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連馮玉都嚇得離座跪地請罪。

  曹昂忙掏出自己的手帕來,奉上道:「小臣還未用過,請陛下淨面。」

  劉協屏住呼吸接過手帕,就著桌上的茶水,把臉上的點心屑都擦乾淨了,耳邊是趙泰魔音穿腦的哭聲,不禁心中懊惱——他活了三輩子,不管哪輩子,都不是帶孩子的料啊。

  劉協壓著脾氣,道:「別哭了。朕不怪你。」

  趙泰抽抽噎噎道:「陛下……不殺我麼?」

  劉協失笑,道:「你又不是有意的。朕殺你做什麼?」趙泰還有些信不及。

  劉協板起臉來,又道:「你若是再哭,朕可就要治你的罪了。」

  趙泰忙抹了抹眼淚,手指一撐嘴角,勾出個笑容來,道:「我再也不哭啦。」

  劉協嘆了口氣,帶孩子好難,比治天下難多啦。

  卻聽旁邊一直沉默的淳至陽忽然問道:「陛下此前可殺過人?」

  劉協一愣,想了一想,這九歲的漢獻帝此前當是不曾殺人,因道:「不曾。為何有此一問?」

  淳至陽回憶著在李府中皇帝出手殺人那一幕。

  小皇帝殺人前,在劍柄上綁了一圈手帕。當那柄劍刺穿了張濟的心口,血流出來,卻被手帕給吸納了,不會濺上執劍的手。

  能在殺人前有這樣的動作,要麼就是老練的殺手,要麼……

  淳至陽目光落在小皇帝身上,忽然覺得這入宮後的生涯比他想像中要刺激帶勁許多。

  見皇帝發問,他直接道:「沒什麼,看起來殺過很多次人的樣子。」

  劉協:……萬萬沒想到是一方手帕暴露了朕。

  趙泰止住了哭聲,坐在一旁,還有些擔心,時時觀察小皇帝的面色,見小皇帝神色溫和,不像是要發怒殺人的模樣,漸漸放下心來。他年紀還小,心裡有些糊塗,方才見小皇帝拔劍殺人便很是害怕,此刻見自己噴了他一臉點心屑他卻毫不怪罪,又覺得小皇帝脾氣好。

  這宮裡的人可真叫人搞不明白吶。

  趙泰含著一根手指,歪頭瞅著小皇帝,在心裡感嘆。

  殊不知小皇帝心裡也在想,小孩子真是叫人頭疼吶。

  而馬車外隨行的閔貢心裡卻已經快炸了。陛下究竟是怎麼回事兒?那個明明半個月前還被他抱在懷裡逃難的孩子,今日卻眼也不眨得殺了一個校尉,從拔劍到離開,陛下的反應都太過淡定沉穩了。

  穩得非但不像是一個九歲的孩子,簡直都不像是……不像是人了。

  閔貢甩甩腦袋,他只要將看到的如實告訴司徒王允大人便是,不需去說自己是怎麼想的。

  就在劉協一行人回宮之時,那張濟手下的士卒早飛馬上報,告之上面張濟被殺一事。

  董卓正在府中,與心腹商討袁紹逃離一事。

  昨夜皇帝傳召西園校尉,袁紹恐怕這是董卓的陰謀,不敢親自前往,只叫淳于瓊、曹操等人應召。他自己本人卻把朝廷所頒發的符節掛在東門離開了。

  過了一個上午,才有人發現袁紹逃了,忙報給董卓。

  董卓不禁大感傷腦筋。

  需知袁紹出自此時名門汝南袁氏。這汝南袁氏,四世之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號稱「四世三公」。袁氏滿門,袁逢曾為司空,這是袁術與袁紹的生父。袁逢的弟弟袁隗,便是如今的太傅,位列三公。

  袁逢之上長兄無子,於是便把庶子袁紹過繼給長兄一房。

  實際上袁氏之首,如今乃是嫡子出身的袁術。無奈袁術跑得更早,還剩一個袁紹在城中,董卓百般拉攏不成,沒想到最後袁紹也跑了。

  要知道董卓為何要百般拉攏袁氏,就又得從漢代的人才選拔制度上說起了。漢末最重要的一則揀選人才之法,便是舉孝廉。各地按照人口數,大約每二十萬人口中,要推舉出一位孝廉來,送到中央來學習做官,為朝廷出力。而此時負責揀選人才的,乃是地方長官,也就是太守。既然是由人選拔,難免有親疏遠近,你在轄區選了我的子弟為孝廉,我總不能不投桃報李吧?

  而袁氏在朝廷經營四世,真是當得起一聲「門生遍天下」,其中各方利益交織捆綁,就算董卓憑藉兵力暫時占據了洛陽,不到逼不得已,卻也不想跟樹大根深的汝南袁氏鬧翻。

  然而如今先是袁術跑了,緊跟著袁紹也掛節而去,這不是在啪啪打他董卓的臉麼?

  董卓這會兒想的,倒還不是要如何懲治袁氏,而是想著要如何能挽回點面子。

  此時眾心腹各出主意,有的說「要發全國檄文,將袁氏兩子捉回來」,有的說「袁術,袁紹雖然跑了,他們的老子卻還沒跑」,你一言我一語,卻是都不得要領。

  獨有侍中伍瓊道:「這汝南袁氏,在朝中經營四世,卻也是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如今若是按照他們說的,發檄文全國通緝,那麼一定會激起反叛的勢力。他們既然逃了,且是逃往冀州、南陽等地,這些原本也並非您的地盤。他們自願避您鋒芒,您不如就恩赦袁氏二子,給他們封個郡守,就叫他們在那裡做官好了。他們感念您赦免之恩,欣喜之下,也絕不會再有別的心思。」

  這番話合了董卓心意。

  董卓笑道:「還是你們這文化人的辦法好。」又對自己那些舊部道:「不要一遇事就喊打喊殺的,這裡是洛陽,可不是西涼。」於是依照伍瓊的策略,非但赦免了袁術、袁紹逃離之罪,還都封了太守。




章節目錄