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今呂布打完了仗,便該要地盤了。

  呂布坐在自己帳中,與張遼、高順等人商議,道:「咱們仗也打勝了,又何必跟他客氣?我意往司隸校尉部去。」

  司隸校尉乃是比兩千石的官員,負責京都及周邊地方官員的監察之責,於此時也就是事實上的此地掌權人,地處天下之中,其中洛陽一帶自孫堅攻破後無人占據,其中百姓也都逃脫流亡。但是一旦有人重新占據此處,養兵馬於此,立時也能發展成一處大勢力。

  高順贊同道:「此為天下之中,將軍好眼光。」

  呂布笑道 :「況且洛陽才是都城,小皇帝總在長安也不像樣子。等我到了洛陽,看情形好時,就將小皇帝接回來。」他頓了頓,道:「也算對得起他了。」

  張遼、高順等人也都贊同。

  呂布這便喜滋滋去找袁紹,把自己想做司隸校尉的事兒給說了。

  袁紹聽了,心中厭惡,只道:「我知道了。飛將不要著急,我此間議事過後,再與你說。」

  呂布毫無察覺,見他帳中確是坐了一員謀士,便暫且退下。

  見呂布離開,袁紹毫不掩飾,對那謀士冷笑道:「有丁原、董卓之事在前,又有王允橫死,這廝是什麼樣東西,還有誰看不清麼?我那弟弟用不了他,我自忖也沒有那樣高超的手腕叫他聽命。」又一擺手,不願再多說呂布之事。

  帳中那謀士不是別人,正是荀彧的哥哥荀諶。

  荀諶此來,並非為呂布之事,中途被打斷,待呂布退下後,仍言前事,道:「大將軍擔心難以節制曹操,也是人之常情。他如今占了兗州,大將軍表奏他為兗州州牧。他因家仇,如今又要向徐州陶謙動手。若是他與陶謙兩敗俱傷,倒還好說。但萬一竟給他攻下了徐州來,他家小都在身邊,長子又在長安,若真與大將軍離心,大將軍又該如何處置呢?」

  荀諶所言,字字句句都是袁紹的心聲。

  只是袁紹不好意思這麼直白說出來,好在他只開了個頭,荀諶就把底下的顧慮都給他補全了。

  袁紹嘆氣道:「都怪我顧念過去情誼,叫曹操接走了家人。照說我們情誼是好的,但是他如今占了兗州,又與張邈等人走得極近……」

  曹操準備與陶謙決一死戰之時,交待給卞夫人的話,便是他若不能回來,便帶著孩子去投奔張邈。由此可見曹操對張邈人品的信重。而張邈占著陳留郡,當初對落難的曹操多有幫助,為人爽直且義氣。因為義氣,張邈幫朋友時都是一幫到底。也因為爽直,張邈對於當了盟主後就開始飄了的袁紹,嘴下毫不留情,好幾次當眾落了袁紹面子。袁紹對張邈極為不喜。

  「曹操與張邈相親不假,但張邈卻未必仍與從前一般待曹操。」荀諶敏銳道:「張邈對於身居下位之人,講義氣,講交情。但是曹操原是落難求助於他,如今卻做了兗州州牧,比張邈還高上一級。兩人之間,頗有文章可做。」

  袁紹忙道:「友若(荀諶)快講。」

  荀諶道:「大將軍何不給曹操一道密令,叫他殺了張邈。」

  袁紹一愣,皺眉失望道:「曹操如何會做這等事?」

  荀諶解釋道:「原不為了叫他真殺了張邈。而是要將這則密令泄露出去,叫張邈知曉,而與曹操離心……」

  袁紹想了一想,明白過來,撫掌笑嘆道:「妙啊!」

  另一邊呂布遲遲等不來袁紹召見,自己找上門去,對方總是避而不見。

  時日一久,呂布也明白過來,當初袁紹的許諾,根本就是口說無憑,只為賺他賣命廝殺。如今張燕既退,袁紹又大獲全勝,一時間用不到他呂布了,袁紹自然捨不得將司隸校尉拿出來給他。

  呂布大怒,卻對袁紹無計可施,只能放縱手下人馬,在袁紹地盤上放肆搶掠、為非作歹。

  袁紹見狀,心中怒氣比呂布更甚。他從來就沒打算長久用呂布,當初一見之下,想到丁原、董卓、王允等人的下場,打的便是卸磨殺驢的主意,原還想著多留這驢幾日,以備不時之需,沒想到這驢整日衝著主人尥蹶子,那就怪不得他下狠手殺驢了。

  不幾日,袁紹便設宴款待呂布,表奏他為司隸校尉,道歉送別,道:「實在是前幾日忙,不得空。」又點了三千甲兵,叫他們跟隨呂布上任。

  呂布雖然不懂袁紹怎麼改了主意。但目的達到,他總是開心的,也不去管這等文人的彎彎繞,帶著袁紹給的這三千甲兵,出冀州南行,經河內郡,便要渡黃河往西入洛陽。

  他一路上喜滋滋的,想著到了洛陽,齊整一番,將周邊地盤都打下來,再給小皇帝送一封信,將人接到洛陽來。到時候在他自己的地盤上,看朝中酸唧唧的文士還有誰敢多嘴提及王允之事。

  在呂布將至黃河之時,長安城未央殿中劉協才接到袁紹的表奏文書。

  劉協一面打開袁紹處遞來的奏章,一面揶揄道:「這廝錢糧給的少,事兒卻最多。」曹昂與淳于陽等人都笑了。

  劉協面色卻已經沉了下去。

  曹昂輕聲道:「何處不妥?」

  劉協道:「袁紹表奏呂布為司隸校尉。」

  曹昂與淳于陽尚且不解,都看向皇帝。

  淳于陽問道:「呂布投靠了袁紹?他原不是還投靠過袁術麼?又算不得什麼新鮮事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