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袁空邊走邊道:「白髮,烏髮,又有何分別?」

  「既無分別,先生為何蓄白髮,不蓄黑髮?不蓄赤橙紅綠藍靛紫發?」

  袁空背對皇帝,搖頭而去。

  劉協大笑。

  曹昂見袁空離開,便步入廳內,正撞見皇帝大笑,不禁疑惑。

  劉協笑道:「子脩怕是懸心了半天吧?人一走,你就來了。」

  雖然袁空是曹昂派人接來為伏壽分憂的,但曹昂並不希望皇帝與這等方士過多接觸,畢竟上一次在襄陽城外遇見巫家的經歷並不怎麼愉快。

  曹昂觀察著皇帝的神色,低聲道:「與這等方士相處多了,難免會受影響。」

  「子脩說的極是。」劉協喃喃道:「朕從前是太自信了。」他以為自己可以說服左慈,但殊不知整個過程裡面,對自己也有影響。他動的每一個念頭,說出的每一句話語,看過的每一卷書,都會在他身上也留下痕跡。

  曹昂道:「可是有什麼不妥?」

  「不妥?」劉協搖頭,從袁空所設想的世界裡回過神來,回到現實當中,哪怕這是萬千幻想之一,可只要心認為是真實的,那就是真實的。他看一眼天色,問道:「張昭府上的宴席已經開始了嗎?咱們也該動身了。」

  這是在皇帝的授意下,張昭安排的宴席,邀請了最吳郡最緊要的十數位官員名士,其中便有周瑜、魯肅等人,而孫權給張昭面子,也會親自來赴宴。

  此時孫府上,伏壽正看著侍女為孫權換赴宴的衣裳,在旁溫柔問道:「真的不用妾身同去嗎?妾身無恙的。」

  孫權一面用力蹬著靴子,一面道:「你在府中好好將養。外面赴宴,都還是那一套,沒什麼趣味。況且母親如今這麼看重你,等會兒你不見了,母親怕不是要尋到府外去?」他半是開著玩笑,耷拉著眼睛卻有些心不在焉。

  孫權現在心裡裝著太多事兒,一是外面步氏有孕,肚子一天一天大起來了,總不能長久瞞下去。從前倒還好,現在皇帝就在吳郡,他給鬧出個步氏來,不是羞辱朝廷嗎?自從上次那個有些神通的方士看過之後,母親又尤其在意伏壽這一胎,他更不敢生出事端。

  只這一件事就夠他煩心了。如今孫權還要擔心周瑜之事,皇帝始終沒有召見周瑜,而周瑜自有他的驕傲。孫權是既說服不了周瑜,也不好在皇帝跟前說話。萬一這兩位要是弄擰了,整個吳地都要跟著遭殃,他孫權多半也逃不過。所以他今日去張昭府上赴宴,也是存了再勸一勸周瑜的意思。畢竟在皇帝與周瑜之間,孫權自覺還是勸周瑜服軟比較好。雖然周瑜當初輔佐他的長兄,對他來說也是親長兄一般的存在,為孫氏在吳地的地位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正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

  伏壽站在一旁,看著坐在床沿的孫權,內心與目光同樣明晰。她越來越發現,男人是最可愛又最簡單的。他們就像是天真的孩子,至死都是。就像此刻的孫權,她都不問用,都能從他面上讀出他那點心思。母親的教誨,有些還是有道理的。她早已察覺孫權感情上的異動,因為一個人若是變了心,枕邊人總是最先有感覺的。只是很多情況下,人們總愛自欺欺人。好在伏壽不是這樣的,她原本的成長經歷不允許她把眼睛耳朵蒙起來,所以她只能面對。一旦下定決心面對現實,一個女人沒什麼發現不了。

  伏壽早知孫權在外面養了人,先前還覺得有些好笑,直到懷孕後,在迎駕的過程中,才從孫權從人那裡套出消息來,知道了那人原來還是孫權的青梅,出身大族的步氏。

  確認的那一日,伏壽非但沒有難過,反倒有一種大石落地的安穩。大約是因為從一開始,她就清楚這樁婚姻裡面,更多的是利益的結合,而不是感情的相許。因為不曾期盼過,也就無所謂失望。因為沒有太深的情愛,也就說不上枕邊人是移情別戀。況且真論起來,步氏不是還在她之前嗎?只是青梅竹馬的情分也抵不過權力的誘惑,入了長安的孫權還是選擇了後者。可他又那麼像個孩子,什麼都想要,已經選擇了權力,回到吳中卻還想擁有佳人,世上只有孩子才能這樣任性。像他這樣的男人,大約到死都是孩子吧。

  所以伏壽看孫權,是俯視的。一個成年人怎麼會真的與一個孩子動氣呢?除非是傻了。

  「我整日悶在府中,沒病也要悶出病來了。」伏壽也不會含沙射影故意提到步氏相關的事情,她既然不在意,也就不會拿這個去刺激孫權。她只問自己關心的,「你看陛下來此的正事,辦得如何了?我從前在長安,得了一架提花織機,著實有趣。可惜只有一架。這次趁著陛下來,我一直想找個時機,討一組會做這織機的木工來。只是朝政正事兒沒有解決,我也不好拿這等小事兒去煩陛下,所以只能悶悶等著。」

  孫權因為外面有人,對伏壽心中有愧,所以格外好說話,忙道:「我明日見陛下時,為你問一問便是。」

  「如此,我就多謝了。」伏壽笑起來,站在原地沒動,看著孫權出去了。

  孫權懷著滿腹心事,趕到張昭府上的時候,宴會所邀請的各位名士都已經到場了。

  周瑜與張昭等人都簇擁在一處,圍著步騭,看他新得的寶劍。

  步騭年方十八,也是當初避禍南下,但是一度困頓,後來與諸葛瑾等人投契,一同遊歷吳中,又認識了孫權。那時候孫權已經跟步氏舊情復燃,正需要居中做事之人,見這步騭與步氏乃是同族,便將步騭留在身邊,出席宴會之時,也會帶著他。步騭雖然年少,但博學多聞,性情寬雅深沉,倒是很受吳中上層人士喜歡。而周瑜與張昭等人已知孫權與步氏之事,但男人向來是不以這點艷事來批判男人的,所以並不認為有什麼問題;況且在周瑜的立場上,倒是更願意孫權有這樣一位步氏的紅粉佳人,強於和朝廷賜婚的江東長公主琴瑟和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