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協被她抓住小臂,卻覺一陣生疏的刺激感。

  兩世為皇帝,他能經緯天地,卻於親情一道生疏至極。

  他安撫得拍了拍劉清的手臂,不著痕跡得示意她鬆手,這才垂落下自己的手臂,反剪於背後,看向閔貢,斥道:「朕叫你去安撫皇姐,你怎得反驚動了她?」

  閔貢忙伏地請罪。

  劉清一愣,道:「皇帝別怪他,他倒是勸過我。是我堅持要來……」

  劉協卻又對宮人道:「將這候風地動儀撤去吧。」

  宮人應了,小心翼翼問了一句,「陛下,是收回庫房,還是給太史令送去?」他方才侍立在旁,也聽說了這地動儀的作用,心道若是能知曉何處地動,豈不是一件神物?

  劉協一愣,道:「太史令處沒有地動儀?」

  那宮人道:「陛下明鑑。宮中百物自洛陽運至長安,這一年來,人手不足,帳目又亂,卻還有許多東西沒有分派明白,如今只都堆在庫房裡。」

  劉協聽他談吐頗有見識,看他一眼,問道:「你叫什麼?原是管庫房的?明日到朕身邊來伺候。」

  閔貢伏在地上,側頭盯了那宮人一眼。

  那宮人喜笑道:「奴名喚汪雨,謝陛下提拔。」

  劉清在旁,見皇帝吩咐宮人,左右一望,道:「陛下身邊那兩位郎官呢?」

  這是問的曹昂與馮玉。

  劉協道:「子脩在姑母府上,跟表兄切磋武藝。馮玉好修飾,非衣冠齊整,不會出現在人前。」他微微一笑,「地動之後,各人倉促前來,都形容狼狽。馮玉哪裡肯做這等樣子?」

  劉清一聽,上下一看自己,舊衣亂發,便覺難以入目。

  劉協慢悠悠道:「馮玉大約也該來了。」

  劉清忙道:「既然皇帝安好,那我就回自己宮裡去了。」

  「皇姐不再坐坐了麼?」

  「不了不了。」劉清連連擺手,人已轉身走出三四步,生怕給修飾整潔的馮玉前來撞見。

  劉協輕笑起來,只覺心底那股突兀而又生疏的刺激感,漸漸平息下去。

  淳于陽在旁冷眼看著,挑眉道:「陛下是故意的吧?」

  「你說什麼?」劉協抱著小黑狗,舒舒服服坐在床上,示意趙泰也上來,抬頭望著浩瀚的星空,想到明日這場地動可能會帶來的變局,慢悠悠道:「朕聽不明白。」

  作者有話要說:看到有評論說一醒來看到更新好快樂。

  突然想起我追文時,每天早上醒了,還沒睜眼就去摸手機,想著又有更新掉落了。那是真的快樂!

  想給你們一樣的快樂呀~所以今晚還有加更,會很晚,明早來看吧。

  晚安。

  第34章

  果然便如劉協預料的那般, 董卓因長安城中這一場突然的地動,頗感不安。

  時人頗信天人感應之道,君臣與上天相應。

  天災嚴重之時,連皇帝都要下罪己詔, 讓重要的大臣請辭來承擔責任。

  如今皇帝年幼, 尚未親政。

  這等天災, 自然要問到剛自封為太師的董卓頭上。

  長安城中, 此時雖然沒人敢責問董卓。

  但是架不住董卓心虛, 畢竟掘了皇陵是真的,劫掠民眾也是真的, 入長安城中,放肆猖獗, 更是真的。

  前文說過, 董卓最信重的文化人,便是蔡邕。

  他果然邀請蔡邕赴宴, 有些苦惱與忐忑,詢問道:「昨夜城中地動,不知是什麼緣故?書上可有記載?是不是該像祭祀雨神、風神那樣的, 做些儀式呢?」

  就算是手握重兵的權臣, 面對這等自然災害,卻也無法不感慨於自己的渺小,進而生出敬畏之心來。

  蔡邕昨夜被皇帝召見後,早有準備,此刻見問, 不慌不忙道:「地動乃天地之間,不能清和明正,陰氣太重,沉積地下,一朝而出,因有此劇變,警醒天子重臣。昔日和帝至順帝間,屢有奸佞,地動總有二十六次之多。如今長安城這一次地動,恐怕還只是個開始。」他倒不是欺騙董卓,而是真心實意覺得是這麼回事兒。

  董卓一聽,昨晚把他都震醒了,還只是個開始。再多來幾次,他那眉塢的糧倉別管存了夠吃幾十年的糧食,都要跟他沒關係了。

  董卓忙道:「請伯喈教我。」

  蔡邕便道:「地下陰氣太重,乃是有重臣逾制的緣故。今日都中傳聞,說是太師你在為陛下大婚籌劃,可是真的?」

  董卓一拍大腿,嘆道:「我就知道是這事兒。都怪我那弟弟,不知天高地厚,酒後攛掇著我,我一時糊塗就答應了。」他已經是太師,實際上的掌權人,對把外孫女嫁給皇帝這事兒,並不是非常熱切,能成當然是更進一步,不成卻也影響不到他。

  董卓拉著蔡邕的手,道:「多虧伯喈教我。我早已說過,叫我仲穎。叫太師就太生分了。」又道:「還有哪些逾制之初,還望伯喈教我。我不是很懂這些。」

  蔡邕便把看不慣的都說了,道:「聽說仲穎你還造了青蓋的車子,爪畫兩轓,叫什麼『竿摩車』,可有此事?青蓋車便逾制了,何不改成皂色的傘蓋?」

  董卓連連點頭。

  蔡邕又說了幾點,董卓都一一應了,態度很好。

  蔡邕越發覺得董卓知錯就改,是個能講道理的人。

  酒過三巡,董卓忽然問道:「聽說昨夜陛下召見了伯喈,所為何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