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甘寧見他默然不語,又道:「荊州劉表對名士也好的,招攬了許多人去。你到荊州謀個差事也不難,還有我看顧著你,荊州地方也平定,不比你到處亂走要好嗎?」他話是這麼說,但也是因為到了荊州,沒有勢力,也要依靠馮玉提點。

  馮玉當下強不過他,方才見他殺人如麻,知他雖然在自己面前裝了一段時日好人,到底是匪徒出身,一時怒了殺人也是有的。他還需珍重自己性命,想了一想,便問道:「你要往荊州何處去?」

  甘寧見他服軟,便笑了,道:「我祖籍南陽,原是要往南陽郡去的,但南陽已為朝廷所有,只先入荊州,看劉表怎麼安排吧。」

  馮玉望著輕舟外滔滔逝水,心知朝廷大軍先鋒已至益州,卻不能前去相見,只能暗嘆一聲,待到荊州,再圖脫身之計。又或者不只是脫身?荊州劉表,不臣朝廷,由來也久,亦是陛下憂心所在。

  馮玉想得深了,耳聽得甘寧鼾聲已起,他那雙寒眸卻徹夜亮著。

  *

  長安城中捷報頻傳,先前平定涼州的喜報熱度還未散去,又新來益州歸降的消息。

  原來朝廷大軍尚在漢中,只先鋒兩萬人越定軍山南下,遙扣州府之時,原益州牧劉璋卻昏了頭,命大將趙韙領重兵南下平定境內的叛亂。如此一來州府空虛,劉璋的東州兵不在身邊,益州士族久被劉焉、劉璋父子打壓,不滿已久,眼見大軍壓境,恐怕生靈塗炭,在益州別駕荀攸的策動下,這些益州士族以常氏、何氏、譙氏為首,趁夜譁變,割了劉璋腦袋,開城歸降。

  朝堂上稱頌聖德之話,劉協已經聽到耳朵生繭,只留了曹昂、楊修等數人私下商議。

  「怎麼就這麼巧?」劉協從來不相信所謂的巧合,「大軍發動之時,永寧郡起了叛亂。」

  楊修道:「巧是巧了些,不過永寧郡這批反叛的人,原就是江上的水匪,與劉表也一直有勾連。大約是劉表見朝廷動兵,便要這些人趁機反叛,也算是助朝廷一臂之力。」

  「江上的水匪?」劉協翻著今日才呈上來的永寧郡叛亂詳情,看到甘寧的名字愣了一愣,忽然想到什麼,抬眼與曹昂對上視線,道:「漢中傳回來的消息,說玉奴最後的蹤跡不正是上了船?」

  劉協快步走到掛在牆上的巨大輿圖前,舉著燈燭看向益州西南的永寧郡。

  曹昂跟上來,順著皇帝的視線看去,道:「陛下是懷疑,玉奴落在了永寧郡?」

  「這個甘寧,叛出益州後,投奔了劉表,如今在何處?」

  楊修道:「臣好似聽過甘寧這人。」

  劉協與曹昂都轉身向他看來。

  楊修在二人目光下有些無措,捻著衣襟上的香囊,皺眉想了一想,道:「是了,臣仿佛是聽前幾日從南陽來覲見的良才那裡聽來的。他們說襄陽城來了個新將軍,叫甘寧,說這甘寧從前做水匪的時候,極為奢華的,繫船都用錦繡,要開船時便直接把那錦繡斬斷,當地人都喚他作『錦帆賊』。」

  「錦帆賊……」劉協念了一遍這名號,對楊修道:「讓你的人往襄陽探一探……」

  楊修抬眸等著下文。

  「……探一探玉奴的下落。」

  作者有話要說:萬字看起來舒服麼?(小聲:那麼營養液……)

  感謝在2020-12-02 20:26:37~2020-12-03 18:35:1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1463970 20瓶;楚子航的夥伴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44章

  夜色已深, 未央殿中仍是燈火通明,皇帝與眾臣議政似不知疲倦。

  「這些益州士族,殺劉璋殺得太早了些。」劉協嘆道。

  楊修笑道:「我軍先鋒才過定軍山, 州府里劉璋已經掉了腦袋, 早是早了些, 但這不是一件好事嗎?否則攻城總是要有將士傷亡的。」

  賈詡在旁邊解釋道:「這是益州士族奸猾, 他們主動殺了劉璋投誠。朝廷還怎麼好對他們動手?這等本地士族, 盡掌當地資源, 這些年來一直對劉焉、劉璋父子不滿,想要趕走這對父子也已很久了。朝廷派兵前去,恰是幫了這些益州士族的忙。」又道,「當初劉焉能在益州安頓下來,全靠南逃民眾組成的東州兵。但這些流民南下,卻傷了本地士族的利益。且當初劉焉初入益州時, 為了立威,斬殺當地豪族如王咸、李權等十餘族,余者畏懼不能抵擋, 然而心中深忌憚之。」

  殺豪族的事情,就在這長安城中, 兩年前也發生過。

  當時劉協動手之前, 賈詡已經看出了端倪, 曾來未央殿與皇帝有過幾句話的交談, 警示皇帝此事可一不可再。不過同樣的事情, 劉焉、劉璋父子的手段與皇帝的手段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劉焉死後, 劉璋暗弱,一遇艱險,益州士族便割了劉璋的腦袋。而皇帝恩威並施, 將長安城中的士族捏在手心,叫他們不敢妄動。

  但劉協心中清楚,這是因為長安對外打贏了,而袁紹等人的大軍還未逼近過來。否則,縱然有忠義的大山壓在身上,一旦到了絕境,長安的士族也會如益州的士族一般,割了他這皇帝的腦袋求一條生路去。

  劉協在上首默然不語。

  曹昂開口道:「這等本地士族,盤根錯節,只顧他們的豪富,不顧國家的興衰,又與民爭利。當初劉表單騎入荊州,也殺了不少當地豪族。如今時局,有這等事情發生,也是不得已。只說如今益州的形勢,要怎麼走下一步。」他看一眼上首的皇帝,見皇帝也正望著他等他說下去,便又道:「這次策動益州士族的,乃是益州別駕荀攸。臣聽說荀攸當初是背負陛下的命令,南下益州的。他在益州經營多年,周旋於劉焉、劉璋父子與益州士族之間,是其中平衡的一股力量。此次誅殺劉璋,荀攸也功不可沒。此人既有忠心,又有膽識,於益州也熟悉,不妨就請他先做了這新益州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