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嘖。」無形忽然覺得自己有點多餘。

  沈陵淵做完這一切之後也注意到了無形望過來的眼神,他沒在意他眼中的尷尬,張口淡淡的說道,「義兄現在的狀態沒辦法回府,我留在這裡陪著他,把那人的嗓子毀了,至於其他你看著辦吧,務必在義兄恢復前守住這裡不要讓任何人進來。」

  無形目力還不錯,自然是看到了沈晏清額上那道猙獰傷疤以及爬上額頭的藍色花紋。

  他一是不想面對這個場景,二是馬上就要天亮了,為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變故,無形不敢再耽擱,應了一聲『是』,便叫了幾個下屬將屍體和睿王帶了出去。

  第74章 偷閒

  從幾句閒言碎語再到三人成虎不過一個夜晚的時間,這背後雖離不開沐風閣的推波助瀾,但從根本上還是因為陸家戰神的形象在民眾間的信仰感。

  在東凜即將覆滅的日子裡,是陸家老將軍撐起了九煌山的半邊天,在內有水患外有北驪強敵之時,是陸家的小女兒靖芸公主讓兩國化干戈為玉帛,討來這往後的盛世太平。

  在很長一段時間,各家各戶都將陸老將軍視為戰神,將靖芸公主視為菩薩轉世,將兩人的雕塑供奉在廟堂,日日祭拜。

  後來就是秋獵事發,陸家因陸三公子的狂妄落得個滿門抄斬的地步,沒有人不嘆息憤慨,陸府四代忠良的名聲最後竟是毀於紈絝之手。

  因而當他們再次得知秋獵背後的真相原來是有睿王在背地耍詐誣陷之時,民怨差點將整個睿王府掀了個底朝天。

  若不是睿王府早早被沈陵淵帶著巡城司包圍起來,睿王就算不是被沈陵淵掐死的也是被百姓活活踩死的。

  百姓雖然聚在門口,但他們並不知道水牢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只當這睿王是個縮頭烏龜,膽小的躲在在府里裝孫子,他們稀稀拉拉地鬧了一個晚上,實在無組織無紀律,所以大夥一合計決定選出幾個像樣的領頭者,很快,幾個讀過書的青年便被推舉了上來。

  因著睿王府被官兵圍了個水泄不通,所以幾個書生便將民眾的目標鎖定在了宮裡。

  這不,一大早雞才剛叫,各大商鋪關停,聚眾起義的百姓全都糊在了玄武門門口,暫代政務的太子來不及洗漱,剛睜眼就不得不前來疏散。

  太子望著黑壓壓的人群這才從侍者口中了解了情況,他微微蹙起眉。

  明明警告過自己這個不成氣候的弟弟不要再去招惹沈晏清,他並非敵人,要一齊在暗中積蓄力量才是。

  「難道孤提醒得還不夠明顯麼?」

  太子面色凝重,但現在不是抱怨睿王的時候,這來示威的百姓要如何處理才是首要的問題。

  太子抬手對身邊伺候的人道,「速速將高統領請來!」

  「是!」

  剛交接完差事準備回家抱媳婦的高湛前腳還沒邁出去,後腳就被侍者拉回了玄武門,知曉了情況後他兩眼一翻,還是得扯著嗓門帶著兄弟們維持秩序。

  武力壓制起到了效果,太子便在這時候登上眺望台,當眾做出承諾,待幸帝歸來之日就是給出交代之時。

  這話雖說得真心實意,但幸帝到底什麼時候能回來主持這個闊別十幾年的公道,似乎壓根沒人知道。

  -

  距離東凜一年一度的穆城秋獵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按照祖制在幸帝齋戒一個月後需得再次返回拜修山莊取回啖肉,於每日午時吃下一片,連續食用十四天後便是大軍開往穆城秋獵的吉日。

  這對東凜先祖來說是每年必須要認真對待的莊嚴時刻,所以不是帝王親自返祖便是派太子前來取肉。

  但幸帝從不在乎這些,以往這都是太子的活計,可如今這禮節對幸帝來說卻是偷閒躲禍的最佳地點。

  無論新廈因為這場暴動亂成什麼樣子,那幫舌燦蓮花的文臣也不敢闖進這慶安堂來說教。

  秋日裡,拜修山莊的黎明格外冷清孤寂,與那熱鬧得要炸鍋的新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太子在眺望台上慷慨激昂之時,老吳健碩的身影出現在了拜修山莊的靈安堂,他剛進屋,一道滄桑的聲音就從黑暗中傳來。

  「他們都折騰完了?」

  老吳聞聲半跪在門口,「回陛下,如您所料那個陸洄的卻帶著巡城司闖進了睿王府並救出了長興候,只不過……」

  老吳話說到一半戛然而止,跪坐在蒲團上的幸帝驀然睜開眼睛,緩緩轉過身。

  「接著說。」

  「是。」老吳應了一聲接著道,「只不過昨夜一股流言在市井街坊興起,說當年是睿王是自己斬斷了雙腿誣陷陸三公子,事關陸家舊案,不少民眾聚眾在睿王府門口鬧事要為陸府上下翻案。」

  幸帝:「嗯。然後?」

  被問到了後續,老吳下意識的抬頭望了一眼靈台方向,可惜幸帝整個人隱在暗影里,看不出來他到底什麼態度。

  老吳只好斟酌著繼續道:「陛下請放心。聚眾的百姓雖然已經逼到了玄武門口,但不過幾個領頭的書生,還有些手無寸鐵的平民,宮內還有高統領和太子坐鎮,應當不會出什麼大亂子。至於睿王府那邊,陸洄在接到通知後便按例增加了睿王府的守衛,以至於他救出長興候也在情理之中,所以……」

  一縷晨光從窗外灑落,照亮了幸帝唇邊一抹淺笑,「所以不能懲治長興候身邊姓陸的小子,愛卿很是失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