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呂布忽覺眼眶發燙,忙低頭掩飾,一時間有些後悔,不該當街殺了王允,壞了自己前程,也辜負了皇帝信重。

  在呂布低頭感愧之時,劉協退開兩步,目光卻落在了跟隨在淳于陽之後的馬超與張繡身上。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5-18 12:32:09~2020-05-19 12:46:4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銅宸申、蘿蔔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顏顏 10瓶;塔其米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6章

  劉協招手, 示意淳于陽將赤兔馬牽來,將馬韁遞到呂布手中,道:「奉先師父此去, 一路保重。」

  呂布低頭難言, 摟著小皇帝給的包裹, 翻身上馬,衝出一射之地,才回頭看來,只見皇帝仍在原地目送。他扭身抱拳,於遠去的馬上無聲作別。

  馬超與張繡從東山一路跟隨淳于陽下來, 助淳于陽緝拿呂布, 又見皇帝如此恰好趕來, 心中若有所覺, 都恐怕觀中王允伏兵欲殺呂布之事早為皇帝所知,然而沒有確鑿證據, 這些也能自己想一想。

  此時兩人見呂布滿懷對皇帝的感愧而去,手中三萬精兵盡留長安城中, 自思若是自己遭了這等手腕,亦是難以識破, 恐怕也如呂布一般, 失了權柄, 卻還對皇帝感恩戴德。

  兩人均覺膽寒,窺視著小皇帝,各有所思。

  劉協要的便是這等效果, 只作不覺,對淳于陽道:「派人去通知子師(王允)親眷,給他好好收殮了。」又看向馬超與張繡, 道:「兩位將軍今日義助淳于陽,當記一功,來日自有封賞。」

  張繡忙行禮道:「末將不過照著淳于校尉的吩咐做事罷了。當不得陛下封賞。」他鬆了口氣,皇帝當著他們的面,釋放了呂布,又有此語,隱然已經將他們做了一半自己人。

  作為暫時還沒有反叛之心的降將,張繡最想要的便是成為皇帝的「自己人」。

  馬超笑道:「陛下若真要賞我,何不賞我帶兵?我整日悶在城中,只合與淳于陽往東山野獵,一身武藝無處施展,豈不也可惜?」

  劉協眯細了眼睛看他,也笑道:「長安周邊百里無戰事。你要帶兵出城,總要有戰事。除非是你父親餘部駐紮在灞橋,還有往長安而來的意圖。」

  馬超一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心裡卻頗為不悅。

  劉協卻又道:「不過朕要行屯田制。三輔之地的豪強頗多,常有一族占盡半城良田之事。這些豪強要擺平,也須用兵。這樁差事,給你去做,你做不做得?」

  馬超只求手中有兵,聞言大喜,道:「只要是帶兵打仗,便沒有我做不得的。陛下放心!」他又道:「我原用的邊兵,與并州騎兵相仿……」他這是眼見呂布遺留下的三萬精兵沒了主將,起了心思。

  劉協只聽一句便知他意圖,微笑道:「并州軍的去處,朕已有安排。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馬小將軍還是一步一步來。你初來乍到,就算朕願意給你,朝中眾臣也不能答應的。」

  一旁馬車裡王允的屍首靜靜緩慢腐爛,一簾之隔,君臣卻已在細論如何分食呂布離去留下的「屍首」。

  曹昂立在皇帝身後,趁無人注意,從袖中取出一方素帕,給王允遮在了臉上,又細細密密掩好了車簾。

  劉協回身,正看見曹昂垂首掩車簾的動作。他看一眼曹昂側臉神色,便又挪開視線,也並沒有什麼話說。

  而另一邊呂布死裡逃生,一番疾馳,到長安城外十里亭處,遇上早已等候的親信高順、張遼等人,不及細述,帶著眾人又南行數十里,這才停下來歇腳,將長安城中事情備述。

  張遼原是雁門吏,多年來輾轉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又歸於呂布帳下。張遼道:「沒想到王允如此歹毒。陛下私下放了將軍出城,又送我們來跟隨將軍,對將軍也算有情有義。」

  高順跟隨呂布多年,麾下千人「陷陣營」勇猛無匹,聽了原由,也知此時回不得長安,因望呂布道:「將軍欲往何處?我們跟隨將軍!」

  呂布身邊只這十幾個親信,並百餘騎兵,回不得朝廷,沒有糧草供給,說不得還有王允餘黨追殺,必然要再尋一方勢力,依託著安頓下來。長安周邊,出朝廷勢力範圍,不外乎袁術所占南陽郡、漢中五斗米教與西北邊地。呂布自忖,當初董卓殺了洛陽城中袁氏闔族,自己又殺了董卓,怎麼都算是對袁氏有恩,便道:「且往南陽郡袁術處去。」

  於是一行人出武關道,直奔南陽宛縣,意圖暫且投奔袁術。

  袁術在南陽郡,在手下大將孫堅戰死之後,逐漸吞食了孫堅經營下的勢力,見從前兄長袁紹要另立幽州牧劉虞為新君,心思也活絡了,對長安朝廷並不恭敬。未知這袁術接了呂布等人,是何反應。

  王允之死,在長安城引起了軒然大波。自除董卓而後,王允獨攬其功,又為尚書之首,掌百官朝政,乃是事實上的士人首領,大司農士孫瑞、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侍中種輯等人,都是從密謀除掉董卓開始,就追隨王允的,乃是如今朝中的半壁江山。

  得知王允為呂布當街殺死的消息,群臣震動,人人自危。而呂布竟得走脫,與親信逃離長安城,就更加匪夷所思。

  很快,以大司農士孫瑞為首,太僕魯馗、侍中種輯等人集結前來,會於未央殿前,要求皇帝下令,天下通緝呂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