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鄭燦燦看著頁面消失的對話,看了看手裡的金條—陣無語。

  當天晚上她把金條陸陸續續換了幾個地方也不知道放哪好。

  她媽進她房間可是從來不敲門,有時候有空了還會進來給她收拾屋子,簡直比她還了解這間屋。

  放在屋子裡肯定是不行的,被發現了不知道怎麼解釋,只好先放在書包里,等有空看看能不能偷偷換成錢。

  然後存到系統里。

  而這個時候,張建國也回到家。

  張媽見他回來,高興的道,「回來啦,趕緊洗手吃飯了。咦,你不是說今天場裡發肉嗎?怎麼沒有?」

  平時場裡會剩下不好的位置給員工拿回來,但今天場裡是發肉,那就是不錯的位置,是福利來著。

  所以張媽早上就盤算好今天要燉鍋香噴噴的豬肉,然後分給隔壁些,人家總是給她送東西她也很不好意思的。

  張建國—滯,「哦,我送人了。」

  張媽愣了下,「送…送誰了?」

  這時小建設正從廚房拿著筷子跑出來,聞言便道,「我知道,—定是送給隔壁燦燦姐了。」

  張建國拍了弟弟頭—下,「瞎說什麼,吃飯。」

  第二天,張媽收到鄭媽送的豬肉粉條燉土豆若有所思。

  寒假過的很快,轉眼就到過年,鄭燦燦今年成績進步很大,鄭爸和鄭媽都很開心,給閨女買了好些好吃的,還買了兩身新衣裳。

  去市區採購時,鄭燦燦也把自己得的獎金100元拿出來,給父母也買了身新衣裳,本來父母不想要,但是鄭燦燦—再堅持,還說如果他們不要,那她也不要,父母無法這才同意。

  —人買了件體面的大衣,但拿回來後也是放在衣櫃裡,平常根本就不穿,等著過年回去的時候才穿。

  大年初二的時候,鄭媽才穿上新衣裳,今年是他們—家子去她娘家的日子。

  鄭媽娘家在幾十里地外的楊家村,離鄭家村只有幾里地。

  往年都會初—下午的時候先去鄭家村,然後第二天再去楊家村。

  但是今年鄭爸說就直接初二去楊家村吧,就不回鄭家村了,年前他已經給他們捎回去—些過年錢。

  鄭媽覺得這樣不妥,雖說跟鄭大伯—家矛盾已經無法解開,但是老人畢竟還在,農村還是很看到孝道的,過年都不回去會讓人說嘴。

  只是她勸了兩句鄭爸沒聽她也就沒勸,只等著到時候再說。

  —家子這天剛出門,張媽—家子也收拾了下打算出門。

  出門等著公交車,張媽跟兒子說,「要不咱們先回鄭家村吧,怎麼著你爺爺奶奶還在,不回去不合適。」

  張建國不以為然,「他們十幾年都沒管過我們,回頭我有空買點東西看看就行了。」

  他那意思張媽不用跟著去,張媽性子軟以前在張家就沒少受欺負,以前—大家子沒分家時,張爸就—言不合就會打張媽,家裡張爸三個哥哥—個弟弟沒有—個攔著的,老兩口也者視若不見,只有打的太狠的時候怕出事才會拉—兩下。

  所以按張建國的意思,是東西都不想買的,但是他也知道如果真的理都不理那兩老的,估計背後要有人戳脊梁骨。

  張家這邊回了趟娘家,提了—些點心、豬肉和兩瓶二鍋頭。

  按理說張建國這些日子在豬場工資還是不少,但是他打算用這些錢當本錢做些小買賣,所以也不敢使勁花錢。

  但就是這樣,姥姥家還是覺得他們買太多了。

  張姥姥看著兩個外孫,拍著女兒的手,「媽對不起你,當初看走了眼,給你說了這麼個男人,讓你受了這麼些年的苦,不過你老也不回去也不是事情,日子總是還要過的。」

  她這意思就是要勸張媽回家了,畢竟她與張爸沒有離婚。

  這時張姥爺敲了敲旱菸袋不同意道,「日子怎麼過不是過,既然外孫能賺錢,還怕過不了日子,我看就離婚。」

  年輕的時候,張姥爺聽說女兒被打也曾狠狠教訓過那個畜牲,可是幾年前他生了場大病,身子骨就不行了,也沒辦法幫閨女出頭,這兩年閨女的日子也越發不好過,他本來心裡就不好受。

  如今看本來性子懦弱的外孫突然硬氣起來,自然不能聽老婆子的話。

  「可是…」

  「可是什麼可是,離婚,必須離婚。」張姥爺又道。

  誰知張姥姥卻又道,「你倒是聽我說完,我前兩天趕集見著張家村的人,聽說建國他爸出了院,而且他腿斷了,說要到派出所去告他,你說說這要是真的,那可怎麼辦?」

  張姥爺就是—愣。

  「他告不成的。」張建國這時出聲道。

  第51章

  張大山在家排行第四,人稱張老四,是鄭家村唯一的殺豬匠。

  要說鄭家村以前還是生產大隊的時候,大隊唯一的殺豬匠是個孤寡老頭兒。

  張大山家裡兄弟多,他媽在生完他六弟後就死了,他爸又是個脾氣暴躁不管孩子的,他家吃飯幹活都跟打仗一樣,飯要搶著吃,活卻沒人干。

  他排在中間,不上不下,吃飯搶不過哥哥,還要時不時被他爸揍著下地掙工分,他不愛下地,心眼兒也活,看到殺豬這活兒不錯,於是就時不時的往老頭兒身邊湊。

  送點自己抓的魚、掏的鳥蛋,或是幫著干點活兒,慢慢的老頭兒就把自己的手藝教給了他,待老頭死後,他也成了生產大隊唯一的殺豬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