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來孫權這七八日來,一直密切關注著朝廷與吳地合作的動向,思考之下,他不得不承認,周瑜那日給他指出來的的確是唯一的解決之法

  那就是趁著朝廷與吳地合作剿匪的這個機會,步氏的事情在皇帝面前過了明路。

  雖然孫權在步氏的事情上犯了糊塗,而且因為他娶了長公主,這糊塗事兒也牽扯到了政局,未免顯得他有些不智。

  但因為孫權一來是孫策的弟弟,二來尚且年輕,所以張昭與周瑜倒也並沒有因此就摒棄了他。

  比如孫權提出要推步騭從軍,在這次剿匪的行動中領一支隊伍,周瑜也給了他這個面子,一口答應下來。

  而從周瑜那裡得知,今日馮玉已來,開戰在即,孫權便清楚,留給他坦白的時間不多了。

  左思右想之後,孫權一咬牙入了行宮,求見皇帝。

  劉協一見孫權進來時低眉臊眼的神色,就知道他憋了什麼蔫兒屁,登時剩下那一半的好心情也徹底消散了,淡淡道:「何事求見朕?」

  孫權便往皇帝跟前一跪,拖著哭腔自己跟步氏那事兒給抖摟出來。

  只是孫權說的時候,肯定是大大美化了自己的。

  「原本是年少相識,當時也未有婚約,只是兩小無猜。後來臣也是……大約是緣分天註定,臣不合又遇見了這步氏。步氏說對臣情根深種,若不是臣,寧願終身不嫁的。」孫權硬著頭皮說下去,這些話情熱的時候當然都說過,但究竟是不是實情又有誰知道呢?況且孫權決意與步氏生米煮成熟飯的時候,步氏已經準備好另嫁了,只是孫權不甘心,這才生出來一系列的事端。

  劉協已經很久沒聽過這麼噁心人的話了。他含了一口已經冷掉的茶水,靜靜看孫權表演。

  「臣欲告訴江東長公主殿下,然而殿下如今有孕,不敢驟然告之。」孫權又道:「若再隱瞞步氏之事,又是欺瞞於陛下。臣萬萬不敢。臣思來想去,只能先來對陛下坦白,再聽從陛下的安排。臣有罪!臣願認罰!」

  孫權這事兒,要說是觸犯法律了嗎?其實並沒有。

  但漢代公主下嫁,至少年少時候,駙馬是不能另外納妾的,算是約定俗成的規矩了。就比如陽安大長公主與伏完,就算府上另有侍妾,那也是成婚很多年後的事情了。像孫權這樣與長公主成婚還沒有兩年,就又搞出一個出身大族的愛妾來的,是很罕見的。

  若是在太平歲月,皇帝不高興,治孫權一個大不敬的罪,那孫權這政治生命就完結了。

  劉協靜靜看過孫權的表演後,卻沒有勃然大怒,或是免除他的罪責,而是淡淡問道:「那步騭與你所說的步氏,是什麼關係?」

  孫權一愣,道:「他們乃是同族,只不是一支……」

  「你舉薦步騭參與這次剿匪的行動,可有私心?」劉協又問,目光如閃電,照出孫權心底最深處的秘密。

  孫權方才一番長訴還保持著鎮定,此刻被問了這一句,卻「刷」的一下冷汗就出來了,「這……臣不曾……臣沒有……」他停下來定定神,才組織起語言回答,「陛下明鑑,臣舉薦步騭,絕無私心,當真是因為朝廷乃用人之際,而這步騭跟隨在臣身邊日久,臣了解他的才學武藝與為人,這才舉薦給公瑾兄。若臣有半分私心,若這步騭不堪當任,周都督又怎會苟順私情?」最後兩句說得擲地有聲,看來的確是對周瑜的品行很有信心。

  劉協不說話,只是審視著孫權。

  在皇帝靜默的目光下,孫權感到巨大的壓力,就連跪著都幾乎承受不住要倒下去。

  片刻之後,劉協收回目光,淡聲道:「果真如你所言,則是家國幸事。」

  孫權長出一口氣,顧不得是御前,伸手擦了擦額前的汗水。

  「至於你說的家事……」劉協也還是第一次處理臣下「出軌」這等事情,因為在漢代對男人是很寬容的,不存在「出軌」這種情況,也就是因為孫權的妻子伏壽身份是長公主,才出現了這樣的局面。至於他上一世為秦朝皇帝的時候,感謝秦始皇時留下來的律令,丈夫出軌的,若給妻子殺了,妻子無罪。這等情況下,秦朝時的大臣等閒不敢嘗試。「你的家事……」

  孫權屏住呼吸等著。

  劉協不得不考慮當下吳地的局面,頓了頓,道:「此事你來求朕原諒,是求錯了人。朕不能代江東長公主原諒你。」但他也很明白,在這個時代,伏壽本人對於孫權來說是沒什麼威懾力的。伏壽背後代表的朝廷,才是孫權此刻跪在堂前汗出如漿的原因。一旦這件事情徹底劃到家事的範疇,那就相當於是要求伏壽啞忍了。伏壽對於他來說,不只是一個虛頭巴腦的長公主,還是在吳地的同盟者。

  劉協做出了決定,「既然如此,不如請江東長公主過來,你們當面談。至於她是否成全你和步氏,朕卻也是管不了的。」

  於是就任由孫權在堂中跪等,而劉協趁隙與曹昂去進了午膳。

  一時伏壽被請來,她已是身懷六甲,穿了品裝正服,也掩不住凸起的小腹。

  伏壽入殿,一見孫權跪在那裡,便知道這是發生了什麼。

  「給江東長公主賜座。」劉協道。

  伏壽扶著腰坐下來。

  孫權看一眼皇帝,又看一眼伏壽,只得跪在伏壽麵前,方才跟皇帝說的話,又重複了一遍。言談中,他自己當然是鬼迷心竅、迫不得已。這倒也並不怪孫權,人都是畏難避禍的。敢於坦言自己的罪過,承擔責任的人,畢竟是極少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