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魯肅低頭,就見春陽斜斜,漫入簾幕,灑落在周公瑾身上、琴上,青年勃發之態,比之春光更明亮強烈。他嘆了一聲,不禁自慚形穢,道:「是我以自己的心來忖度公瑾所處的位置,枉自擔驚受怕一場。」

  他沒有如周公瑾這般的自信——自信皇帝會有足夠的耐心去包容他的驕傲。

  琴音又響起來,散漫而隨意,主人只是信手撥弄,乍聽似乎只是遊戲閒彈,細聽卻難掩兵戈殺伐之氣。

  而另一邊的皇帝劉協,這會兒卻顧不得熬鷹,先要見一見曹昂請來的那位方士袁空。

  自從得知孫權養著外室之後,劉協便讓曹昂留意伏壽處的動靜,很快便知道了「孫策轉世托生到了伏壽肚子裡」這則傳言。

  這傳言還只是小範圍的,只在幾個大族高官之間,還未來得及向民間散布。

  只看吳老夫人如今對待伏壽,可與從前不同了,每日要親自去見,養胎的補品流水般送到小廚房去,對伏壽永遠都有笑臉。

  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叫袁空的方士。

  「這人原本是漢中的?」劉協看著袁空的履歷。

  曹昂解釋道:「是,這人是十年前出現在張魯身邊的。張魯很是信重他。後來張魯死後,方泉執掌漢中,也了解到張魯身邊還有這樣一位方士。據方泉說,這叫袁空的方士,似乎真有些神通。當初咱們在漢中做的那一場張魯羽化登仙的局,他們五斗米教中不管信與不信,都說不清楚到對發生了什麼。唯有這袁空,非但知道張魯是死了,而且還知道……」他頓了頓,低聲道:「……還知道是蘇危殺了張魯。方泉說,那袁空就好似在場親眼看著一般。這次江東長公主托臣尋得力方士,臣便想到此人,傳他前來,也是探一探他的虛實真偽……又或者是哪裡泄露了消息。」他認為,還是當初蘇危殺張魯之事,有人走漏了消息。

  劉協捏著袁空那薄薄一頁履歷,這人就像是在十年前憑空出現在了漢中,問道:「吳老夫人就這麼信他?」

  「據吳老夫人身邊的侍女說,老夫人那日回去之後,一直說,手上有長子的氣味。當時那方士袁空,以孫策的語氣動作,握了吳老夫人的手,同吳老夫人說話,又說了幾件在吳老夫人看來只有她長子才知道的事情。」曹昂邏輯嚴密得分析著,「況且吳老夫人痛失愛子,自然希望還有法子補救。有人告訴她,她的兒子還能轉世回來,她自然是寧肯信其有的。」

  劉協細細聽著,至此抬眸看向曹昂,揶揄道:「你如今還認為,江東長公主不知孫權外室之事嗎?」

  伏壽若不是清楚孫權在外面有位青梅竹馬的佳人,那佳人還有孕在身,又何必大費周章做這一齣戲?本來憑藉她江東長公主的身份,就算什麼都不做,也沒什麼能威脅到她的。逼得伏壽出手的,乃是因為那青梅竹馬的情分,不是身份所能壓制的。所以伏壽要提前動手,借吳老夫人的勢與情,保自己與孩子的和而美。

  曹昂搖頭認輸,嘆道:「臣此前真沒看出端倪……」

  劉協倒是相信曹昂在大事上的敏銳度,聞言又想了一想,慢慢道:「或許,換個角度想,若是江東長公主開始籌劃這一切的時候,她還不知道步氏的存在……」

  君臣二人對視一眼。

  「那她所圖,就太過宏大了。」劉協補全了下半句,若不是針對步氏而去的,那伏壽要散布「孫策轉世投生到自己腹中」的言論,是為了什麼?

  劉協忽然間想到了遠在長安宮中的陽安大長公主,輕輕一嘆,道:「翌日姑母知曉,不知是喜是悲。」

  當初陽安大長公主教導伏壽的事情,有好有壞;而皇帝遲來的教誨,有公有私;這一切都如埋在黑泥下的種子,如今都在伏壽身上盛放出來。

  作者有話要說:梳理了一下後續的劇情,在考慮是日萬一個月完結呢,還是慢慢發兩三個月。你們覺得呢?

  第212章

  劉協一見那方士袁空, 便覺得有些面熟,不禁暗覺奇怪。

  只見這袁空雪白頭髮垂至腰間,松松一束, 灰色的布衣布鞋,非僧非道, 面容紅潤, 目光清明, 比之許多盛年之人還要康健的模樣。

  「朕與先生可是在何處見過?」劉協便問道。

  袁空一笑,道:「十一年前,陛下曾於洛陽白馬寺見過我。」

  他這一說,劉協便記起來了, 那是屬於原本劉協的記憶。那時候董卓還未入洛陽,靈帝方死, 原主劉協那時候還只一個不起眼的皇子,跟在少帝身邊, 往洛陽白馬寺為已死的靈帝誦經, 彼時不足九歲的劉協曾在佛寺院中古樹下,見過一個打坐的和尚。

  小劉協好奇問那和尚在做什麼。

  那和尚睜開眼睛看到他, 開口道:「我在打坐。小施主要試一試嗎?」

  小劉協就在那古樹下,嘗試著坐下來, 依照和尚所說的呼吸法門, 靜坐了小半個時辰。

  殿內為靈帝誦往生經的聲音停下來, 小劉協起身道:「我該走了, 大和尚你叫什麼名字?」

  那和尚抬眸道:「名字只是代號,並不重要。」又道:「小施主秉性溫厚,宜為良醫。」

  「做醫工?」小劉協想了一想,道:「皇奶奶可不會許我做醫工。」他說的皇奶奶, 便是當時的董太后。

  那和尚微微一笑。

  小劉協又道:「你不告訴我名字,那我以後怎麼找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