「不,」祝鶴回定了定,繼續道,「好多事情,真想不起來了。」
孟稻兒沒再勉強,忘了便忘了罷。
#
是一個中秋節的夜晚,孟稻兒在摘星樓上賞月。
明黃的圓月在清冷的天空中越升越高,忽然,祝鶴回從月亮中跨出,似乎踏著祥雲,飄然來到孟稻兒身邊。
「小孟,你我既已有了婚約,你為何出爾反爾,另覓良人?」
他的話毫無鋪墊,劈頭蓋臉,且一臉憤怒,語氣失去往常的謙和,聲音帶著逼人之氣,是質問,更是責備。
「這是何意?」起初,孟稻兒不慌不亂,冷靜以對,「我與你才新婚不久,所嫁的不正是大人麼?」
「何意?」祝鶴回那雙一向極美的眼睛忽然變得可怖,發出駭人的冷光,「如今你眼裡只剩下富和貴,心裡只剩下安都來的人,早把我忘得一乾二淨。你仔細看看,我是誰?!」
「鶴哥哥?!」孟稻兒語中帶悲,對方不置可否,「原來你到月宮去了。」她怔怔地望著對方,記不清沉默了多久,「終是太遲,我確實已經他嫁,也確實另覓了良人。」她想道歉,卻總無法說出口來。
「你我有婚約在先,」祝鶴回的神情忽然緩和下來,「如今你便回府衙去同那個替身辭別,與我一道月宮中去。」
「這——」孟稻兒怔怔地望著嚴肅的祝鶴回,「我不能的。」
「不能?」祝鶴回眼中的冷意驟然直將,令人難以直視,「為何不能,難不成你已喜歡上那個替身?」
「鶴哥哥,」孟稻兒後退幾步,卻抵到了樓層的圍欄上,已是無可退路,「你別問了,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我呢?」
孟稻兒明白他的意思,「鶴哥哥,太遲、太遲了。」
祝鶴回冰冷的眼神忽然黯淡下去,他轉了身,月光照在他那張無暇如玉的臉上,那對著孟稻兒的脊背顯得比夜晚還要黑,「太遲了!」他的聲音變得那麼潮濕,無比濃重的遺憾到處瀰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