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這等亂世之中,誰敢斷言,這闕宣不會是下一個漢高祖劉邦呢?

  所以陶謙一面上表朝廷歸順,一面又拉攏闕宣,是個老陰陽人了。

  而陶謙之所以兩面討好,也有他的情非得已。在他的北面,日益壯大的曹操勢力,以兗州為根據地,越來越靠近徐州刺史部。而曹操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明面上看,曹操如今還是借著袁紹的兵馬成事,乃是袁紹陣營的人。而陶謙卻是袁術陣營的人。袁紹與袁術雖然是親兄弟,卻水火不相容,屬於敵對陣營的。

  陶謙曾在西北帶過兵,又在徐州經營多年,並非無能之輩,早已十分警惕曹操的動向。

  同一時間,曹操正迅速派人往琅琊國接族人離開。琅琊國位於徐州刺史部最北面,乃是曹操夫人卞氏的老家。曹操的父親曹嵩帶著一家十幾人,避戰亂於此。一旦曹操與陶謙開戰,曹嵩等人便成了砧板上的肉。

  然而曹操到底晚了一步,除了早已接到甄誠的卞夫人與幾個孩子,在琅琊國的父親曹嵩與幾個弟弟妻妾,一個都沒能活著回來。

  因為一個都沒能活著回來,所以曹操也始終不知事情真相。

  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與陶謙的一戰,已然勢在必行。

  長安未央殿中,劉協推開各地送上來的降表,看也未看,搖頭道:「別看他們上降表歸順的時候積極,真叫他們派人服兵役、繳納田賦之時,這許多里能有一兩個照行的便不錯了。倒是你父親兗州的文書遞上來了麼?」

  曹昂侍立一旁,卻沒有回應。

  劉協抬頭看他,又問了一遍。

  曹昂才悚然一驚,好似夢中驚醒一般,道:「臣失儀……」

  劉協皺眉凝視著他,道:「你今日接的那封家書里寫了什麼?你自看了之後,便魂不守舍到如今。你不說,朕原也不欲問。可你這幅樣子,朕卻不得不問了。」

  曹昂愣了愣,沒想到自己以為掩飾過去了,卻都落在陛下眼睛裡。他頓了頓,從懷中取出那封家書,雙手捧著放到御案之上。

  劉協看時,卻是曹操寫給曹昂的信,信中寫了曹氏於琅琊國的滅門慘案。曹操要與陶謙殊死一戰,已交待卞夫人帶領幾個年幼的孩子,若他沒有回來,就先去陳留郡投奔張邈。信中曹操又交待曹昂,若是他不幸戰死,要曹昂早日成家,若有餘力,照拂幾個弟弟。

  這封信里,曹操沒有叮囑曹昂忠君愛國等事,看來真是一封家書,並非要借著家書的名頭來寫給皇帝看的。

  劉協看完,道:「你怎麼想?」

  曹昂顯然很痛苦,卻還要壓抑自己,他伏地道:「臣聽陛下安排。」若論家仇,曹昂恨不能即刻馳援父親。然而陶謙分明遞了歸順的文書,名義上來講乃是朝廷的大臣。況且長安城中,正在改編各處兵馬,曹昂與皇帝親近,也知呂布、王允之事,正是關鍵之時,他如何能夠擅離?

  劉協便將那封家書壓在厚厚的奏摺之下,道:「起來吧。」沒有說放曹昂離開的話,又道:「今日你還是往呂布軍中去。」

  長安城中改編兵馬,如張繡、馬超等帶來的降兵,自然不能再給原來的將領帶,都打亂重編,按照一定的比例,或用作徭役,或編入皇甫嵩軍中,再按照新出的屯田制,分領田地農具。又將原本的守軍調給張繡、馬超等人。

  劉協本意要對呂布的兵馬也如此操作一番,但呂布堅決不同意。劉協原也沒打算呂布能同意,早已準備好退一步,便打著學習暫借的幌子,叫呂布將手下的親信如高順等人派往別軍,又叫曹昂與伏德往呂布軍中「學習」操練騎兵之法。時間緊迫,劉協要趕在呂布與王允的衝突爆發之前,最大限度將城中二十萬兵馬控制在自己手中。

  而曹昂是整個計劃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所以此時,劉協絕對不能放曹昂離開長安。

  是夜,劉協聽著曹昂輾轉反側之聲,道:「睡不著?」

  曹昂一驚,從窗下小榻上坐起身來,道:「吵到陛下了?臣去外面守著。」

  「不必。」劉協直勾勾望著床帳頂,仿佛能穿透那床帳與屋頂,望見漆黑夜空,「朕也睡不著。」

  曹昂道:「要傳喚醫官麼?」

  劉協卻忽然問道:「呂布與王允,你說留哪一個好?」

  曹昂一愣。

  劉協卻又轉了話題,仿佛方才一語只是自問,「不讓你去徐州,怨朕麼?」

  曹昂先是搖頭,繼而想起黑暗中皇帝看不到,便出聲道:「不怨。」他頓了頓,又道:「臣去了,也不能起死回生。」

  劉協默了一默,道:「窗下涼,過來與朕同榻睡吧。」

  曹昂猶豫了一下,沒有推辭。

  「那夜出城會馬超,你曾說,要為一柄有刃亦有柄的刀,供朕驅使。」

  「是。」

  「旁人是刀,子脩卻不必為刀。」

  曹昂不知皇帝何意,只靜默聽著。

  「子脩溫潤而澤,實乃良玉。」

  「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劉協低聲嘆道:「子脩不可離開朕。」

  曹昂動容。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5-13 09:47:34~2020-05-14 10:58:1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青青翠微、銅宸申 1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