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朝中上了品級的官員都知道自家陛下的雄心壯志,北伐不過是攘外必先安內的開胃菜,打過江去一統天下才是自家陛下的真正野心。這次北伐不過是一個試驗場和磨刀石。

  花木蘭的軍功多到什麼地步呢?就是多到記功的軍法官在統計花木蘭功勞的時候都要罵娘了。這簡直不是個人,是個怪物。首破柔然大營、第一個到達城池之下、聚攏兵將襲擾後方,本部斬首千餘,協助其他部斬首又是千餘。光看個體數據還不覺得什麼,但是平均到每個士卒身上就很恐怖了,花木蘭部分的斬首比是全軍最高的。再加上一個泰多的頭,合著這場北伐就是她一個人的舞台了,其他人都是過來充人數當背景板的。

  雖然孝肅皇后曾經說過,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處可走。但這位爺還真不是這個路數,這位爺不僅把別人的路給踩了遍,還開闢了一些新路給別人走。不然他們去核實功勞的時候就不會那麼容易了。那些平日裡眼高於頂的世家公子不僅對花木蘭半個不字都沒有,還滿口讚譽。他多心多問了兩遍,沒想到話沒套出來,還差點被幾個性急的公子哥施以老拳,最後幾乎是逃出來的。

  這能打仗還會做人,上頭又賞識,不扶搖直上就有鬼了。

  第93章

  花木蘭會扶搖直上這件事當然是肯定的,只是正應了那句好事多磨的古話,過程並不是太順利。

  準確來說,這前半段還是很順利的,不順利的都集中在慶功宴的後半段。慶功宴在昔日柔然汗庭的王庭里舉行,說來也是世事無常,不久前泰多還在這裡與各部歃血誓盟,立下血洗哲落城的豪言壯語。如今就成了死敵大燕的慶功場所,美酒與烤肉的香氣充滿了整個王庭,把城外大戰所造成的沖天血氣都衝散了不少。

  慶功宴沒有對服飾做出要求,花木蘭也換下了這半月來從不曾離身的的犀皮甲,從行李里翻出了祝英台特意給她準備的深紅色牡丹暗紋袍、系革帶、配香囊摺扇、戴玉冠、腳踏一雙烏金虎頭靴,收斂了身上的銳意,就像一個尋常的世家公子,和他人推杯換盞,接受往來之人的恭賀,無論她認識還是不認識。好在這些人都是勛貴子弟,家學淺薄,對禮儀的要求也沒有那麼嚴格,以花木蘭在祝英台那學到的本事還能夠應付。

  宴會正式開始後,花木蘭就待在了剛剛相熟的世家子弟圈子中,等待天子的召問。沒錯,就是天子的召問,這件事沈雲已經派人和她通過氣了,要她早做準備,莫在御前失禮,失去這個大好時機。

  天子高坐雄台,自下往上看,天子的半個臉都被冕旒遮擋,就像被一團霧氣籠罩,無論什麼人都看不清天子的表情。

  今日始知天顏難見,天威難測。臨深誠不欺我也。

  在虛無但厚重的帝王威勢面前,花木蘭就像陷入了沼澤之中,每動一步都要耗盡全身的力氣,牽動渾身每一塊肌肉。但在這種情況下,她的滿身殺伐是萬萬不能現出來的,只能將殺伐掩在內心。

  可即便是掩在內心,也如鶴立雞群。天子本就有心觀察花木蘭,朝下看去,一眼就在人群中找到了穿紅袍的花木蘭。但見花木蘭腰若青松,面容平靜,即便面容模糊,但自有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氣。

  天子一看便心生歡喜,愈看愈歡喜。和那些戰戰兢兢,吃什麼都像在觀察的世家子弟相比,花木蘭就要坦然的多,在觀舞的同時也沒耽誤吃喝。

  開場舞畢,花木蘭就在那些世家子弟羨慕嫉妒恨的眼光中坦然出列,站了大殿中央,聽候天子問詢。

  問題也是花木蘭早就知道並思考過的,只是這場下作弊的事情不能放到場面上來說,只得低頭沉吟了一會兒:「回稟陛下,臣並無未卜先知之能,之所以能取得泰多首級,全是靠著推斷。」

  天子來了興趣:「哦,推論?」

  花木蘭急忙把先前打好的腹稿和盤托出:「好教陛下得知,臣的確是靠得推論。那泰多狡詐,固使八面旗幟分頭突圍。然萬變不離其宗,那泰多志氣非小,若得突圍,必是想東山再起。臣私觀路徑。見那八路中又有五路都是往荒郊野外去,泰多必不會選擇。」

  「那,剩下三路呢?」

  「那剩下三路中,乾、巽兩路的去向是往枯耒部與塞任部,都是聚眾上萬的大部落。前些時日我等圍泰多時,他們尚且作壁上觀,不施援手。如若泰多前去,必是凶多吉少。唯有震位,那方只有一個不足千人的小部落在此,那泰多若從震位突出,還有一線生機,說不得還能以客凌主,捲土重來。」

  「愛卿往震位去得原因朕已知矣,只是往震位去得將領也有不少,怎麼就你抓到了泰多,其他人卻一無所獲?」

  此話一出,當即有人叫嚷道:「是啊是啊,花將軍,我也往震位去得,我還比你快,怎麼就沒找到泰多呢?而且這一一路上都沒怎麼見到你。」

  說話的是漠西軍里出了名的直性子楊山開,也就他這種混不吝,有什麼就說什麼的性格才不會讓花木蘭覺得這話里充滿了滿滿的惡意。

  對著這種直性子,花木蘭自然是實話實說:「那是因為楊將軍走的是大路,我走的是小路。」

  這回天子沒讓楊山開把話給搶過去了,繼續發問道:「那花卿怎麼知道那泰多會走小路。」

  「稟陛下,那柔然軍被我等圍困,已是斷水三日了,所以這些人才會不要命的突圍,臣追出去的時候想到今日蠻子大營並未生起炊煙,想來是並未飲食。突圍後的他們定是人困馬乏,必是要找地方進食。下臣循此思路,便沿著小路有水井河流的地方開始搜索,終於在太陽落山前找到了泰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