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昂見皇帝勞心政務之餘,還誠心實意為他的孩子打算,不禁心中感激,含笑道:「這又是什麼要緊事,值得陛下如此費神?臣命府中長史每日教犬子習字讀書,慢慢先學起來就是了。」

  劉協正色道:「這怎麼不是要緊事?翌日曹燁佐助新帝,就如今日子脩你佐助於朕一般。」他頓了頓,不知想到了什麼,忽然又笑了,換了調侃的口吻,道:「未來的天子第一信臣,幼時的老師豈能輕忽?」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感謝在2021-02-27 17:42:39~2021-02-27 22:19:5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毛利三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橄欖、雪靈-Snowspirit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48章

  冀州陽平, 助農曹學員柳大又一次湊到尚書郎曹丕面前來,黝黑的臉上透著幾分小心,道:「大人, 咱再問一次, 今年我收了這三百石的粟米,給朝廷一半作為屯田的費用, 剩下這一半折算下來,是能買城郊中等田地三十畝, 對吧?」

  曹丕認得這柳大, 乃是兩年前最早的一批學員,家在陽平深山之中, 原本在山裡種薄田, 家裡窮到什麼程度呢?當初曹丕原本是想要這柳家三兄弟都下山的, 可是他們家裡實在太窮, 三個兄弟只有一身能出門見人的衣裳, 誰要出門的時候就穿那身衣裳, 剩下倆人只能在家裡幹活。家中還有一個瞎了眼的老娘, 柳大已經二十八了, 還沒娶上媳婦,在山裡的農戶來說,男的快三十還沒娶媳婦, 基本上一輩子也就打光棍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 曹丕帶人入山,領了柳大出來。

  柳大從最開始話都不會說,到這二年下來,非但能與山外的人正常交流,而且去年還加入了屯田, 一年辛苦勞作下來,百畝田地得了三百石粟米。他如今巴巴算著,這些所得能換成多少山外的田地,方才已經請曹丕代他算了一遍,不放心又來問一遍。

  曹丕耐著脾氣,仔細又給他解釋了一遍,道:「屯田所得,你一半,朝廷一半,這沒錯。如今粟米的價呢,一石約莫是二百二十錢;陽平中等田地,三年前確認的時候是一畝一千錢。這三年來,地價漲了不少,若是按照市價去買,已到了一畝兩千多錢。但是朝廷有旨意,像你們這樣從深山中遷居出來的,又或者原本自己沒有足數田地的,凡是自己出錢買田地的,只要按照三年前確認的價格購買就好,漲價的這部分是朝廷的——朝廷已經免了你們的。所以你這一百五十石的粟米啊,能換得陽平中等田地三十三畝。」他在竹片上寫下「三十三」這個數字。

  柳大仔細聽著,生怕漏了一句,一面聽著一面往心裡記,想著回去講給家中老娘與兩個弟弟,乃至講給整座山裡的鄉親們聽。他又問道:「那大人,您再給我說一遍成嗎?我這樣買來的田地,跟朝廷如今分的田地,有啥不一樣的?」

  此時在曹丕與柳大身邊,已經圍了七八個也來聽著的農戶,多是與柳大一般的出身,這二年在新政之下屯田有所得,想著要換田地了。他們聚精會神聽著這遠從長安而來的尚書郎講解著具體的事例,暗中與自己的打算比較。

  曹丕細細解釋道:「如今朝廷有政策,凡是家中田地不足數的人,也就是成年男丁田地不足百畝,成年女子田地不足三十畝,那麼就可以報上來,由朝廷免費分給足數的田地。但是這樣分得的田地,起初三年,都要像屯田時一樣,所得的產出上繳一半給朝廷,剩下的才是自己的;隨後的數年,上繳朝廷的份額逐年減少。到第十年的時候,才如普通農戶一樣,只需要繳納戶調就可以。而你們若是自己拿錢去買的田地,當年便可以只繳戶調,所得產出不必再上繳朝廷。但是如今朝廷給你們免除了這三年來漲的地價,所以你們買到手裡的田地,五年之內不能轉賣,五年之後若是不要這田地了,仍要上繳給朝廷,朝廷會照著當年你們買地的錢數或糧食布帛再退還給你們。這麼說,可都清楚了?」

  柳大隻記自己關心的,道:「我這麼買的田地,來年只要繳納戶調。只是我如今買不起一百畝,那就是買三十畝,餘下的由朝廷分免費的。那來年怎麼算呢?」

  「你這種朝廷現在也有政策。」曹丕笑道:「如今是陛下行善政,所以你們這等三年之內都不必繳納戶調。等到三年之後,你們若是還沒能都換成買來用的田地,再按比例收繳戶調。」

  柳大喜笑顏開,圍在周邊的農戶學員們也都笑起來,紛紛盤算著自己要買的田地。

  柳大歡喜過後,這二年來學的東西也沒白學,一摸後腦勺,問道:「我們這樣免費得了田地,那些老爺們能願意嗎?」

  周圍的學員們也有這擔心,道:「對啊,這可是原來人家的田地……」

  另有學員笑道:「這一看就是上課的時候不認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裡來的什麼老爺的田地?老爺的田地,咱們的田地,那都是皇帝的田地。如今皇帝行善政,要咱們泥腿子也能有自己的田地,誰敢不從命?哪個老爺不聽皇帝的,我扛起鋤頭就去刨了他祖墳,看他還敢不敢唧唧歪歪!」

  眾人大笑起來。

  曹丕笑道:「就是這麼個道理。還有誰要問的?」

  一旁又有農戶學員擠上來,要問領田地的事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