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還沒等路孟銳跳起來抽刀大喊一句是誰,他整個人就被一句話凍住了。
「等這場仗打完了,你自己去軍法司領三十軍棍。」
「都督,我……」
跟在花木蘭身後當臨時護衛的趙文低喝一句:「閉嘴。」
現在的趙文臉拉得老長,就好像有人欠了他幾百兩銀子一樣。虎著臉用目光把路孟銳這個從他營里出去的小子給凌遲了幾百遍。
虧他還在都督面前夸這個小子穩重機敏,將來必成大事呢。這小子倒好,兩句話就把自己的臉給扇腫了。還好都督顧及他這個舊人的面子,沒把路孟銳怎麼樣,不然他這個舉薦人的臉上也會沒有光彩。
「路孟銳這小子……」
「少說廢話。」花木蘭直接打斷了趙文還沒說出口的話。
「放出去的夜不收回來了嗎?南蠻子的營盤情況怎麼樣?」
「還沒有。不過帶我們來的那幾個楊家子弟說,此處只有不到四千人把守。還淨是些被沙汰下來的老弱病殘。」
「消息可靠嗎?」
趙文沉吟了一會兒答道:「應該可靠,給咱們做中間人的安家管事說,這楊家是和他們做老了生意的。安家每年產出的三分之一的飴糖都走私給了楊家,這條路徑也是楊家的近支子弟帶咱們來的。屬下認為,不會有大問題。」
剛剛才犯了錯的趙文答得很謹慎,不過花木蘭還是聽出了這其中的意思。就是在勸她不要多心,都是一條藤上的螞蚱沒那個必要。
南楚現在除了關防無礙,其它地方都已經被北燕用軟刀子扎得千瘡百孔。活不下去的流民佃戶逃出關,就會被等待多時的世家管事截住,許錢許糧許地。不想投奔世家大族的也有很多選擇,做官府治下良民,入州兵免除雜役。只要有敢鬧事的就送到漠北去勞動改造。
至於富人,已經在多個行業初步運用機械的北燕就成了南楚最大的供應商。只要給錢,除了軍械不賣,北燕什麼都賣。
在這一套精密嚴整的體系下,南楚的底子已經被掏空的差不多了,只不過北燕這些世家大族一直和皇族在相互博弈,柔然又在北邊侵擾不休,不然南楚早就被打下來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南楚無人不通燕。
這就是花木蘭敢帶著人走這一趟的原因。
花木蘭揮退了所有的親衛,一個人坐在了草地上揪了一根草莖叼進嘴裡,喃喃自語:「打完這場,差不多了吧。希望臨深不會因為這個怪我,只是居其位,身不由己。」
隔著七十里地燕軍大營。
花木蘭不在營地里,祝英台就成了一軍的臨時的統帥。香爐里的薰香不斷燃燒,散發出清神靜氣香味的同時也留下了一圈香灰,昭示著時間不斷流逝。
祝英台以前一直笑花木蘭是個民政白痴,花木蘭總是好脾氣的笑笑,不接話。以前是大的沒戰事,祝英台覺得也就那麼回事,自己上手也能玩的轉。可是現在這大戰一起,祝英台才明白了這軍事上的事沒她想的那麼簡單。
大到人馬的調配,小到營盤的修建,後勤的領用,壕溝的深淺都得她來拍個板。一天下來是焦頭爛額,知道了自己當初的話是多麼不過腦子。
「功曹。」
姜華掀起帳簾走了進來。
「怎麼?楚軍有異動?」祝英台以手支額,把腦袋頂了起來。
不是故意作態,是真的腦袋暈。
「不是,咱們豎得是州兵的大旗,對面的南蠻子根本就沒把咱們放在眼裡。這個時辰應該多半都在睡覺。」
「那姜華你過來是……」
「都督走之前向我囑咐過,今夜三更天動手,如今已經二更天了。咱們得先做好南軍騷動沖陣的準備。」
「行,就按你說的辦。讓各軍分批去領取箭枝,按咱們先前的布置列陣。」說到自己的老本行,祝英台才振作了精神。
然後又直勾勾頂著薰香爐的薰香,一臉迷茫。姜華愣了一會兒,悄無聲息的退了出去。臨了又囑咐守在祝英台營帳前的親衛多留點神。
祝英台看著香灰,又看了看自己手,這雙手指節修長,沒有任何硬皮,一看就是養尊處優,沒有做過任何重活。只是今晚過去,這手上就要染上一層血色了,還是家鄉之人的血。
祝英台有想過自己走上這條路的時候,只是無論怎麼推算都沒想到會這麼快。
祝英台愣了一會兒,又從桌上的軍報堆里抽出一張壓得平平整整的紙。
紙上只有四個字:「以戰止戰。」
薰香還在燃著。
天剛破曉的時候,半夢半醒之間的祝英台醒了。被吵醒的。
沖天的喊殺聲把祝英台嚇得一激靈,整個人直接蹦了起來。等到親衛們衝進來的時候,祝英台整個人又擰著眉在思考。
「胡通武,你聽聽。外邊的聲音是喊殺聲多還是呼逃聲多。」
「卑職也聽不真切,不如咱們出去看看?」
祝英台點了點頭。
一腳邁出帥帳,祝英台踩到了一腳泥濘。軟軟的泥反而讓祝英台心裡有了底。
往前三百步,就是戰事的最後端。
州兵們正在被漠北兵們催著搬運箭枝,而在前線的一千漠北兵就仿佛沒有感情的機械一般將不同的箭枝填入弩機。
