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協睫毛微動,收回目光,道:「公瑾青春正好,想來身體一向康健?」

  周瑜不明所以,簡單道:「是。」

  劉協緩緩點頭,道:「長安有醫術高超者,能從面相觀人疾病生死。待公瑾來長安時,朕令他為你看診。」

  周瑜倒是不知道自己幾時要去長安了,但當著眾人,也沒有反駁皇帝,只是道:「陛下觀臣面色,似有不妥?」

  除了周瑜的確英俊之外,劉協還真沒看出別的什麼來,但他確實知道真實歷史上周瑜壯年而死,只是直愣愣說出來也太不吉利,因此一笑道:「朕只看出,公瑾乃江左風流美丈夫也。」

  周瑜笑而起身,道:「臣有一曲,奉於陛下。」於是下階席地而坐,撫琴而歌,琴音清越,歌聲曼妙。

  更兼周瑜本人風度翩翩。

  一時間,劉協倒是體會到了什麼叫繞樑三日,什麼叫三月不知肉滋味。

  周瑜本就雅量高致,固然有對敵人的悍然氣勢,但與友人相交,從來使人有如沐春風之感,此時見皇帝親自來赴宴撫琴,對其用心頗為動容,雖然於政見上與朝廷有不合之處,但周瑜只是不談政事,一曲終了,又令真正的琴師伴奏,自己取花枝為劍,趁著微微的醉意,為皇帝與在座的賓客舞劍。

  宴會上的氣氛好極了,就連劉協自己,也有一瞬間忘懷了來此的目的,只沉浸在當下的氛圍中,初次體會到了這些風流名士日常宴飲之樂。如果說昨日與袁空的對話,對劉協來說是一場心靈的神|性|按|摩;那麼今日這場周瑜主導後的宴席,對於劉協來說就是一場心靈的俗世按摩。

  只除了沒談正事,一切都很完美。

  周瑜的「不談政事」,並不是言辭拒絕,他只是引導了氛圍,讓誰都不好意思在當下提起惱人的政務,破壞這極佳的氛圍。

  劉協也不得不佩服周瑜的手段。

  直到曲終人散,眾人簇擁著,送皇帝出府。

  劉協拉著周瑜的手,薄帶醉意,笑道;「朕著實欣賞公瑾。今日人多,不得盡興,公瑾哪日得閒,再為朕單獨彈奏一曲,如何?」

  周瑜含笑得體道:「只要陛下有召,臣即刻便至。」

  雖然兩人在這一場宴會上並沒有說上幾句話,但兩人都在暗暗觀察對方,在和諧歡樂的氛圍中,不知不覺中就淡去了原本的戒備。

  此時周瑜看似是應了下來,但劉協也清楚,以周瑜的風度,這等回應也只是三分真三分假。

  劉協鬆了手,轉身順著竹林間小徑向府外走去。

  周瑜不著痕跡垂眸看了一眼自己方才被皇帝握過的手,手背上條條青白痕跡,是皇帝留下的指印。

  孫權見是話縫,忙上前扶了皇帝,笑道:「陛下醉了,臣來扶著陛下,就像從前在黃河邊那次一樣……陛下還記得嗎?臣跟朕您去巡潼關,回來路上紮營在黃河南岸……」他絮絮說著從前的事情。

  劉協不接這茬,反而問道:「方才席上那個叫步騭的少年呢?」

  孫權心裡打個突,凡是跟步氏牽扯上關係的,他此刻聽來都心驚肉跳的,因笑道:「他……他興許跟在後邊呢。陛下,臣就在您跟前兒,您怎麼總還想著別人?臣這兩年來,可是日也盼,夜也盼,就盼著能像從前在長安一樣,跟隨著陛下……」他大約是因為跟步氏續上了舊情,表忠心的時候,比四年前那個有些魯直的少年順暢了許多,也因為這份流暢,多了一分從前沒有的油膩感。只是他自己不覺得。

  劉協心中起膩,倒也不好當眾推開他,便道:「子脩過來扶朕。」

  曹昂便上前。

  孫權只得讓出位置來,卻又有些不甘心,忽然間想起出門前妻子交待的話來,覺得這是個不錯的話題,便道:「倒是還有一事要央求陛下,是江東長公主殿下交待的。」

  「伏壽?」劉協稍稍停步,第一次正眼看向孫權,道:「她要求什麼?」

  孫權笑道:「殿下說,她從前在長安的時候,蒙陛下恩典,得了一架提花機。她說此物有趣,可惜只此一架,因此想求陛下的恩典,賜一組會造提花機的木工來。」

  「她原本那架提花機壞了?」劉協問道。

  「那倒沒有。」孫權微微一愣。

  劉協感到其中蹊蹺之處。因為這提花機並不是玩具,而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布料生產機器。如果伏壽是自己拿來消遣,一架提花機便足夠了。但現下伏壽要的,不是另一架新的提花機,而是一組會造提花機的木工。換而言之,伏壽要的是源源不斷的提花機——她要來做什麼?

  劉協看孫權一眼,便知孫權還沒想到此中關節,便淡聲道:「朕知道了。」由曹昂扶著,上了乘輿去了。

  孫權留在原地,給春日料峭的冷風一吹,薄酒醒了一半,咋摸著皇帝那一句「朕知道了」,也沒明白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但他總覺得皇帝待他不如從前親近了,只是他不清楚這感覺是反映了事實,還只是他自己疑心生暗鬼。

  「公瑾兄。」孫權回過身來,走到周瑜跟前,低聲道:「我明白公瑾兄的心意,只是大勢所趨,非你我所能抵擋。」

  周瑜垂眸看著孫權,這個人分明是伯符(孫策字)的親弟弟,可是兩人卻全無相像之處。伯符的膽魄胸襟,孫權連一分都沒有。可是又能怨什麼呢?周瑜仰起頭來,望向悠悠蒼天,掩去目中淚花,英雄殞命,早失知己,此痛非言語所能表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