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甘寧又道:「陛下,咱們還是快些走吧!我帶了三千兵馬出來,裡面八百是我的親弟兄,都是當初江上跟我混的,足可以信得過。現下咱們是回城,還是往別處去?這南城郊是不好留著的,那劉琮還有一千多人馬,不知道他給派到哪裡去了。咱們可不能掉以輕心。」

  劉協道:「先離開這裡再說。」他回首望一眼屋子裡,道:「把那巫家也帶上。」

  甘寧跟在旁邊,撞一撞馮玉的胳膊,低聲道:「你說這次回去,我能領上那三十萬大軍嗎?」

  馮玉真是服氣了,這個人這當口還有心情玩笑,冷聲道:「仔細說話。」

  就見皇帝走到外門下,忽然回頭向他們兩人看來——準確的說,是向甘寧看來。

  甘寧忙收了嬉笑之色,怕是給皇帝聽到了方才的戲言。

  劉協隔著雨幕望著甘寧,仿佛望見了另一個人。

  第198章

  甘寧迎著皇帝的目光, 大步上前來,笑道;「陛下, 用臣的馬吧。」他一聲招呼,就見一匹青色駿馬從樹下跑來。

  劉協收回心思,道;「你帶了三千兵馬?」

  「是。」甘寧又道:「陛下可是要去捉那劉琮?」

  劉協搖頭上馬,道:「且回城。劉琮不值得。」

  這等狂風驟雨終是不能持久,等到皇帝一行人回到行宮時,雨勢已收, 雖然時辰更晚了,但天色比方才風雨之時還要明亮了些。

  淳于陽最擔心的入城之時沒有受到阻礙。

  他們快馬歸來,倒是趕在了曹丕車隊前面。

  行宮殿內,馮玉等人都已經換好了衣裳, 此時馮玉上前來,請罪道:「陛下,這必然是臣思慮不周,不知何處走漏了消息……」

  既然是劉琮出手, 那多半就是荊州本土勢力作惡,要追究到馮玉管理上面來。

  劉協溫和道:「這一趟大傢伙都受了驚嚇。天下還不太平,前有吳侯之死,如今又有人要攔截朕——這些事情時有發生, 也不是你的問題。朕不會怪你,你也不要對自己太嚴苛。你且去查一查,摸清楚是何人走漏了消息。」他頓了頓,又道:「劉琮調動這兩千部曲,必然瞞不過蔡瑁的耳目去……」

  劉表未死之前,家事就有許多是由這位妻弟蔡瑁經手的。劉表一死,兩個兒子都蠢笨, 無法執掌家族,重大事務還是要經蔡瑁的。這次劉琮能帶出兩千部曲來攔截皇帝車駕,其中蔡瑁必然也有所插手。但若是蔡瑁主導的此事,不會這麼輕易就給甘寧破了局;但若沒有蔡瑁的默許,劉琮又如何能驅使這兩千部曲?

  馮玉也明白這問題的關鍵所在,劉琮在明處,蔡瑁在暗處。劉琦與劉琮這對兄弟可以不要,但蔡瑁、張允等人的合作對此時維持荊州穩定還是有重要作用的。

  馮玉低聲道:「臣明白。」

  劉協點頭,道:「你且去忙吧。」

  馮玉便退下去調查劉琮這次的事情。

  一旁甘寧見馮玉退下,想著留下來也沒自己什麼事兒了,因此神色一動,張口道:「臣在軍中熟悉,不如臣去……」

  「興霸(甘寧字)且留步。」劉協拿方巾擦著自己半乾的頭髮,低聲道:「朕等會兒還有話問你。」

  甘寧微微一愣,應聲留下,想著皇帝大約要問今日動兵之事。

  劉協又對曹昂道:「你派人去接一接曹丕他們,再看看有沒有人在等消息……」這會兒曹丕還不知道車隊裡皇帝車駕中已經空了。

  曹昂道:「陛下,劉琮事小,但此事干係甚大。陛下今夜還宿在行宮之中嗎?孫權與張繡隨時恭候,陛下何不暫避?」

  這次的事情還沒有水落石出,如果只是劉琮胡鬧也就罷了,但如果蔡瑁、張允等人也牽扯在裡面,那這荊州處處都是險地。就算朝廷兵力更強大,馮玉也在這裡經營了一年光景,但終究比不得蔡氏等人在此世代根基,彼此利益交織,盤根錯節,而且下沉到基層的力量更加細密。這些都是在此時的荊州,朝廷所不能與蔡氏等大族抗衡的,也正是朝廷要與當地大族合作的原因。

  荊州就是天下的縮影,朝廷所面臨的困局,在各處是一樣的。

  朝廷就算有好的政令,也需要人去執行,可是政策一旦下達到州郡之中,就要依靠原本的官吏了。本來十年戰亂之中,各地中央派遣到地方的大員,要麼是被叛軍給殺了,要麼就像是劉表這樣自己做了土霸王。這種情況下,地方陽奉陰違這還是好的,就是乾脆不執行朝廷的命令,朝廷一次可以用兵,總不能次次用兵。而州郡官員若要換血,則又動了太多人利益。在此之外,就比如在鄉間所見,這等村落之中多半就靠民眾自治的,就是州郡派了官員來,也沒什麼用處。

  因而此時朝廷不得不與各地豪族世家合作。

  「那他們豈不是得意了?」劉協淡笑道:「放出一個蠢笨的劉琮來,帶著兩千兵馬嚇唬一番,就叫朕落荒而逃,離開了荊州地界。你說到時候,是誰最高興呢?」

  曹昂明白皇帝說的道理是對的,但他更擔心皇帝的安危——況且還有此前撞見巫家之後,皇帝異常的舉動。

  這些夾雜在一起,叫曹昂很是擔憂。

  劉協已經擦到了發梢,偏著頭,看向曹昂,道:「朕意已決,子脩不必再勸了。」他又看一眼站在一旁的諸葛亮,道:「子脩帶諸葛先生下去歇息吧。朕明日再召見你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