一百步之外用蹶張弩,七十步之外就用克敵弩,五十步之內就是□□和弓。
「等這場仗打完了,你自己去軍法司領三十軍棍。」
「都督,我……」
跟在花木蘭身後當臨時護衛的趙文低喝一句:「閉嘴。」
現在的趙文臉拉得老長,就好像有人欠了他幾百兩銀子一樣。虎著臉用目光把路孟銳這個從他營里出去的小子給凌遲了幾百遍。
虧他還在都督面前夸這個小子穩重機敏,將來必成大事呢。這小子倒好,兩句話就把自己的臉給扇腫了。還好都督顧及他這個舊人的面子,沒把路孟銳怎麼樣,不然他這個舉薦人的臉上也會沒有光彩。
「路孟銳這小子……」
「少說廢話。」花木蘭直接打斷了趙文還沒說出口的話。
「放出去的夜不收回來了嗎?南蠻子的營盤情況怎麼樣?」
「還沒有。不過帶我們來的那幾個楊家子弟說,此處只有不到四千人把守。還淨是些被沙汰下來的老弱病殘。」
「消息可靠嗎?」
趙文沉吟了一會兒答道:「應該可靠,給咱們做中間人的安家管事說,這楊家是和他們做老了生意的。安家每年產出的三分之一的飴糖都走私給了楊家,這條路徑也是楊家的近支子弟帶咱們來的。屬下認為,不會有大問題。」
剛剛才犯了錯的趙文答得很謹慎,不過花木蘭還是聽出了這其中的意思。就是在勸她不要多心,都是一條藤上的螞蚱沒那個必要。
南楚現在除了關防無礙,其它地方都已經被北燕用軟刀子扎得千瘡百孔。活不下去的流民佃戶逃出關,就會被等待多時的世家管事截住,許錢許糧許地。不想投奔世家大族的也有很多選擇,做官府治下良民,入州兵免除雜役。只要有敢鬧事的就送到漠北去勞動改造。
至於富人,已經在多個行業初步運用機械的北燕就成了南楚最大的供應商。只要給錢,除了軍械不賣,北燕什麼都賣。
在這一套精密嚴整的體系下,南楚的底子已經被掏空的差不多了,只不過北燕這些世家大族一直和皇族在相互博弈,柔然又在北邊侵擾不休,不然南楚早就被打下來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南楚無人不通燕。
這就是花木蘭敢帶著人走這一趟的原因。
花木蘭揮退了所有的親衛,一個人坐在了草地上揪了一根草莖叼進嘴裡,喃喃自語:「打完這場,差不多了吧。希望臨深不會因為這個怪我,只是居其位,身不由己。」
隔著七十里地燕軍大營。
花木蘭不在營地里,祝英台就成了一軍的臨時的統帥。香爐里的薰香不斷燃燒,散發出清神靜氣香味的同時也留下了一圈香灰,昭示著時間不斷流逝。
祝英台以前一直笑花木蘭是個民政白痴,花木蘭總是好脾氣的笑笑,不接話。以前是大的沒戰事,祝英台覺得也就那麼回事,自己上手也能玩的轉。可是現在這大戰一起,祝英台才明白了這軍事上的事沒她想的那麼簡單。
大到人馬的調配,小到營盤的修建,後勤的領用,壕溝的深淺都得她來拍個板。一天下來是焦頭爛額,知道了自己當初的話是多麼不過腦子。
「功曹。」
姜華掀起帳簾走了進來。
「怎麼?楚軍有異動?」祝英台以手支額,把腦袋頂了起來。
不是故意作態,是真的腦袋暈。
「不是,咱們豎得是州兵的大旗,對面的南蠻子根本就沒把咱們放在眼裡。這個時辰應該多半都在睡覺。」
「那姜華你過來是……」
「都督走之前向我囑咐過,今夜三更天動手,如今已經二更天了。咱們得先做好南軍騷動沖陣的準備。」
「行,就按你說的辦。讓各軍分批去領取箭枝,按咱們先前的布置列陣。」說到自己的老本行,祝英台才振作了精神。
然後又直勾勾頂著薰香爐的薰香,一臉迷茫。姜華愣了一會兒,悄無聲息的退了出去。臨了又囑咐守在祝英台營帳前的親衛多留點神。
祝英台看著香灰,又看了看自己手,這雙手指節修長,沒有任何硬皮,一看就是養尊處優,沒有做過任何重活。只是今晚過去,這手上就要染上一層血色了,還是家鄉之人的血。
祝英台有想過自己走上這條路的時候,只是無論怎麼推算都沒想到會這麼快。
祝英台愣了一會兒,又從桌上的軍報堆里抽出一張壓得平平整整的紙。
紙上只有四個字:「以戰止戰。」
薰香還在燃著。
天剛破曉的時候,半夢半醒之間的祝英台醒了。被吵醒的。
沖天的喊殺聲把祝英台嚇得一激靈,整個人直接蹦了起來。等到親衛們衝進來的時候,祝英台整個人又擰著眉在思考。
「胡通武,你聽聽。外邊的聲音是喊殺聲多還是呼逃聲多。」
「卑職也聽不真切,不如咱們出去看看?」
祝英台點了點頭。
一腳邁出帥帳,祝英台踩到了一腳泥濘。軟軟的泥反而讓祝英台心裡有了底。
往前三百步,就是戰事的最後端。
州兵們正在被漠北兵們催著搬運箭枝,而在前線的一千漠北兵就仿佛沒有感情的機械一般將不同的箭枝填入弩機。
一百步之外用蹶張弩,七十步之外就用克敵弩,五十步之內就是□□和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